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譽官怨:台灣大地震電子傳媒新聞處理

1999-11-15

  九月二十一日凌晨,台灣台中南投縣集集鎮,發生百年首見之黎克特規模七點三強烈大地震,震殤遍及全台,造成兩千多人遇難,八千多人受傷,數十萬人無家可歸慘劇;透過地區和國際傳媒的傳佈,舉世怵目。尤其是有「電托邦」之稱的台灣本地各大電子媒介,更無不卯足全力,日夜總動員,深入受創嚴重災區,全天候報導震災消息,令人感同身受,同看「電視」都垂淚!

電台發揮傳媒之王效應

  台灣全島,曾於七月二十九日午夜時分,發生過全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停電,全島陷於一片漆黑之中,所有「插電」(plug in)的電子媒介,全部訊號中斷。除了少數人有使用乾電池之手提電視機或液晶電視機外,大多數民眾,則全靠有「小眾傳媒之王」之稱的電晶體收音機,來獲知消息。所謂經一事長一智,當大地震發生後,全台雖然又再度伸手不見五指,但有了前車之鑑後,家家戶戶都曉得憑藉小收音機,來瞭解有關地震的各種訊息;在往後的日子中,心急如焚的聽眾,更想到了以電台為扣應站(call in),利用電台查詢住在災區的親友消息。

  也誠如古諺所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地震發生後,電子媒介——尤其是廣播電台,立刻全面投入災情報導。例如,總部在台北的中國廣播公司(中廣)新聞網、飛碟電台、台北之音、ICRT(英文台),台中的大千電台和NEWS九八(飛碟電台新聞中心)等電台,都快速地設法播報地震相關新聞。可惜的是,專長於播報交通路況消息的警察廣播電台(警廣),卻因為設備出了狀況,在最關鍵時刻,竟然斷訊達兩小時之久,失掉了一個「打招牌」先機。所謂凡事豫則立,維修概念,在於「平時如戰時」,身為「民眾代用耳目」的大眾傳播事業,一定得居安思危,做好萬全準備。另外,台中、南投一帶災情雖然嚴重,但好在有跨縣市整合之中小功率電台硬撐,維持了大部分電訊暢通,功不唐捐。這些電台,大多數是九三年時,當局開放頻率後的社區電台,原意在提供一種整合區域性策略聯盟服務;這次震災,倒肯定了這一概念。

媒介功能分工與共棲

  講到廣播媒介,當然仍以中廣為「皇上皇」;它也不負眾望,震後不到十五分鐘,所屬的新聞網、流行網、音樂網、和寶島網等,已完成一聯播網絡,做災情特別報導;各在地記者,亦即刻趕赴駐地災區,展開全台連線播報,主動提供最新和最快災情消息,而且一路領先,不但成為全台震災消息權威,甚且成為諸如美國之音、英國廣播公司、新加坡電台和香港電台等全球知名媒體,報導台灣災情的主要消息來源,風光壓過了電視台,引證了媒介功能分工和共棲的生態理論。

  在採訪上,除了衛星電話「小兵立大功」外(因為中繼站損毀,行動電話未必能通)、直昇機和衛星傳輸新聞車(SNG),更是傾巢而出;而因為災區廣大,為了彌補採訪死角,如中廣這類大型機構,另外又加開救災電話扣應專線,專供南投地區的熱心聽眾扣應,開拓另類互動式訊源關係。這招奏效後,多家電視台也立刻跟進,同廣播電台合作,做跨媒體播音;例如,媒體界TVBS-N同台北之音聯播,環球電視台同亞洲電台聯播,中視新聞和台中全國廣播台聯播,以及環球電視、中華電視(華視)與環宇電台、雲嘉電台等聯播,務令電視台記者所採訪得的報導,在電視和電台做「雙頻」播報,以方便停電區災民收聽,效果果然不錯。當然,電台與電台之間亦興起聯播風;例如,主震後,全台仍然搖搖晃晃之際,台北之音主持人,即與HITFM台主持人聯合交換主持播報,空谷跫音,安撫了不少災民情緒。

官方不滿諸多責難

  大震之後,災區一片頹垣敗瓦,各有線和無線電視則在電力中斷和人手不足危機下,忙得人仰馬翻。它們的共同應急密笈則只有四個字——易地而播。例如,中視除了以走馬燈式流動字幕,在螢幕上打出災情快報外,新聞主播當天及南下南投縣,借用體育館開設「現場特別報導」;華視新聞主播趕到震災中心集集鎮做現場採訪;全民電視台(民視)不但搬到樓下騎樓辦公,以SNG作主控室,新聞主播更把主播台「搬」到台北已倒塌的松山賓館災場,又走訪南投埔里災區,實地報導救災情況;東森有線電視更乾脆將主播台搬至台北火車站前做播報,又同時架起大電視牆(TV Wall),為過往行人及時提供震災消息。孰料,有線、無線新聞部和主播這種為新聞而打拼的「拼命三郎」的作法,竟然引起執政當局的指責,捱了官腔。

