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S OF IDENTITY: Global Media, Electronic Landscapes & Cultural Boundaries 》

1998-03-15

書名:SPACES OF IDENTITY: Global Media, Electronic Landscapes & Cultural Boundaries
作者:DAVID MORLEY AND KEVIN ROBINS
出版社:ROUTLEDGE
出版日期:一九九五年

身份認同的空間

  現今國際電子傳媒科技一日千里,但當我們興高采烈擁戴國際互聯網絡(Internet) ,又熱切期待全球播映的世界盃足球賽之餘,有否擔心到本土文化如何自處?這正是本書所要探討的問題。

  衛星傳播科技發達,令全球可同時同地收看同一節目,而國際互聯網絡亦將一處的資訊與地球不同角落互通。據作者 David Morley 摩里認為,這樣產生了「全球性電腦空間」。這空間造就了一種新的社群意念,彷彿全球真的擁有一種來自享有相同資訊、生活方式、思想行為而構成的「共同文化」 (Shared Culture)。

  但作者引用文化侵略理論,指出事實並非如想像中的樂觀,因這個所謂全球文化 Global Culture,其實就是美國為主的西方對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侵略。

  但作者並非停留在傳統文化侵略理論的框框,書中進而利用不同國家的例子,分析它們怎樣在全球化聲中建立本土文化以作抗衡。

  其實現今全球文化侵略亦並非以往所想的單向,如作者在另一章指出,西方國家亦正在承受來自日本的「技術侵略」,日本這個被學者薩爾德 Edward Said 認為是「東方」(Orient)的地方,現時以先進科技及商業策略向西方進行「反侵略」。作者稱這個過程為「科技東方文化主義」(Techno-orientalism),日本便成為東方文化成功入侵西方的例子。

  以上都說明非美國、非西方的國家重新確立其本土文化的地位。作者更以為,這些本土文化亦在國際市場越見重要。他指出,現時到處都是中國餐、印度民族服裝、爵士音樂等,它們的賣點就是其特殊性。但作者強調這些文化商品是經過包裝來迎合國際(西方)口味,並未能真正提高國際對個別文化的了解,更遑論「本地化」的程度可與全球化的媲美。

  本書雖然未就本土文化在國內怎樣與傾湧而至的國際文化展開角力或互相互長作詳論,但它對全球文化、本土文化以及本土化過程作不同角度的分析。這種思考方法亦正好為香港最近積極提倡的本土文化研究提供參考論據。香港歷來受到西方/全球文化影響,如何重新發掘本土文化身份認同正是當前重要課題,而利用傳媒作為分析對象,亦非常配合香港這個深受傳媒文化影響的社會。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界與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視新聞老總的管理心法

蘇鑰機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