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利自殺事件引起震撼。
當伊拉克戰爭的炮火稍息,另一場輿論戰已經在英國本土上演。今年六月底,英國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與俄羅斯總統普京(Putin)出席聯合記者會時,不顧身旁客人,拒絕回答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的問題。首相發言人更進一步表示,如此做法會繼續下去,直至BBC就其報導作出道歉為止。堂堂一國元首,以此方法來針對一個廣播電台,實屬少見。貝理雅更「重錘出擊」,以整個內閣的名義,向BBC聲討。之後不久,貝理雅轄下的首席新聞主任坎貝爾(Alastair Campbell)更在英國「第四頻道」晚間電視新聞開始後不久,突然闖進直播室,要求即時接受訪問,大有強人所難之勢。當然,新聞人物站於跟前,任何記者也不會輕易放過,第四頻道亦樂意做個順水人情。於是,坎貝爾再次指責BBC報導不確,重申道歉要求。
哄動的「傳媒事件」一件接一件,令貝理雅和BBC之間的恩怨,迅速成為英國政壇的熱門話題。有趣的是,在保守黨當政其間,BBC被形容為「貝理雅電台」(Blair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與工黨同一鼻孔出氣;如今角色調換,貝理雅當權,反過來批評BBC對其不公。或許,記者就好像追逐權力的獵犬,誰當政,誰就成為監察對象;在野的無權無勢,誰會理會。
保護消息來源的爭論
整個爭論緣自今年五月底一項報導,BBC記者引述不具名政府高層人員,指英國政府於去年九月,將伊拉克武器報告加以「潤飾」(Sexed up),多次強調一項「四十五分鐘」警告,以求說服公眾,支持向伊拉克開戰。所謂「四十五分鐘」警告,即伊拉克能在四十五分鐘之內,發動生化武器攻擊。BBC的報導指此項警告並無確實證據,但卻在首相府的指示下寫入報告。
雖然貝理雅動員整個政府施壓,但BBC新聞總監薩布克(Richard Sambrook)認為報導確實無誤,無需道歉。他發表了長達九頁的信件,逐一反駁首相府的指控,並指政府出言恐嚇,令BBC經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接受訪問時更與政府的立場針鋒相對:「BBC如何處理消息來源,不需要一個抄襲十二年前舊論文的傳訊部門來作指導。」政府另外一份伊拉克武器報告裡,更被發現「照搬」一份博士學生的習作,甚至連錯誤文法的句子也原封不動地抄錄。
在一連串罵戰牽引之下,風波越鬧越大。正在此時,政府軍事顧問凱利(David Kelly)突然自殺身亡。之後不久,BBC亦公佈凱利為「洩密」的消息人士。
新聞界對此舉感到非常愕然,隨即引起各方議論。能否保護消息來源,幾乎是一個新聞機構的生存命脈,也是一個記者的誠信所在。這項原則稍有動搖,便會令消息提供者望而卻步。新聞自由開放如美國,今時今日,仍有不少記者由於拒絕向法庭透露消息來源而並被判下獄。況且今次「涉嫌」人士,一直未有承認,單方面公佈變得死無對證。不過,另一方的說法則認為保護線人亦不應一成不變,如當事人身亡,保密便變得毫無意義,公佈其身份亦合符原則。在「水門事件」裡,《華盛頓郵報》兩名記者就曾經表示,線人「深喉」逝世後會透露其身份。
BBC決定作出上述披露時,提出兩項理由,其一希望終止無謂的猜測,因為一直有消息流傳,凱利為BBC消息提供者,及時澄清能令事件不再繼續在支節上糾纏,回到問題的核心,即對伊拉克開戰是否理據充足。其二是凱利家人曾經要求澄清,由於凱利自殺事出突然,不少人認為披露有助了解其自殺原因。
有趣的是消息公佈之後,貝理雅表示歡迎,可見此舉對其有利,為他提供喘息空間,舒緩當前公眾對其開戰理據不足的質疑。不過,一般輿論亦認為貝理雅全力攻擊BBC,實為轉移視線的策略。瀏覽BBC的討論區,就算是主戰人士,也不贊同貝理雅抨擊BBC的做法,認為是多此一舉,令人更質疑開戰動機。
政府不能干擾編採原則
其實,貝理雅政府一直不滿BBC的表現,亦非始自「四十五分鐘」事件。
早於今年三月初,BBC公佈戰時新聞指引,基於反戰立場在英國本土擁有極多支持者,要求編採人員在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後,要力求平衡,不容忽視反政府立場。況且貝理雅內閣成員,亦出現意見分歧,若一面倒傾向政府,便不能反映社會現實。除了申述原則之外,BBC還作出了具體指示,例如撰寫新聞稿時,行文時要避免使用「我軍」(Our troop)一詞,應以「英國部隊」(British troop)取而代之,理由是BBC的新聞經常被全球引用,以第一身稱謂易生混淆。播放軍方提供的影片時,要註明來源,更不能單憑「聰明炸彈」命中目標的片段,便對轟炸的成效作出判斷。對於由軍方流傳出來的消息,特別是有關「生化武器」及「大型殺傷殺力武器」的報導,也要非常小心處理,因為此等內容極易製造恐慌,易令受眾傾向支持戰爭。
雖然上述編採原則並不受主戰者歡迎,但BBC的持平的態度,在國際上贏得叫好之聲。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谷文(Paul Krugman)於《紐約時報》(五月十三日)撰文讚賞BBC的中肯報導,更指出不少美國人不滿國內傳媒一面倒的主戰報導,「以國旗將自已包裹,然後以愛國取代中立」,於是紛紛轉台收看BBC。事實上,BBC網站在「九一一」之後,甚受美國觀眾歡迎,瀏覽人數不斷上升。今年三月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後,來自美國的瀏覽人數上升達四成七。谷文更進一步指出,BBC原為政府擁有,順理成章會支持政府的立場,但事實上它們卻力求中立,持平地反映事實;反而由私人擁有的美國傳媒,卻更像國營喉舌。他說:「在我們的國家裡,沒有言論禁制,也能容納各式各樣的觀點。但卻有一套體制,誘使主流傳媒去發佈取悅當權黨派的新聞;然而,卻沒有任何誘因不這樣做。」
谷文所說的體制,是指政府的發牌制度,每每成為當權者向傳媒施壓的工具,令言論間接受到限制;反而公營廣播的設立,卻能在關鍵時刻,保障新聞專業操守不受干擾。BBC的開支由公眾透過牌照費支付,雖由政府代收,但財政相對獨立,少了一個牽制的因素。在體制上BBC向一個獨立的董事局負責,雖然成員由政府委任,但他們必須根據憲章進行管理,並向公眾交待,間接形成制衡,令政府不能為所欲為。
說回貝理雅與BBC之爭,政治記者Andrew Marr寫道:「這次罵戰已經弄得很大,大到任何一方都付不起失敗的代價。」正正如此,再次證明BBC的體制仍然有效運作,在巨大的壓力下,仍能顯露其獨立本色,而今次罵戰,亦將會成為公營廣播的「教科書個案」(Textbook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