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影視和教育的《四季人生》

2013-12-11




  大約五年前,接受了董之英中學的邀請,成為該校校董。和教育界的淵源始於在電台當節目主持人,因為有了知名度,開始有中學和大學邀請演講和客串授課,題目大多是幽默創意和如何攪笑,後來網上短片流行,更成為好多短片比賽的評審,也發掘了不少有才華的學生和年青人,但要做校董,對我來說還是挺陌生。

溶入中學文化課堂
  還是要感謝現在的董之英中學校長彭綺蓮博士,夠膽創新也不怕艱難,因為學校在沙田馬鞍山,位置較偏,加上香港人口分配失衡,每年學校都要為收生發愁。積極的方法是為學校增加賣點,其中足球運動是董之英中學的絕招,更有學界「巴塞」之稱,針對年青人喜歡踢足球,於是將足球訓練溶入中學文化課堂中,令一眾足球發燒的中學生多一個出路,過去幾年,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同學進入職業足球圈。

  五年前,當我成為校董後,開始將演藝課程加插中學文化課,包括台前幕後,由淺入深,兩年間鼓勵同學參加公開短片比賽,爭取經驗,結果在一次全港學界的短片比賽,九個獎項中囊括八個冠軍,唯一的女主角獎項沒拿,是因為片中沒有女同學演出。當時校長一句戲言:「力導,還有什麼更大的挑戰呢?」我說:「如果夠膽的話,我們『捱』個電影吧!」就這樣,香港電影歷史上第一套由全校師生共同參與演出和製作的電影《四季人生》誕生了!

口碑載譽衝出香港
  當上總導演,花一年時間籌備,於2011年暑假拍攝超過70多天,超過50小時素材,剪接後期3個月,終於在2011年12月13日,在德福戲院首映,雖然不是商業公映,但口碑和反應都超乎想像,連有份客串的一眾明星,包括陳百祥和謝雪心都讚口不絕,結果在去年澳門舉行的兩岸三地創意論壇,拿下創意教育獎,而飾演老師一角的梁詠琪更在去年的澳門國際電影節,拿下最佳女配角獎,更令學校高興是,有份演出的幾位同學,都能順利通過公開試,繼而願望成真,考進了香港演藝學院和浸會大學傳理系。
  多謝謝飛導演的推薦,我帶著《四季人生》的高清檔案,直飛長春的四平,參加在當地舉行的第12屆國際兒童電影節,作觀摩放映。全靠校長的一句戲言,令《四季人生》面世,「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通過全校師生的努力,更令這套反映香港真實社會狀況和校園生活的勵志電影,能夠衝出香港!電影節主席候克明也對《四季人生》表示認同和鼓勵,在放映會上,觀看的內地師生反應都非常熱烈!

三元教育理念
  和校長彭綺蓮博士在《四季人生》合作無間,開始還以為學校拍電影,不過是興之所致,原來是有一套完整理念。
  彭校長曾在《信報》的「校長開壇」中闡述她的「三元教育」理念:
『常聽老師及家長投訴,孩子學習無動機、無興趣、無信心、無能力。當然,成因很多,但家庭及學校的影響,舉足輕重。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他們的需要,建立一個適切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一個關愛的校園裡,茁壯成長。所謂「關愛校園」,對我來說,是要提供適切合宜、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以滿足學生的個別差異。
  相信,一個關愛的校園,能令學生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有了愛,他們自然會有動機、有興趣。每天愛上學、愛上課,久而久之,就會有信心、有能力。因著這信念,在數年間,我在校內推行了三個計劃,以實踐我的「三元教育」(Ternary Education)理念。「三元教育」是因應我校學生的特質及學校的歷史文化,以「學術」為首,配合「創藝」及「體育」的專業培訓,發揮學生的潛能,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及學習動機。
  我喜歡以三角形來闡釋我的「三元教育」理念中各元素的相互關係:三角形頂部是「學術」,因為學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學;底部分別是「創藝」及「體育」。透過兩個計劃,發展學生的潛能,提升入讀大學及大專的機會,令他們更見努力。因此,「三元」是相扣、互動的。相對從前,在學習上,我校學生更見積極,因為升讀大學再不是遙不可及!
  董之英中學並非一所特色學校,但卻設有特色計劃。始於2010年9月,我校與傑志合辦「職業足球員培育計劃」,在總領隊伍健先生的支持下,短短兩年,球員學會尊重、嚴守紀律、知所向學,足球成為了他們改變的動力。創藝方面,在李力持導演的協助下,我校推行了「創藝大道計劃」,成功拍攝了學界首齣100分鐘電影《四季人生》,提升了學生的共通能力。推行以來,兩個計劃被傳媒廣泛報導,加上學生表現良好,因此成就了我校另一計劃的推行—「董之英升大學直通車計劃」。自去年始,本校與多間大學及大專合作,安排學生「優先面試」,以獲取「有條件取錄」(Conditional Offer)。同學憑其優異的「非學術表現」,只需在公開試中取得心儀課程的最低要求,便可入讀。去年,逾半畢業生獲「有條件取錄」;本年,我校會繼續與更多大學及大專合作,為同學提供更多升讀大學及大專的捷徑。』

校園電影的意義
  受香港優質教育基金資助的電影《四季人生》,本來不過是一套不會公開放映的校園電影,但因為董之英中學上下師生努力,爭取佳績,終於排除萬難,爭取到在今年11月26日,在香港推出公映,為了符合報名香港電影金像獎,只演6場!當然我和校長都不會奢望票房上有奇蹟,但暑假大賣的一套小片《狂舞派》大收,又令我們興奮起來!始終這樣小成本的健康勵志電影一定要有基本票房才能拍下去。嘴巴說支持港產片是沒有用的,唯有上下團結腳踏實地去幹電影才是出路!

  彭校長曾說:「學校,是一個令孩子變的地方。要孩子變得守紀律、能自學、具創意、善溝通、肯承擔,必須透過多元方法。教育工作者必須相信,透過努力,可以令孩子有改變。對我來說,這就是關愛。有了愛,我們便不會因為孩子們一時未達要求,感到氣餒。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常懷信念,心存期盼,為令我們的孩子有所改變而努力。」

  我十分同意校長所言!所以,我會努力為教育出一分力。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財經新聞教育模式

宋昭勛、吳靜、趙應春
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