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華人世界老人傳播的第一書

2015-01-09

《老人傳播:理論、研究與教學實例》
作者:蔡琰、臧國仁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香港,如同台灣一樣,步入了老齡社會。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香港65歲以上人口數共計94萬人,佔全港人口的13.3%,而同期台灣的比率則是10.9%。台灣內政部公佈2011年人口老化指數已攀升至72.2%,而香港同期的人口老化指數則突破100,達到114.3%。所謂老化指數是比較老年人口與幼年人口,將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除以14歲以下幼年人口數,以表現人口老化程度。

  面對日趨增長的人口老化指數,社會高度關注老人的生活起居、健康照顧及福利等。而台灣則在老人傳播理論研究方面在華人世界稍為領先。蔡琰、臧國仁憑藉在老人傳播方面的教學及研究經驗,編寫了該本近年來較為完整地剖析華人世界老人傳播的第一書。該書希望通過傳播行為而與他者互動、持續追尋良好生命態度,從理論、研究與教學實例角度討論老人傳播的內涵。如作者所言,「尤其關心年輕人如何與老人溝通、如何聆聽老人講故事、如何從其溝通及講故事過程裡反思自己的年齡位置,進而知道未來當自己也已老齡時如何與他人溝通、如何向他人講述故事、如何面對自己與他人的未來」。

  該書除了深度分析老人語言傳播現象、媒介再現老人形象、敘事理論、媒介近用外,也因應科技的發展,專就老人與新科技傳播進行了研究。作者發現,老人無法跟上新科技的潮流是整個年齡族群的缺憾,被稱為「世代效果」(cohort effect),無法近用新媒介如互聯網等。因此,作者呼籲在新媒介近用的方式方法方面應多考慮老人的角度,方便老人透過新媒介獲取更多資訊。除了資訊觀,作者也提出了老人近用新媒介新科技傳播的敘事觀:借助博客的管道,老人可以組織自我經驗,以敘事形式在網路的平台建構生命故事,與人分享、尋找共同語言。

  此外,針對華人群體較為忌諱的往生,該書特開闢了一章「老人與生命/死溝通」,介紹死亡與社會禁忌/學習、臨終溝通、老人與醫病溝通等議題。因作者認為,如果年輕人、老人主動學習、溝通老人與生命現象的知識,可以避免「憾事發生」。

  回望香港,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也正就香港老人的生活謀福祉,也希望可以更多地結合傳播學而發揚。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界與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視新聞老總的管理心法

蘇鑰機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