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網絡齊加價
電訊局插手調查
踏入新一年,首宗引人注目的媒介新聞是六間流動電話網絡商同一時間加價,加價幅度又幾乎劃一為每月二十元,雖然大部份客戶在二月後才須繳交調整後的月費,但此消息甫傳出,全城嘩然。
一方面流動電話客戶眾多,影響者眾,另一方面在經濟低迷時期提出加價,更令市民百上加斤,民主黨亦藉此發起反加價簽名運動,短短一日內已搜集了四千多個簽名。消費者委員會亦對此事表示關注,認為網絡商單方面更改合約,對消費者不公平,而聯手加價亦令消費者無從選擇,故積極研究合約內容,是否有觸犯不合情理條例。
反應最迅速而又最積極的,莫過於肩負監管重任的電訊管理局。電管局懷疑網絡商有默契,協議加價,損害公眾利益;而九六年發出的流動電話牌照中,明確禁止「反公平競爭」行為的條款,故電管局高姿態的進行緊急調查,迅速向六間網絡商發出傳真,了解加價原因,並在兩月後公佈調查結果。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六間網絡商未等調查結果公佈,已紛紛取消加價,並退回已收取的款項給客戶,一場加價風波始告一段落。電訊局長認為網絡商經此事已「上了一課」。可見電訊業是公平競爭下的樣版,政府如何著重違反競爭行為。
* * *
媒介合併成風
港美各有版本
美國在線(AOL)與時代華納公司宣佈合併,創下全球最高金額的合作計劃,成為超級媒體,並掀起連鎖反應,世界各地傳媒紛紛與互聯網融合。香港亦不例外,除了各媒體相繼拓展網絡業務外,連本來從無媒介經驗的地產、中資等亦嚷著發展網絡,一時間,科技概念成為推動股市的火車頭,令港股重上一萬六千多點。
科技概念能否繼地產之後,成為復興香港經濟的項目,仍須拭目以待,但合併熱潮卻似乎方興未艾。繼AOL與華納之後,這一邊廂EMI唱片與時代華納又表示將旗下唱片部門合併,締造全球最實力雄厚的唱片公司。
另一邊廂,香港電訊又宣佈與星加坡電訊磋商合併,並成立一間日本以外全亞洲最大的電訊公司,以加強區內競爭能力。當然,亦有輿論擔心控制權由星加坡擁有,對香港較為不利。
眾公司連串行動顯示,在新科技浪潮下,大公司或通過合併以減低風險、或積極追趕科技步伐免落伍,資訊革命令營商環境改變,新世紀將出現一套全新的遊戲規則。
* * *
麥當勞撤回廣告
《蘋果》上訴失敗
新一輯的麥當勞廣告,竟出位的攪到駐軍頭上,內容描述一個小孩,把薯條遞向一名正在站崗、外形酷似解放軍的軍人,嚴肅的軍人看見小童後,亦展現微笑。
雖然此廣告並沒有醜化解放軍形象,純粹作為一份創意,本屬無傷大雅,而駐港解放軍亦未對此廣告表明態度,或作任何表示會追究責任。
消息見報後不久,麥當勞已宣佈撤回有關廣告,並發表聲明向駐港解放軍道歉。此舉是否反應過敏,仍屬見人見智,但此事卻為創作人留下陰影,聯想到駐港軍隊絕對是「不可兒戲」的。
《蘋果日報》要求撤銷廉署搜查令一案終於有結果,終審法院於月底裁定廉署搜查令合法,判《蘋果日報》敗訴兼付堂費,廉署可以立刻解封翻閱搜獲的文件,恢復調查工作,並表示不排除在農曆年後,會展開另一次拘捕行動。
糾纏了兩個月,這宗買新聞案終於有進展,報界普遍都高度重視這宗新聞,畢竟事件涉及新聞業操守問題,而無論結果如何,對同業都有警剔作用。
* * *
針對電視台壟斷
栗子蛋糕終出爐
政府在一月底將監管電視市場的《廣播條例草案》刊登憲報,與電訊業一樣,加入反競爭條文,規定市場支配者在電視節目服務市場不得濫用其優勢,不公平地打擊對手,以確保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
這個擾攘多年的《廣播條例草案》終於面世,當年因中英爭拗而被擱置,被形容為「焗不熟的栗子蛋糕」,拖延了七年,總算姍姍來遲。新條例草案雖然有針對電視台一台獨大的情況,但九三年草擬的原意,卻未能完全顧及,當初是希望將分散於電視、電訊及廣播事務管理局條例中涉及廣播的法例綜合起來,以配合科技匯合及電視業形勢的轉變。
但目前的草案,仍有不少灰色地帶,最明顯的莫過於網上電視台,以普遍程度未能與電視節目相提並論為理由,未納入監管範圍。事實上,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局長亦承認,技術方面的限制令互聯網實際監管有困難。
固然,監管並非一定對,完全開放亦非上策;科技突飛猛進,監管法例往往落後於科技的發展,但政府若決心推動資訊科技革命,必須有明確政策,既不能被新科技牽著鼻子走,亦不能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