  第一個捱批的人,是在TVBS主持扣應節目的「二一OO全民開講」有成的李濤。在新聞感激盪之下,他於二十三、四兩日,亦即中秋節及其前一日,率先到南投中寮及台中東勢等災區,做實地現場開講五小時,原意只是讓災民感受一下來自媒體的關心,讓他們有抒發心中難過和憂鬱的機會,喚起政府和社會大眾的關注。不過,災後民眾情緒波動,扣應時,言詞之間未免稍激,竟齊聲指責政府整合失當和公信力大失。因是現場直播,輿情直達中央單位,致令主管級人士大表不滿。二十五日,走訪過中寮附近災區的飛碟電台「飛碟早餐」節目主持人周玉蔻,又在節目中,傳達了災民同樣心聲,結果中央單位「震怒」。二十七日,副總統辦公室發言人還向報紙發出一份公開信,以「政府努力不能一筆抹殺」為題,直率叫名指稱李濤與周玉蔻兩人,公開在節目中謂震災後,未見政府任何有效援助,政府政策緩不濟急,批評「這種政府能相信嗎」,甚至民眾「不要再相信政府」等等,在在都是「不實的批評報導」、「煽惑民眾」,挑撥民眾傷痛。公開信見報後,民間輿論反應激烈,一般民眾並不同意這位發言人的「亂扣帽子」。

  二十九日,李登輝在執政黨中常會中,對TVBS頗多微詞,請與會者「大家不要看TVBS」!當局對於震災後,新聞界對政府救災能力質疑與諸多不滿情緒的撻伐,至是達到高潮。而事聞於外界之後,輿論又是一陣譁然;此則可以《聯合報》採訪主任羅國俊,在一項由台灣記者協會所舉辦的座談會中,所發表的意見為代表。他認為,新聞界在報導震災新聞時,故宜應有所節制;不過倘若政治人物動輒激化問題,結果一定會引起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他反對政治人物用這種方式來抵制媒體。

民眾滿意媒體表現

  儘管官方高層不滿意,TVBS二十四小時持續報導災情的收視率,卻一直偏高。有線電視在收視率排行榜中,它的四節「整點新聞」皆獨佔前四名。根據三立SETN有線電視託台灣蓋洛普公司,所做的電話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九成以上受訪民眾,對媒體在地震後的報導表現,感到滿意,認為媒體報導對政府救災有幫助的,也有六成四;而在十月五日李登輝所主持的中外記者會裡,雖然自詡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救災表現,「沒有一百分,也有九十五分」,但是民調對於政府救災效率的評價,卻只有六十二分;另外,根據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媒體消費論壇」,針對震災所做的「社會危機與新聞報導」電話民調,結果亦顯示受訪民眾超過百分之六十八,滿意於媒體表現;而在有線電視中,雖然有五成受訪者指災區扣應不恰當,但仍有三成認為,TVBS表現最好。所謂數字會說話,誰說民眾的眼光不是雪亮的?

  事實上,媒介也不盡是報憂不報喜,一味在否定政府的。例如,行政院所做的救援措施,縣政府所做的各項震災工作報告,軍隊和救難人員的辛勞,以及「連戰救災日記」等等,都做了大幅度報導,又加播「地震剖析」等節目,給大家上地震課,而官方卻還不滿意,數度與廣電媒介負責人召開溝通會議,解釋李登輝「媒體觀」,又借座談會之類來「指桑罵槐」,終而促使了有線業者組成「衛星電視新聞發表聯誼會」,美化之為藉以省思和檢討有線電視新聞的處理尺度,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危機報導服務性

  其實就事論事,在這次台灣大地震危機報導(crisis reporting)事件中,島內各媒體、尤其是電子媒介的表現,可說服務性大於競爭性,災變後的數日,各台大都停掉「廣告營收」的節目,忍受著廣告度小月風險,不計成本地做馬拉松式報導,實在難能可貴。雖然在一切紛亂驚惶之中,媒介也不是沒有缺失的;例如,不節制恐慌傳佈(panic),謂續將有大地震出現,搞的人心惶惶即是一例。不過,總的來說,應是瑕不掩瑜,已充分發揮了媒介告知、守望和幫助決策等功能,可惜官員們太好文過飾非,仍懷著媒體操之在我的心態,期望著「歌德派」言論,才會有這次「官斥媒介」的口水之戰出現,令識者心寒!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