探視美國傳媒與商業

2000-02-15

  傳媒是一個奇特的行業。首先,在歐美,傳媒是家族生意,無論是華盛頓郵報的格蘭家族,加拿大的譚臣家族及跨國的梅釋新聞集團都是數代相傳,子(或女)承父業,一脈相承。第二,傳媒與廣告是一對歡喜冤家,傳媒靠廣告生存,但資訊內容以求公正和權威性,不能被廣告商左右報導。兩者的關係極微妙。當資訊及評論者向廣告商低頭,報導偏差,自然讀者減少,廣告商則顧而之他。第三,傳媒倘若被政府或利益集團操縱,公信力減低,讀者唾棄,生存則成問題。第四,自從電子傳媒面世後,傳統的紙張刊物面對新挑戰,當互聯網出現,網址如雨後春荀,網頁作家不再受紙張刊物所控制,一連串社會、文化、法律問題應運而生。

保持評論中立的禁忌

  筆者對比較內容嚴肅的刊物和財經評論傳媒接觸多於娛樂「八卦」刊物。當「多媒體」出現在美國,一些專欄作家在電視營光幕擔任評論家,茶餘飯後議論縱橫,出鏡賺錢機會倍增,有些更曾常作巡迴收費講座,以前作家薪酬是獨沽「寫作」一味,現在更多元化。這個趨勢是否健康,見仁見智。有些權威報章為了保持評論中立性,明令禁止僱員濫用職權作收費演講。收了贊助機構的「茶禮」便要立場妥協。不少報章甚至禁止從業員在公、私營公司內任董事,以免評論這些公司投鼠忌器。傳媒從業員遵守「不成文」的守則,潔身自愛。

明星級記者專欄地位高

  在美國,新聞從業員的地位高與低,很難一概而論。明星級的當然是一字千金,洛陽紙貴。無名小卒和新紮師兄/姐入行薪酬頗低,而且職位僧多粥少。

  美國報章「首版」作家最被重視。譬如《華爾街日報》首版的編輯和記者有五十人之眾。筆者曾讀到一位長駐首府白宮的女記者自傳,數任美國總統對她尊敬如賓,她對總統的一言一動如數家珍,她情願一生當記者也不求升職,拒絕被分派到其他單位,十年如一日,敬業樂業。

  有些報章雜誌,刊登文章不登作者姓名,目的在防止製造明星級專欄人,記者作家全是無名英雄,不能以個人名聲沖淡刊物的「雅號」,《經濟學人》就是採用這個「不記名」報導方式自豪。但美國刊物比較鼓勵專欄記者成為媒體明星。不少卓越記者報導得個人獎。而報社亦樂意給記者假期從事寫書,甚至到大學作研究和當短期學人「充電」,從而可見他們的專業認真程度。

  美國的權威專欄作家的社會地位極高,有些「組合專欄作家」(Syndicated Columnist)更可一稿數投而名成利就。明星級的更自聘「代理人」和報社討價還價,跟體育或電影明星沒有分別。

新世紀文化產物

  從各方面的報導,廿一世紀的傳媒、科技與商業將面臨一個大變動,但沒有人能肯定預測變動所帶來的文化產物。

  試探討書籍印刷。以傳統的印刷商出版書籍計,零售商在美國已達到了店舖零售與網路銷售的雙軌渠道平分春色,而後者可能淘汰前者。以往以壟斷性的大學校園書店的出售教科書市場,已被網路售書商打破。未來的書店極可能是「即買即印」,再沒有存貨壓積的頭痛問題。電子書本的前景又如何?沒有人能確定它是否能夠取代紙張書本。自從音樂可以從電腦網路「下載」,唱片和CD碟便成歷史遺物。

  網路企業、音樂商、傳統傳媒唯一能夠和平共存於新世紀是相互兼併和收購。而最令金融界驚異的新趨勢是歷史極短、沒有經營經驗的網路企業的資產估值,比歷史悠久的傳媒還要高數十倍。三十來歲的網路初生之犢領導年愈半百的「企業人」。經驗成為「絆腳石」的代名詞。

  在美國差不多所有關注新動向的專家學者議論紛紛,各樣的研討會、論壇、刊物、顧問應運而生。最著名的顧問公司,如麥健士、波士頓顧問公司,更大力發展高科技前瞻性的企業輔導。

電腦新科技全面滲透

  過往十年,出任企業總裁的生意人最有價值的本錢是理財經驗,未來十年將會是如何明瞭科技從人事管理到市場拓展,傳媒的每一環節將會被科技影響。譬如電影製作的鏡頭設計、醫學上的立體器官畫像,已是電腦技術員空前絕後的技巧表現。


傳統書店正面對被網絡書商淘汰的威脅。


  大學校園的圖書館課程改名資訊管理學,商學院創設互聯網商業學位。在美國的大學本部,新生入學配給的不是閱讀書籍目錄而是電子郵訊號碼。就是最保守的學科(如歷史、文學)教授也被校方強迫自設網址,否則不能夠和學生溝通。

  活在廿一世紀,不懂電腦的人極可能不能夠生存。在美國,有人作實驗,整個月足不出戶,只靠電腦,生活仍正常,從購買廁紙到付稅看醫生也不需與人接觸。可以想像高科技改變人際溝通關係。

  電子通訊並非萬能。到目前,教育界的研究證明,老師站在學生面前授課,比較任何遙控的遠程教學方法更有效和保持學生求知慾水平。電子書籍還未能取代紙張書本,雖然在統計數字上,在美國,購買書本的人是以四十歲以上最眾多。年紀愈輕,從電腦得取資訊的接觸時間成正比。這個新趨勢不容忽視。最奇怪的景象是電視觀看的時間,愈年輕愈減少。相反地,電腦已開始取代電視。

傳媒商業結構呈變化

  傳媒的商業結構,同樣出現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傳遞資訊的工具改變。紙張傳媒的企業倘若不革新電子化,隨著資訊消費者年輕化,盈利下降。但是怎樣的傳遞資訊方式才迎合新的口味?吸引新的讀者?在美國,紙張書本的銷路數量有增加沒有減退的跡象。企業的廣告費更大幅上升,全國性的廣告商收入逐年增加,令人鼓舞。

  電子傳媒如何改變閱讀方式?這些變化是否持續或將會「平頂」?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以歷史為證,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泡,書本的銷售量以幾何級數上升。閱讀成為人類消閒的重要活動,連帶所及,資訊的廣泛傳播是由一個破天荒和可以說是毫無關連的科學發明帶動。

  傳媒面對的變化,阻力不在商業而是文化差異和政治制度。資訊的傳遞已再不是被國界所限制。每個不同的國家或地域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制度的差距。譬如,以中文為共同文字語言的中國、香港、台灣三地,如何能夠製作一個三個不同社會制度但語文共同的電視節目,而有同樣普遍接受和欣賞程度?資訊不是產品。一個商標的飲品可以在不同角度享有同樣的歡迎程度,但是一個電視節目並不容易引發不同文化背景的聽或觀眾的共鳴。這是傳媒與商業互通的焦點。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