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航空母艦的誕生——訪「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後記

2004-03-16
香港電台副廣播處長吳錫輝(圖左)致送紀念品予宣傳部副部長兼新聞辦公室主任李守進。
今年一月十八日「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正式成立。該集團以廣東電台、廣東電視台、南方電視台、省廣播電視技術中心、廣東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五家單位為主體,對廣東省內十九個地市電視台,廣播電台、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公司的資源進行全面整合。新成立的傳媒集團固定資產規模將超過一百億元人民幣,年收入預計將達到數十億元。集團總裁王克曼表示,通過集團化改革,打造廣東傳媒的「航空母艦」,目的是為了解決當前廣播電視系統存在的力量分散、各自為政、資源浪費等問題,發揮整體優勢,達到「做大做強」的目標。


內地傳媒的變更

要更清晰的了解集團誕生的背景,首先要對國內傳媒的變革有初步的認識。中國的廣播電視目前採用的是「井田制」管理,各地的電台、電視台都是各地政府自己管理。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的黃煜教授表示,早在八十年代以前,中央政府包辦了所有的電視廣播。直到八三年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上通過了「四級辦台」政策,即中央一級如中央電台、中央電視台;省市級如廿九個省及自治區電台、電視台,還有地市級和縣級電台與電視台。該政策是國內電視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政策調整,使電視事業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發展起來。在九七年底,全國擁有近千家無線電視台,約一千三百家有線電視台,一千多家為教育電視台。當時全國電視台的總數是日本的廿二倍,美國的三倍,是世界上電視台最多的國家。但說到經濟效益,卻極為落後。中國電視台規模小,數量多,效益低,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在零二年,為了解決廣播電視行業氾濫現象,中央要求除省會城市和GDP在一千億以上城市的電視台保留現有自辦節目頻道,GDP在一千億以下的城市電視台只能保留一個頻道,如需兩個以上則要特批。


面對國際傳媒的競爭

除了國內本身的狀況外,國際傳媒競爭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內地廣播影視在全世界擁有最龐大的受眾市場和最廣闊的發展潛力:五億台收音機,四億台電視機和十二億的受眾。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搶在中國加入WTO之前儘快打造出幾個航空母艦級的傳媒集團,來抵禦入世後國際傳媒巨頭對中國傳媒行業的巨大衝擊。在九九年,信息產業部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提出「廣播電視集團」的概念,並把組建廣電集團提到議事日程。從二零零零年起,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山東省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北京廣播影視集團,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及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相繼成立。零一年中國加入WTO,而國內廣播影視集團的整合也相繼完成。由於廣東省地域寬廣,城市級廣電單位眾多,整合較其他地方慢,傳媒集團於今年才成立。


香港電台加強與內地合作

香港電台與廣東傳媒合作淵源甚深,早在八十年代就有《粵港專線》等聯合製作的項目。適逢「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成立,副廣播處長吳錫輝率團,同行包括助理廣播處長(電視)張文新、教育電視台台長戴健文、對外事務總監施永遠、機構發展總監李再唐、第二台節目總監陳耀華、電視部高級監製蔡貞停和筆者等八人,於二月十二至十三日到訪廣東,除了進行交流外,還商討兩地在製作節目上的合作。此行先後拜訪了南方影視傳媒集團、廣東電台、廣東電視台及南方電視台。

「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副總裁劉紅兵表示非常歡迎香港電台的到訪,代表總裁王克曼對港台祝賀該集團的成立表示感謝,並將港台的祝賀信刊登在集團出版的畫冊內。劉紅兵表示,目前廣東全省擁有廣播聽眾約五千萬,約九百萬有線電視用戶和一千萬電視用戶。為節省資源及避免惡性競爭,將省市電子傳媒結合一起,成立了傳媒集團。集團將集中產業發展、市場化經營,並會成立非國有的製作公司,以便更靈活地配合市場需要,並計劃製作VCD及錄音帶以增加收入。另外,集團還將成立對外聯絡部,加強與海外的聯絡。

集團副總裁兼廣東台台長白玲表示,為了迎合市場化的變革,廣東電台管理層的工資也要與廣告收入掛C廣東台早在八十年代開始與香港電台合作,對港台製作大型節目的能力甚為讚賞,並希望日後可以進一步加強兩地的合作。

副廣播處長吳錫輝表示,面對香港政府財政緊絀,香港電台在開源節流的基礎上,希望與廣東台加強聯繫,互補資源,爭取雙贏。吳錫輝提出粵港可以在節目製作方面作更多的交流,例如電視部計劃拍攝的《青年音樂家系列》、《華人科學家系列》及《世界大學系列》等,均可以與廣東台資源互用、優勢互補。台長白玲對《華人科學家系列》及《世界大學系列》甚感興趣,並希望可以早日落實與港台聯合製作大型粵曲活動。

廣東電視台張惠建台長對與香港電台加強合作表示認同。目前廣東電視台希望有兩個項目與港台電視部合作,一為《警訊》;另一為《三角演義》,該節目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合作,以泛珠三角經濟發展為主題,希望可以和香港電台進行「聯合開發,極化資源效益」。

海外中心主任勞鴻主任表示,目前廣東省電視市場競爭激烈,有線電視達八百萬戶,並有八個外來電視頻道,包括無線和亞視各兩個頻道、鳳凰衛視、星空、華娛及MTV頻道,因此聯合發展將為未來的重點。在節目製作方面,目前七成的製作已數碼化,餘下的三成亦快達標。在業務拓展方面,將集中三大重點:(一)發展珠三角的兒童電視;(二)付費電視及移動電視;(三)將粵語節目以衛星送上北美。而製作的節目在市場推銷,將為電視台未來增加收入來源的另一重要渠道。

南方電視台台長曾廣星表示,目前電視台的營運經費約二億八千萬,工資的支出約佔25%,希望日後多與港台聯合發展。區念中副台長認為電台與電視之間有頗多互動合作空間,例如《星期六問責》、娛樂歌星訪問或財經節目等,可以透過在直播室設置攝錄機,將訪問過程攝錄,供南方電視台播出。港台第二台節目總監陳耀華也認同這構思,並謂新項目Teen Power將在網上直播,聲畫俱全,將來也可提供更大合作空間。

這次訪問除了禮節性的拜會與祝賀之外,也為今後香港電台與廣東電子傳媒進一步合作建立了溝通的渠道,加強雙方人員的認識和了解。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

數碼媒體Vs人類福祉

李月蓮
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