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傳媒記事簿

2005-06-14

資深新聞工作者被扣查
本地同業努力聲援營救

  本港資深新聞工作者、曾任職《文匯報》、現時任職新加坡《海峽時報》駐中國首席特派員的程翔,四月下旬疑因為到廣州取回一份有關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生前談話的著作手稿,準備帶出境外出版時,被國安局人員扣查,罪名仍未清楚。不過小道消息指程翔是「涉及竊取或洩露國家機密」,他被捕的消息至五月底才在港見報。其家屬已經與特區政府聯絡,政府發言人表示已將其家屬的申訴及要求向內地有關當局反映,並提供一切可行的協助。而《海峽時報》亦發表聲明,表示會替程翔聘請法律顧問,亦會同他的太太保持聯繫,盡力向她提供協助。

  本地新聞界香港記者協會十分關注程翔被扣查的事件,由於兩地對於「知的權利」理解各異,香港記者認為市民有權知道的事實,不知不覺很容易誤踩地雷。香港記者協會已聯絡其他新聞團體跟進事件,他們相信程翔找尋的新聞材料只是作為新聞報導所用,並希望內地解釋扣查程翔過程是否合法及符合司法程序。而有人權組織指出,由於程翔同時持有香港及新加坡的雙重國籍身份,令營救責任變得含糊複雜。回歸前亦有香港記者被國家安全局人員扣查的例子,當中《明報》前記者席揚和前《快報》記者梁慧峯案最為轟動,當時《明報》員工更設立「營救席揚聯席會議」,經過許多新聞界眾人高調聲援,最後才令席揚提早獲釋。


*   *   *


《大長今》結局篇收視創新高
有線無綫皆以《大長今》爭客

  超人氣韓劇《大長今》在五月初播出大結局,收視創出歷史新高,大結局平均收視達四十七點,最高收視更達五十點,成為近年的最高收視紀錄,近三百三十萬觀眾為長今瘋狂。但緊接推出的《醫道》卻未能承托收視高潮,首周只有二十六點收視。而飾演長今的演員李英愛五月中訪港,亦掀起另一次高潮。

  無綫乘著長今氣勢,宣佈其旗下的收費頻道新電視播出足本《大長今》劇集,以吸引用戶收看,有線在新電視宣佈推《大長今》後,便馬上向廣管局投訴,指無綫剛播完此劇,違反防火牆規定;與此同時,有線亦同樣以《大長今》截擊無綫,向首三百個客戶送《大長今》DVD,但此舉卻遭《大長今》錄像持有人羚邦娛樂登報聲明,指為「不法份子」,更稱贈品屬於「不受認可的複製品」。有線卻發表聲明,指送出的《大長今》全是合法正版,誓言會追究毀謗的法律責任。此外,無綫亦重申,獲拍攝《大長今》的韓國MBC電視台,授權在港播映免費及收費電視的肖像權,但有線在宣傳時卻採用長今肖像,認為有侵權之嫌。無綫稱會與MBC洽商授權採取法律行動,但有法律界人士指即使無綫擁有播映權下附帶的肖像權,但成功檢控有線電視的機會很微。

  銀河衛視自上月引入瑞力及陳國強為股東,重組後易名為新電視,並宣告於六月底透過和記環球電訊的網絡提供收費電視服務。新股東注資三億元,令新電視手上持有充足現金,去應付未來發展,預料新電視可在三年內達至收支平衡。


*   *   *


曾蔭權宣佈辭職參選特首
六成人指新聞自由遭濫用

  曾蔭權在五月底宣佈向國務院呈辭政務司司長一職、準備參加特區行政長官補選,甫宣佈參選,立即成為傳媒採訪重點,眾多記者連日追蹤其活動詳情。但由於要待中央批准辭職才能啟動宣傳攻勢,宣傳活動要到六月初才正式展開,但支持曾的好友已急不及待表示對他的支持。在宣佈辭職後翌日,已有兩份本地報章刊登三個「支持曾蔭權」、「預祝參選成功」的廣告,令其辦公室大為緊張,恐怕這些廣告開支要計入競選經費,造成九百五十萬元的選舉經費上限超支,而根據選舉法例,計入選舉經費的選舉廣告開支,事先若沒有得到候選人書面授權,便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因此這些支持者刊登廣告反變成好心做壞事。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五月中訪問了一千零四人,發現有五成六受訪者滿意本港的新聞自由,而且有六成四認為傳媒有充份發揮言論自由。不過,同時有六成四受訪者就認為新聞傳媒濫用了新聞自由,並有三成二受訪者認為傳媒報導不負責任;認為負責任的,只得兩成半。調查又顯示,認為傳媒有自我審查的受訪者,正反意見各佔39%;認為香港傳媒批評特區政府有顧忌的比率,較上次調查升4%,升至27%;認為傳媒批評特區政府沒有顧忌的比率,仍維持65%;而認為批評中央政府有顧忌的高達54%,認為沒有顧忌的比率則只有33%。


*   *   *


施永青突興起辦報念頭
明企申請分拆雜誌業務

  中原地產主席施永青有意辦報,五月中有報章報導他會斥資五千萬元,以一年為期,最快在今年第四季創辦一份仿傚《都市日報》般免費派發針對年青讀者的「乾淨」報紙。施永青批評現存部份報章過份保守、太過墨守成規,對經濟前景的評論不樂觀;而部份則為中央喉舌,或過份血腥暴力,令報業出現發展空間,但分發渠道問題仍未解決,他希望將報紙放在九廣鐵路站內分發,但未能取得獨家權利。有傳媒學者表示,由於辦報直接開支大,五千萬元可營運的時間其實很短,成敗取決於廣告收益,加上報紙銷量下降,廣告難有加價空間,但即使如此,並非完全沒有可為。

  明報企業公佈已在五月十日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尋求批准分拆經營雜誌出版的萬華媒體集團在主板上市,明企現擁有萬華媒體六成股權。明企指分拆計劃對集團發展有利,因可以為股東帶來更佳回報。萬華媒體目前在港出版《明報周刊》、《Hi-Tech Weekly》及《兒童周刊》,並向內地刊物提供四本國際刊物《Popular Science》、《Digital Camera》、《T3: Tomorrow's Technology Today》及《Top Gear》的內容,及銷售該等內地刊物的廣告版位等。內地業務收入目前佔萬華媒體整體收入比例較少,但增長理想。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十二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31

十一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01

十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1-02

九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0-04

八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9-02

七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8-02

六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7-02

五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6-02

四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5-04

三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