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哪裡去?

2005-08-15
在數碼科技發展下,公共廣播提供大眾另類及多元的選擇。
香港電台停播賽馬引發不少爭論與疑慮。
香港電台「公司化」值得重新研究及作廣泛諮詢。
節目調動是任何電台都經常做的事,但香港電台停播賽馬卻引發了不少爭論和疑慮,無它、香港電台近十多年來幾乎都在「受壓」的風雨中生存,而且停播賽馬前不久,當時的署理行政長官曾蔭權、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都「不約而同」地對港台停播賽馬表示了他們的看法。 二位主管港台的「大官」先後表態,接著港台就真的停播賽馬,起人疑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公共電台承受政、商壓力並非香港「特色」,但停播賽馬引起爭議,則有其背後因素。首先,停不停播賽馬或其他類型的節目本身的問題不大,更根本的是決策過程,如果說港台「編輯自主、獨立」,手握大權的曾蔭權、曾俊華就不應該在公、在私場合對港台的節目表示意見。 就算港台的節目的確有問題,也應經過一定的決策程序,而非由一、二位官員說了算,否則豈不和獨裁專制政體下主管宣傳的官員毫無二樣了。

停播賽馬起爭論的深層原因

政府和親政府人士對港台最大的不滿,是港台沒有好好地宣導政策,反而常常「唱反調」。 停播賽馬本身就是個吊詭。「賽馬」不是香港政府的政策嗎? 鄧小平都說「九七之後,香港馬照跑。」香港電台轉播賽馬有三十多年之久,這不是在「宣導」香港政府的政策嗎? 就港台賽馬節目的收聽情況看,港台做得還不錯,既然政策宣導做得不錯,為什麼還要停播呢?這豈不是矛盾嗎?

港台停播賽馬引起爭論,還有兩個更深層的原因:第一、香港沒有民主機制選舉政府、議會,一個「行政主導」、缺乏制衡的體制下,官員對港台公開或私底下表示意見,都難免叫人容易從壞處想,更何況這類的批評不是第一次。 第二、一國兩制還行得通嗎? 世人皆知,一國兩制是國策,國際上是北京中央向全世界宣示其「改革開放」政策的一著棋,國內上是北京希望香港能向台灣示範,以塑造有利於統一的條件。 平心而論,一國兩制有沒有問題、行不行得通,非常複雜,無論出版多少論文、書籍、影音產品也不易講清楚。 不過,對記者而言,最簡單、直接的指標就是長毛 (梁國雄) 示威、民主派抗爭、法輪功練功和港台還在不在「罵政府」等。長毛、民主派、法輪功都是「民間」活動,不支政府分文,卻做著宣導一國兩制的事,港台由政府一年撥款四億二千萬元,能做出不少相當受歡迎的節目,又間接向世界證明「一國兩制可行」,這比長毛示威、民主黨唱反調、法輪功練功更有說服力,想想維港匯演都花了一億,只給港台四億二千萬一年,實在可說物美價廉。

香港電台製播的節目好壞當然可以爭論、批評,但香港電台「獨立自主」地宣導、批評政策,則應受到肯定,但近十多年來,香港電台卻「風波連綿不絕」,「操作」層面的問題小而少,主要還是「結構性」的問題使然。 香港電台既是政府部門,由政府編列預算、撥款,工作人員便具公務人員身份,公務人員要執行政策、聽命辦事,似乎理所當然。 可是港台所辦的事卻是新聞、言論、娛樂等涉及意識型態的事,意識型態的是非標準界定不易,而「宣導」與「批評」的雙重功能就更難界定。

香港電台的出路

港台的出路不外三條,第一條是維持現狀不變,繼續由政府編列預算、撥款,工作人員仍然是公務員,也依舊依照廣播處長和工商及科技局局長之間的「編輯獨立」協議運作。 這一條出路的好處是「一動不如一靜」,但缺點是港台依舊會遭遇風風雨雨。 不批評、諷刺,港台就「自廢武功」;批評、諷刺,就必然會遭受保守人士的攻擊。「九一一」之後,批評布殊總統攻阿、攻伊最厲害的便是公共廣播系統的電台,而同樣地,公共廣播系統也遭到了保守人士的猛烈攻擊。維持現狀亦有操作上的缺點,傳播工作爭秒奪分,而公務體系必須遵循既定的程序,往往「緩不濟急」,面對日新月異的傳播工具和競爭,效率與靈活是生存的必要法門。

