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腦藝術到網絡藝術
書名:《網絡媒體與藝術發展》
作者: 黃鳴奮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1月
在中國大陸研究互聯網媒體的學者中,廈門大學的黃鳴奮教授是獨樹一幟的。他關注的領域是藝術在電腦時代、網絡時代、數碼時代的變化、創新。這種關注形成了他的系列研究成果,從二十世紀末到廿一世紀初,幾乎一年出版一本專著:《電腦藝術學》(一九九八年)、《電子藝術學》(一九九九年)、《比特挑戰繆斯》(二零零零年),《超文本詩學》(二零零一年),《數碼戲劇學:影視、電玩與智慧偶戲研究》(二零零三年)。
二零零四年一月,黃鳴奮出版了最新著作《網絡媒體與藝術發展》,將他所關注的領域研究由電腦藝術延伸到網絡藝術。他指出,「網絡媒體」既可能是指媒體化的網絡,也可能是指網絡化的媒體,事實上,網絡媒體就是沿著這兩個方向發展起來的。他在書中所說的網絡媒體,廣義上包括了電信網絡、廣播電視網絡,狹義上則指計算機網絡,主要是指互聯網。因此,狹義的網絡藝術是指通過包括交換在互聯網上傳播的數碼藝術,相當於英文中的Net Art或Art Online(有時又特指Internet Art或Web Art)。正如布勒克(Andreas Brogger)所下的定義:「在嚴格的意義上,網絡藝術是除通過網絡以外無法在其他媒體或以其他方式體驗的藝術,這意味著在線是定義的標準。」
該書有兩大特點:一、列舉大量事例,勾勒出了媒體變革與藝術發展的關係,提出了藝術對於網絡媒體六個方面的價值,也提出了網絡媒體相對於藝術六個方面的價值;二、通過史論結合的方式展開論述,試圖為網絡藝術學奠定基礎。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是一九八三年正式建立的國內高等教育中第一個以「傳播」命名的學科系,多年來的一個努力方向,就是與港澳台仝人合作,推進「傳播研究中國化」的工作。黃鳴奮教授深得東西學問融匯貫通之益。儘管他的這本新作中大量的事例和名家論述大多是西方的,但最後一章的名稱為《餘論:南華精神與網絡風範(新「逍遙遊」),以莊子追求自由與達觀的代表作《逍遙遊》中的精髓思想,對當今互聯網藝術傳播的精神自由、資訊自由、創作自由等給予了詮釋。黃鳴奮教授的新作也可以視為「傳播研究中國化」的一個體現吧。
書名:《網絡媒體與藝術發展》
作者: 黃鳴奮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1月
在中國大陸研究互聯網媒體的學者中,廈門大學的黃鳴奮教授是獨樹一幟的。他關注的領域是藝術在電腦時代、網絡時代、數碼時代的變化、創新。這種關注形成了他的系列研究成果,從二十世紀末到廿一世紀初,幾乎一年出版一本專著:《電腦藝術學》(一九九八年)、《電子藝術學》(一九九九年)、《比特挑戰繆斯》(二零零零年),《超文本詩學》(二零零一年),《數碼戲劇學:影視、電玩與智慧偶戲研究》(二零零三年)。
二零零四年一月,黃鳴奮出版了最新著作《網絡媒體與藝術發展》,將他所關注的領域研究由電腦藝術延伸到網絡藝術。他指出,「網絡媒體」既可能是指媒體化的網絡,也可能是指網絡化的媒體,事實上,網絡媒體就是沿著這兩個方向發展起來的。他在書中所說的網絡媒體,廣義上包括了電信網絡、廣播電視網絡,狹義上則指計算機網絡,主要是指互聯網。因此,狹義的網絡藝術是指通過包括交換在互聯網上傳播的數碼藝術,相當於英文中的Net Art或Art Online(有時又特指Internet Art或Web Art)。正如布勒克(Andreas Brogger)所下的定義:「在嚴格的意義上,網絡藝術是除通過網絡以外無法在其他媒體或以其他方式體驗的藝術,這意味著在線是定義的標準。」
該書有兩大特點:一、列舉大量事例,勾勒出了媒體變革與藝術發展的關係,提出了藝術對於網絡媒體六個方面的價值,也提出了網絡媒體相對於藝術六個方面的價值;二、通過史論結合的方式展開論述,試圖為網絡藝術學奠定基礎。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是一九八三年正式建立的國內高等教育中第一個以「傳播」命名的學科系,多年來的一個努力方向,就是與港澳台仝人合作,推進「傳播研究中國化」的工作。黃鳴奮教授深得東西學問融匯貫通之益。儘管他的這本新作中大量的事例和名家論述大多是西方的,但最後一章的名稱為《餘論:南華精神與網絡風範(新「逍遙遊」),以莊子追求自由與達觀的代表作《逍遙遊》中的精髓思想,對當今互聯網藝術傳播的精神自由、資訊自由、創作自由等給予了詮釋。黃鳴奮教授的新作也可以視為「傳播研究中國化」的一個體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