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高調 難掩自由受制
六四紀念已成為本地傳媒每年的指定動作,不少媒介觀察者或國際媒體更以此量度香港新聞自由空間的變化。今年適逢六四事件十周年,所謂十年人事幾番新,傳媒出師有名,大造文章,無論電子傳媒或印刷媒體,對此題目都毫不忌諱,新聞自由的空間似乎比回歸前更寬鬆,自我審查之說在此議題上不攻自破。
傳媒高調處理「六四」,仍難掩飾新聞自由面對威脅。這些威脅包括自我審查及濫用自由兩方面,分別由外籍商人及本地記者組織評定,有關報告都分別在六月中下旬見報。
根據一間政治及經濟風險顧問公司的對外商進行的調查,指香港傳媒的新聞審查情況愈來愈嚴重,其新聞自由度由九七年區內第二位下降至第四位,排名在菲律賓、日本及泰國之後。雖然此調查純粹反映幾百名外商印象,但已窺見新聞自由的氣氛轉變,不在乎實質證據多寡,而是出現印象如何。
另一項危害新聞自由的評論,來自記協及「第十九條」的《新聞自由年報》。該報告除了關注法制對言論自由的影響,亦批評中文報章在兩大集團壟斷下濫用新聞自由,造成專業水平下降,若業內不自我糾正,或會帶來由他人監管的危機。該報告以「基準已變」為題,指出新聞自由的規範,已在不知不覺間受到轉移。
* * *
上京遭押 記者如履薄冰
新聞自由的質變,亦反映在本港記者上京採訪的環節上。六月中民主派人士擬上京反對人大釋法不果,改派專上學生聯會的三名代表上京,向人大常委提交反對釋法意見書和一萬三千個簽名,幾個學生代表獲得官員接見,但隨行的記者卻被公安人員一再阻撓採訪,一連兩日都有記者被公安扣留查問,又拆菲林及強迫記者寫「自白書」,理由是他們「非法採訪」,本港記者事先未有申請,便不能進入天安門廣場區採訪。
這件事件令本地新聞界嘩然,輿論猛烈批評北京侵犯新聞自由,並要求當局撤銷香港記者到內地採訪的限制,以尊重一國兩制及加強兩地的溝通。
北京當局對香港記者在內地採訪政策時寬時緊,實在令本地新聞界無所適從。這次採訪香港記者既沒有擅闖禁地,破壞京城秩序,或刺探國家機密,祇是履行採訪職務,仍遭受如此對待,明顯中央是針對事件的政治敏感度作出干預。
或許,中央向特區新聞界傳達的另一項訊息:是有意無意高舉「一國」的重要性,香港記者到內地採訪逐漸要與內地記者看齊,香港新聞界慢慢又失去被視作「外地」記者的優勢。
* * *
戰況平息 壹傳媒大展拳腳
報業減價經過三個月的惡鬥,戰火終於在六月底平息,兩張銷量最高的報紙先後回復舊價,新賣紙仍賣三元,可幸此次減價戰牽連面不算大,未有特別造成傷亡。減價戰剛平息,中文報紙又傳出醞釀加價,但仍須視乎兩大報業集團意願,其他中小型報章,只能跟隨「主流」意見。
減價風潮仍未喘定,壹傳媒又有大動作,這次行動卻與傳媒無直接關係,而是借助傳媒促銷之力量開拓直銷公司,針對零售市場。這間直銷公司除了在壹集團的刊物催谷,亦在電子媒介大賣廣告,印刷媒介與直銷結合,一時間更成為不少報章的新聞議題。有評論擔心直銷擴大會令疲弱的零售業更受打擊,亦有評論擔心傳媒兼營副業或會影響報業的市場,其中立場及客觀性或會因商業壓力受到牽制。但該直銷公司營運首日已出現技術問題,這個概念對媒介及商業將會做成什麼影響,仍須拭目以待。
另一邊廂,壹傳媒又成功買殼上市,一洗屢次上市計劃受阻之挫敗,經過連串交易後,終於成功持有百樂門六成七股權,成為大股東。百樂門發行新股,作價十六億注入壹集團網上雜誌及盈利能力最高的《壹本便利》。上市兼拓展業務,壹傳媒看來野心勃勃,勢不可檔。
* * *
電話易名 文傳售《天天》阻滯
潮流興改名,老牌英資尤甚,繼匯豐銀行一統各地分行名稱為 HSBC 以後,香港電訊亦在六月中正式易名為 Cable & Wireless HKT,集團徽號跟隨母公司,然中文名稱則維持不變。
香港電訊改名,含意深遠,但最明顯指示兩個方向:一是該集團由香港本位轉移至國際本位。以往名稱強調作為一間本地公司,故淡化大東影子;如今重歸母體,以突出其跨國優勢。另一含意是大東電報局作為全球性機構,藉此強化其國際性形象,加強商號競爭力,以切合電訊業務不斷合併及結盟的世界性趨勢。
名稱轉換,象徵該集團對本地市場盈利前景看淡,自從失去專利優勢後,香港電訊原來的長途電話及固網市場已不停被競爭者蠶蝕,故此改名亦有重新定位的姿態,以作為拓展海外市場舖路。
香港電訊努力開拓多媒體服務,另一邊廂,文化傳信亦以此為目標,與兩岸資訊科研機構開發中心資訊系統。傳媒機構紛紛趕上資訊高速公路列車,已成大勢所趨。但目前文化傳信擬出售《天天日報》予母公司官司仍未審結,有關《天天日報》出版權問題懸而未決,令文傳的商型化轉向留下一道尾巴。至於《天天日報》花落誰家,相信月內會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