維持現狀是個「不滿意,但可接受」的「中策」,它可以向全世界宣示港台拿政府的錢,但卻獨立自主,這是香港的可愛之處。 而且,這也是中國傳統的落實,古代不是有吃皇糧的御史大夫專責「罵」皇帝嗎? 而能「罵」皇帝的御史和能忍受御史罵的皇帝不都受到讚揚嗎? 但御史大夫能否克盡言責、能否監督朝政,得全看皇帝是否寬宏大量了。 如果維持現狀,香港電台的處境也和御史大夫差不多,它所能做到的批評與嘲諷程度得全看特區政府的雅量。 因此,維持現狀所含有的不穩定因素也就去除不掉了。

喉舌的角色

香港電台的第二條出路是徹徹底底地變成政府的喉舌,只宣導,不批評,更不諷刺。 香港特區政府是香港電台的主管機關,依目前的架構,它有權這麼做,但這麼做絕對是「死路」一條,是「港台」的死路,也是「特區」政府的死路。 當今世界,只有獨裁、專制的政體才需要喉舌;只有無能、無信心的領袖才需要喉舌。 在任何一個社會,政府永遠是手握龐大資源的機構,它們發放的消息最多,它們「操控」媒體的能量也最大,根本就用不著再浪費公帑另設喉舌。

或許有人說,港英時期不是把港台當喉舌嗎? 這話不錯,但港英是殖民政府,此外,在八十年代起,港台的喉舌角色也愈來愈淡了。 政府和傳媒都應該是向前看、向前走的機構,香港早已不再是殖民地了,而香港電台也早已經變成了一個編輯獨立自主的機構,特區政府和港台便沒有任何理由再向後看、向後走。

其實拿政府的錢批評政府、批評執政黨,不做喉舌,根本就是中國的傳統。 古代的御史吃皇糧的責任就是要批評皇帝。 在大陸,中共也要求它的報紙要批評,因為批評才會讓黨有活力、少犯錯,而犯了錯也能盡快改正。因此中共要求傳媒既是黨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而現在更穩步地在擺脫黨喉舌,要做人民的喉舌。 將香港電台變成政府的喉舌,不做人民的喉舌,這是開倒車,是下下之策。

尋找「上上之策」

香港電台還有第三條路可走,那就是「公司化」。在八十代中後期,香港電台公司化曾經引起過熱烈的討論,且幾乎付諸實施。「公司化」的好處是由獨立的董事會監管,這個董事會代表民間社會、代表傳媒、代表電台,但絕不代表政府;成員可以有法官、學者、傳媒專業人士、律師、文化藝術工作者、勞工、女性、工會、政黨、甚至政府的代表等等,董事會的職責是決策而不是日常運作,北歐的瑞典與挪威、西歐的德國、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都有先例可供參考。

公司化後的財源可以是多渠道的,政府撥款之外,還可自全港廣電產品的稅收和法人與市民的捐贈以及產品銷售中開源。大財團肯定會有興趣捐款以示其熱心公益,但不能要,以免「瓜田李下」。美國的公營廣播網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PBS), 有陣子因拿了不少石油公司的捐款而被譏為 Petroleum Broadcasting Service (石油廣播網)。不拿大財團的捐款對電台、對大財團都好,雙方都可免除「瓜田李下」的嫌疑。

「公司化」可以令香港政府和香港電台「脫困」,是個值得考慮的方向。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固然說沒有計劃將港台公司化,但這應該不是結論。政府和港台不妨都抱持開放的態度,好好地研究、好好地諮詢,為港台也為香港找一個「上上之策」的解決方案。

由於數碼科技的發展和普及,將來的廣播頻道只會增加,競爭必定更加激烈。 在商業的主導、市場化的導向下,公共廣播提供閱聽人另類的選擇,將會變得更加重要。港台的《頭條新聞》、《傳媒春秋》、《傑出華人系列》、《鏗鏘集》等等,是商業電台不願、也不會製作的「本多利少」節目,但這類節目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頭條新聞》嘲諷時政,月旦人物,如果看了節目「浮一大白」並進而「一笑忘憂愁」,「七.一」也不去遊行了,這豈不是「抒解民困」嗎?這豈不是在支持政府、宣導政令嗎?商業傳播媒介經常以人民喉舌自居,但又常常渲染暴力和色情或侵犯市民的私隱,它們監督政府,但傳媒的不當行為與作風不是也該受監督嗎?《傳媒春秋》不也扮演了這個角色嗎?港台「公司化」不是一年半載可以做到的,但千萬不要讓港台變「喉舌」,果真如此,港台實已「生不如死」,不播也罷!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