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傳媒記事簿

2003-08-15

商台新城續牌十二年
政治角力民意險勝

  兩間商營電台的續牌事件在過去兩月一直被政治化,月初傳出港府欲收緊續牌安排,但行會又遲遲未對新牌照安排有定案,各界均關注政府會否藉此箝制言論自由;七一大遊行後,政府更逞弱勢,七月中有人在報章登全版廣告,要求政府儘快落實續牌事宜,該廣告大字標題寫著:「商業電台三年頭上一把刀」,內文是「強烈要求董建華立即發出十二年期的電台廣播牌照予商業電台」,署名是「一群熱愛言論自由的市民上」。這種政治廣告向來不常見,但在此政壇多事之秋,卻連續牌年限也可以發動群眾攻勢,商業機構爭取專營權由民眾出手也算少見。

  政府眼見群情洶湧,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自然不想節外生枝。經港府一輪政治角力,港府終於在七月底落實續牌詳情,宣佈按照慣例向商台及新城電台續牌十二年,但須在六年後進行續牌的中期檢討,再研究兩台是否符合牌照條款、業務守則、投資承諾及法定要求,並配合港府當時的廣播政策。商台近期不斷播放一段「處變不驚、繼續揚聲」的宣傳聲帶,向聽眾表示過往立場不變。對於港府最終讓商台續牌十二年,過往不利傳聞一掃而空,眾名嘴皆認為,這項安排是港府順應民意之舉。


*   *   *


亞視逾千萬奪歐聯盃播映權
電盈重新推出收費電視服務

  足球博彩規範化於七月下旬在政府刊憲正式實施後,各大廣播傳媒覬覦賭波合化法帶來的商機,因為受眾對相關資訊如賭博賠率、球員狀態、比賽結果,甚至賽果預測都有需求,有報章開始招聘體育記者,打算加設體育版;而電視台則紛紛爭奪球賽播映權,其中亞洲電視便以逾千萬元取得九月開鑼的歐洲聯賽冠軍盃免費電視獨家播映權,亞視取得歐聯盃的合約為期三年。由於足球活動近年日益商品化,電視台研究從相關產品和廣告上開拓商機,增加收入來源;亦可避免與競爭對手無綫電視在劇集製作上「硬碰」。與此同時,有線電視仍未決定會否搞賭波台,但有線網站卻已落實和英國的Press Association合作,加強足球資訊內容。

  電訊盈科去年結束互動電視,但為了增加寬頻服務的吸引力,決定重新包裝收費電視服務,並放棄用視像自選方式,改以廣播方式提供服務,並決定下月試播,初步會透過寬頻及機頂盒傳送東亞}視及英國廣播公司等節目,目前電盈在寬頻市場佔有率約為五成半,但客戶平均消費較低,希望藉著新服務,以增加收入來源。此外,城市電訊亦於八月推出收費電視服務,初步推出十條以上頻道。雖然城電表示不會自製內容,但由於市場對新聞資訊有需求,加上難對外採購本地新聞片,故此在七月初已成立新聞台,以增強其競爭力。


*   *   *


廉署查唱片界頒獎禮賄選
Tom.com落實收購華娛電視

  廉政公署在月中展開大規模拘捕行動,以偵查唱片界的音樂頒獎禮賄選大醜聞,並拘捕經理人公司、唱片公司高層、歌手、電視台高層等廿二人,懷疑有人涉嫌向電視廣播高層提供金錢利益,以確保多名歌手的歌曲在流行榜上佔據高位,並且在《勁歌金曲》頒獎禮中獲獎。雖然案件目前仍在調查中,但此次事件已經震動整個娛樂圈,亦動搖公眾對賽果公平的信心。

  經過三個多月的商討,Tom.com在月初以總代價五千三百萬元,落實向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收購華娛電視64%權益,終於如願涉足電視業務。Tom.com並發行二千一百萬股新股,用以支付收購代價,時代華納因此而成為Tom.com的股東,持股約0.6%。為了推動華娛的業務,Tom.com承諾在交易完成後三十個月內,以股東貸款形式向華娛注資最多三千萬美元,作為營運資金。這宗交易已獲內地監管當局批准,華娛日後亦會繼續遵守與央視簽訂的對等落地協定,而華娛亦會於明年初進行大革新。Tom入主華娛後,難望於短期轉虧為盈,仍要視乎如何與旗下的廣告媒體配合,以擴大華娛的廣告銷售能力。


*   *   *


千名記者參與七一大遊行
廿三條政府對新聞界讓步

  七一大遊行估計有五十萬人上街,而香港記者協會、攝影記者協會、外國記者協會及亞洲出版人協會亦組成千人隊伍,高舉「反基本法廿三條立法」橫額示威。多名資深報人包括報紙老闆等亦罕有地以行動反對廿三條立法建議,包括《信報》創辦人和《明報》總編輯等;雖然新聞界人員作風一向低調,但遊行人數之眾,反映廿三條對新聞自由的威脅。大遊行後,有親中人士批評傳媒鼓動群眾上街,但由兩大學者的調查顯示,市民是自發上街,傳媒影響並非首要,但學者亦關心傳媒過度介入政治的後遺症。而政府為回應新聞界訴求,亦承諾修改國安法部份條文,包括加入以公眾利益為抗辯理由等。最後因為政治壓力,港府迫於無奈暫時擱置立法。

  一場政治風暴亦造成兩個局長:財政司司長及保安局局長下台。他們宣佈辭職翌日,傳媒湧至政府總部追訪,行政署鑑於採訪人數眾多,引起場面混亂,遂設置兩個採訪區,並限制每間傳媒派出的記者人數。但這項行政指令事前未有諮詢,因此引起新聞界及立法會議員炮轟,香港記者協會及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均發出聲明表示反對;最後行政署及新聞處和新聞界代表磋商後,決定撤銷傳媒機構派到政府總部採訪的記者人數限制,並考慮參照立法會的做法,向記者發出採訪證,但仍堅持政府總部中座及西座各設一採訪區,記者不可在行車道上採訪。


後按:
自七一遊行以來,有些評論指香港電台煽動群眾上街。事實上,香港電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我們的責任是反映社會不同的聲音與訴求。在過程中,港台盡力邀請特首、問責官員、政黨代表、不同意見的民間人士分析時局,探討社會發展課題。我們繼續會秉承香港電台的編輯方針,開放大氣電波,讓政府官員及公眾自由發表意見。
----
香港電台編輯委員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十二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31

十一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01

十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1-02

九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0-04

八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9-02

七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8-02

六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7-02

五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6-02

四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5-04

三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