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顧問團定期舉行會議,吸納各界成員意見。
廣播處長朱培慶列席會議,回應與會者提問。
「打造創意時事節目.共創知識型社會」,是最近(十月廿五日)舉行的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顧問團會議議題。會議目的主要是希望在公共事務節目內容及編輯定位兩方面聽取顧問們的意見。廣播處長朱培慶列席會議,回應與會者提問。
目前,公共事務節目大約佔香港電台製作總時數的百份之四十三,製作是由商營電視台提供時段播出。除了製播多年的品牌節目,如《傳媒春秋》、《議事論事》、《鏗鏘集》等之外,也有不少是順應時勢而製作的新品種,如《抗逆工程》、《聘搏新年代》等。英語公共事務節目也有相當的出品。
擴闊視野與深度
隨著環境變遷,市民對社會事態關注度日漸提高,各家電視台所製作的公共事務節目,數量亦在增加之中。港台電視部應如何推陳出新,與時並進呢?當日出席的顧問、議員、學者及評論員等發言踴躍,兩小時的會議,良策紛陳。在內容方面,歸納起來有以下各點:
(一)有深度:香港至今未有高水準的時事性訪問節目,這些節目要素是提問尖銳,事前資料搜集充足。另外,深層討論節目及一些研究性及具批判性的尖銳題目應以繼續製作。
(二)前瞻性:公營機構不必考慮市場導向及商業壓力,應有前瞻性,不要跟著一般傳媒的議題走。現時青年人對大環境掌握未夠,前瞻性也不夠,而人口老化、財赤、新界丁屋、個別行業前景等等前瞻性議題,亦可以多作探討。
(三)國際化:應擴闊港人視野,時事節目要多談國際話題,這是港台作為公營機構應有的責任。節目的話題若完全沒有世界視野,如何令觀眾多了解世界發展大趨勢?而香港是國際大都會,製作時應多從國際角度看事物,具多元性。
至於其他具體建議,就包括可製作一些和結構性或長遠性深化的題目有關的節目;要有內容、文化、歷史,具批判及思考。亦可以增加科學新知、探討人類未來,開闊觀眾胸懷,重新肯定香港的價值;鼓勵講真話,或探討傳媒過份發達對人生活的衝擊等等。形式上,可多一些趣味性、互動性、與生活有關或一些另類的題材。
此外,顧問們亦有談及個別節目。有意見認為《五稜鏡》可考慮安排在晚上時段播出,同時邀請嘉賓方面可以開放予政黨、非政府組織,甚至教育團體。而對《頭條新聞》則仍有爭議,有與會者問:看完後香港人得著甚麼?是否認識到問題?既然搞笑不是香港電台的專長,何不發揮專長,製作令香港受惠的節目?不過亦有不同意見,認為《頭條新聞》是個好的節目,可用相反角度來看事情。商營電視台的節目一定是四平八穩,《頭條新聞》若不是港台製作,看不到有誰會做類似的節目。
節目內容及編輯定位
對於公共事務電視節目內容的處理,有意見指應該是以下的三部曲:(一)尋事實;(二)提問題;(三)找答案。只談「理應如何」只會製造不滿,問題是有沒有研究香港的現實處境,如政治上的現實處境,而引導民間追求的東西,是否有能力達到?香港電台應讓公眾知道現時的處境,再探討如何去爭取。不應太多談對錯,時事節目中應有空間刺激公眾思考其他問題。也可考慮成立製作小組,由資深同事承擔一些研究小組,不受傳媒影響其想法,發掘新議題。
編輯定位方面又如何?也先來個歸納:
(一)港人中心:港台時事製作的目標是喚起市民關心社會,關心時事,如是則編輯定位已經很明確。港台應是人民電台,香港人的電台,就是讓人覺得看港台節目可以感受到香港。港台應帶領香港人,帶領香港立足世界。亦有指應從建設香港角度出發,具建設性、正氣及開拓思想領域,以事實為基礎提出批判。
(二)編輯自主:任何媒體都應是編輯自主,正因為多年來不斷談這話題,以致港台有獨立性。但亦有意見指不應只談編輯自主,這不能凸顯港台的角色。有評論感到港台因要努力尋找資源,個別節目有贊助的同時,可能取材上會不自覺中失去編輯自主。
(三)創意知識:鼓勵創意是應走的路向。港台在編輯自主方面與BBC相比時,亦應效法BBC做創意工業的少林寺。英國創意工業發展很快,因為有一批年青領導上場,港台是否會給年青人一些機會?作為公營電台,港台只能站在政治的「中立地」(middle ground),如何站穩?一切要以知識為基。而節目亦不應只著重政治立場,也可從文化方面探討。
然而,政治始終是揮之不去的重頭。誠如有評論指出港台站的政治中立地是越來越窄。現在越來越多人「歸邊」,結果不是朋友就是敵人,港台正處於一個很難的位置,不同界別都批評港台,因為港台沒有歸邊,這也是難能可貴的地方。亦有意見擔心港台因為壓力而成為政治工具,認為方向不必有改變。
有與會者亦特別提出民粹主義普及,社會變得有點不講道理,時事節目應有一個獨特的角色,去抗衡這個逆流。有論者甚至形容香港的傳媒已經一再淪陷,最後的防線就是港台。
設立獨立頻道的考量
除討論節目內容和編輯定位之外,會議亦談到頻道的問題。目前,港台仍未有自已的電視頻道。隨著數碼廣播的來臨,頻道數目大增,致有意見認為港台要為開設獨立頻道做好準備。而港台回應謂正考慮如何在收費電視中扮演角色,但在未來,只能向政府建議如何能在不增加撥款情況下發展。對港台而言,若要設獨立頻道,只會考慮地面免費電視廣播。如何在不增加資源下做到?應否考慮在政府以外,以公司化或某程度的私營化方式運作?編輯位置亦會否因而受影響?這都是要研究的問題。
以上是顧問團會議內容的撮要。而種種不同的意見和建議,製作人員都會詳加考慮。畢竟創意節目和知識型社會都是離不開群眾的。有關會議的錄像及文字紀錄,可瀏覽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專頁www.rthk.org.hk/special/tvapm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