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回應「邊緣化」的思考

2006-05-15
「十一五規劃」對全國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港府應把握「十一五規劃」為中港關係創造新的發展方向。
香港的文化創意產業在本土市場的發展已呈現飽和狀態。
  今年三月全國人大會議通過國家「十一五(二零零六至二零一零年)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範恒山會見傳媒時,回應傳媒的提問,表示香港不會被「邊緣化」,更指「十一五規劃」首次把香港及澳門納入規劃,確保中央會統籌中、港經濟協調,中央將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旅遊、資訊等服務業,並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地位,確保香港可分享內地經濟增長的利益。

回應「邊緣化」的港式答案

  香港媒體回應「邊緣化」恐懼症的自然反應,是著急尋找中國社經藍圖裡香港的位置,藉以安撫讀者過敏的神經。受焦慮和不安情緒軀使,本地媒體對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同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所共同進行的《二零零六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報告特別感興趣,更視之為追蹤報導的熱點。該報告對二百個中國城市進行排名;香港縱使經濟增長勢頭排名一百九十八位,但在多項指標中排居首位,綜合競爭力仍排行第一。港式新聞在這類報導一貫的處理手法是老調重彈,視報告為香港優勢的預警器;即若比較本港與內地城市的長短,香港雖競爭力未失,但潛伏隱憂尚在,故港人要居安思危云云。

  藉競爭力指標來反映中港兩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事實上並不能紓緩港人的「邊緣化」恐懼症。「邊緣化」的迷思源於香港未知如何調適與內地的關係,對香港在內地所能扮演的角色和功能感到迷惑,亦未能預見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威脅。對香港角色的疑惑,「十一五規劃」把港區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反而更具象徵意義,至少它確認香港地區的經濟發展是總體藍圖的板塊,而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是其傳統優勢,也是一國兩制下中央政府著意保存的角色和功能。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香港應怎樣看待「十一五規劃」與本地經濟發展的關係?中港兩地的互動和整合,又透過何種形式表現出來?

  本港決策機關對相關問題的回應,只停留在事務層面的思考,認為通過拓展CEPA的內容、鼓勵內地城市更多居民訪港旅遊,或加快中港兩地金融業務的往來,就可以建立兩地互惠互動的關係。但這種思考方式有其局限,尤不能為中港關係創造新的發展方向。

解讀「十一五規劃」

  探討香港在未來中國版圖的位置,有必要跳出上述事務性思維的框框,從新的高度檢視香港的定位策略,而建立新思維的起點,則在於解讀內地經濟規劃的邏輯。本文不擬就「十一五規劃」進行通盤的分析,它把焦點放在規劃的總體原則及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規劃,並試圖探討本地公共政策,如何為創意產業融入內地經濟版圖塑造有利的環境。

  「十一五規劃」是中共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是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的一部份,主要是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佈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係等作出規劃,為發展遠景規訂目標和方向。但一九五零年代以來指令經濟帶來沉重的惡果,大眾對所謂計劃經濟不無介心。海外媒體(包括香港)也習慣把計劃經濟等同設立硬指標,以行政方式粗暴干預經濟活動,但這種觀點對近年內地經濟的規劃卻顯得愈來愈不適用。

  「十一五規劃」雖然設定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表一見部份指標),但不少指標都屬「預期性」;所謂預期性指標是依靠市場主體自行實現,而政府的職責在於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制度及市場環境,並通過引導社會資源配置,爭取實現的目標。規劃也包括一些「約束性」指標,但控制污染物、提高養老保險覆蓋率、醫療服務覆蓋率等領域,有關內容在海外國家也屬政府行為的領域。這種把市場行為與政府責任進行明確區分的做法,在過去的五年規劃只能隱晦言諭,但「十一五規劃」卻以更顯著的方式作申述。

  「十一五規劃」涉及的範圍廣泛,要巨細無遺地進行分析,非本文所能及。筆者擬探究規劃的主要思路,並從中港兩地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說明兩地文化經濟領域融合的可能性。「十一五規劃」的重點,是強調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奠下轉型的基礎,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帶動轉變。在這前提下,規劃強調提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高技術產業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推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引導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導產業(包括產業基地、跨國高技術企業、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重點發展的專項包括「集成電路和軟件」、「新一代互聯網」等產業。

  此外,擴大服務業佔經濟結構的比例是重點發展策略;教育、文化、出版、廣播影視和動漫、數碼內容產業等領域,均屬創新發展的領域。至於促進這些行業的政策,可分下列各項:
(一)打破壟斷,放寬准入領域;
(二)建立公開、平等、規範的行業准入制度;
(三)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服務業,提高非公有制經濟比重;
(四)公共服務以外的領域,要按照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原則加快產業化改組。營利性事業單位要改制為企業,並儘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五)採取積極的財稅、土地、價格等政策,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薄弱環節、新興產業的發展;
(六)健全服務業體系,推進服務業標準化;
(七)大城市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位置,有條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十一五規劃」也考慮到區域經濟的佈局和互相協調的問題,提出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區及推進西部開發等綱領;已形成城市群發展格局的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區域,將繼續發揮帶動和輻射作用,促進城市群內各城市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達致增強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的目標。

從邊緣走向區域經濟的思考

  總括而言,規劃預示未來數年主導國內經濟發展的政策方向,尤其以科技、文化創新做核心,推動優化產業結構、市場環境和推動服務業發展,以至因應區域經濟互相協調進行規劃,相關的施政也會陸續實施。當然,這些規劃綱領屬「指導思想」,如何實施還要端視各地的具體規劃和配合。

  香港的文化創意產業在本土市場的發展已呈現飽和狀態;過去八年,文化創意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介乎3.8%至4.1%,顯示該產業群並未能在本土經濟迅速擴張。它的發展前景,將視乎產業能否成功拓展內地以至海外市場的份額。

  事實上本港文化創意企業已紛紛北上,影視電影業通過合資合拍等方式參與內地市場,建築及設計業北上提供服務,以至軟件業的主要項目多來自內地市場,大趨勢說明文化企業已調整策略,把發展市場的重心轉移到內地市場。在這背景下,港府的中港經濟政策應作出怎樣的調整,以配合產業的北上策略,同時又把握「十一五規劃」提供的發展空間?

  因應「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空間佈局,兩地經濟關係應立足區域性經貿格局,港府較早前提出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聯繫,路徑雖正確,但具體合作的對象應以市為單位,以深圳、廣州等重點城市商談引進港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合作項目的可能性。同類合作框架應延伸至華北、華東地區,前者以北京、天津市為重點,後者以上海及杭州做樞紐。由於這些城市熟悉制訂「十一五規劃」,內容也以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為重點,港府若能引導港資投入當地經濟發展,並與當地市政府商討完善支援配套的工作,為本地文化創意企業在當地的發展,提供更佳的投資和營商環境。

  其次,本港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一直以來缺乏發展重點,港府有必要考慮按擇優原則訂立重點發展領域,除考慮個別產業的發展潛力外,還需要兼顧內地不同省市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政策,試圖為本地企業與內地城市的促進產業改造政策相互配合。企業開拓內地市場不單展示經貿關係的發展,而且過程中更涉及科技合作、專業教育、文化以至非營利性活動的交流。本港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科研機構、專業團體、教育工作者有豐富的經驗,可承擔和推動民間曾面的交流,建立非官式的協作關係,而港府應當提供有力的支持。這三方面(區域空間、產業和民間)的合作關係如何衍生出具體的政策內容,是下階段討論的事情,也是企業和各民間組織與政府急須凝聚的共識。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