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變)臉:香港流行文化的跨國圖誌
書名:《 Chinese Face / Off :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 》
作者:Kwai-Cheung Lo(羅貴祥)
出版社: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出版日期:2005 年
北京奧運會應否以大熊貓為吉祥物的爭論,曾經是媒體炒作的花邊新聞。雖然如此,海內外華人對四川熊貓的國寶地位的肯定,始終較確認甚麼是「中國文化屬性 / 中華性」(Chinese-ness,或前香港大學校長王賡武譯作的「華人屬性」),似乎來得更容易。由美國伊利諾大學出版的《Chinese Face / Off》,探討的就是這個謎題,而解題者就是香港浸會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的羅貴祥博士。
這書由「語言」、「影像」和「文(化代表)物」三大部份所組成,特色之一是作者的觀察不純粹為香港本土文化或媒體,而是把焦點放在全球華人社區都流行的通俗文化之「跨國材料」上。闡釋的實例包括:「語言篇」中論後殖民時代如何延續港式文化的報章副刊專欄、港產電影電視片集的中英文字幕所隱藏的權力操控;「影像篇」中關於動作電影和功夫漫畫的中華筋肉英雄,例如成龍和黃玉郎筆下的王小虎、近年運用「全球本土化」策略(glo-calization)的港產片、吳宇森的「港化荷里活電影」、體現散居各地華人精英流動合作性的《臥虎藏龍》;與及「文物篇」中的迪士尼主題公園。
若要深究香港文化的「中華屬性」在文化建構上所扮演的角色,正如當代著名左翼哲學家齊澤黑(Slavoj Zizek)所言,我們是有需要把流行文本在精神分析的層面上如何影響公眾想像的方式,和揭露資本主義運作的政治經濟批判結合一併分析。某程度上,這本書已初步做到了。
假如文學系的教授能花精力研究通俗文化是一種進步,較令人可惜的是,這本談香港普及文化的書,其讀者群大致只會是反轉版的「杜維明式文化中國」群體。換言之,核心讀者首先是國際上關切中國文化的知識份子、大學生、媒體從業員,其次才是散居北美、澳洲、新加坡,和中港台通曉英語的華人讀者。因此,盼望中文譯本或普及中文版,能跨出象牙塔早日問世。
最後,筆者建議香港讀者稍稍打破常規,先快速翻看書末論「九七後香港迪士尼化」的一章,然後掩卷思索,到底米奇老鼠還是四川熊貓,更能代表後殖民的香港文化呢?然後才再細閱導言及各篇章,也許更能引發具時事關聯性的政治想像,從而品嚐到流行文化研究的實質趣味。
書名:《 Chinese Face / Off :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 》
作者:Kwai-Cheung Lo(羅貴祥)
出版社: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出版日期:2005 年
北京奧運會應否以大熊貓為吉祥物的爭論,曾經是媒體炒作的花邊新聞。雖然如此,海內外華人對四川熊貓的國寶地位的肯定,始終較確認甚麼是「中國文化屬性 / 中華性」(Chinese-ness,或前香港大學校長王賡武譯作的「華人屬性」),似乎來得更容易。由美國伊利諾大學出版的《Chinese Face / Off》,探討的就是這個謎題,而解題者就是香港浸會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的羅貴祥博士。
這書由「語言」、「影像」和「文(化代表)物」三大部份所組成,特色之一是作者的觀察不純粹為香港本土文化或媒體,而是把焦點放在全球華人社區都流行的通俗文化之「跨國材料」上。闡釋的實例包括:「語言篇」中論後殖民時代如何延續港式文化的報章副刊專欄、港產電影電視片集的中英文字幕所隱藏的權力操控;「影像篇」中關於動作電影和功夫漫畫的中華筋肉英雄,例如成龍和黃玉郎筆下的王小虎、近年運用「全球本土化」策略(glo-calization)的港產片、吳宇森的「港化荷里活電影」、體現散居各地華人精英流動合作性的《臥虎藏龍》;與及「文物篇」中的迪士尼主題公園。
若要深究香港文化的「中華屬性」在文化建構上所扮演的角色,正如當代著名左翼哲學家齊澤黑(Slavoj Zizek)所言,我們是有需要把流行文本在精神分析的層面上如何影響公眾想像的方式,和揭露資本主義運作的政治經濟批判結合一併分析。某程度上,這本書已初步做到了。
假如文學系的教授能花精力研究通俗文化是一種進步,較令人可惜的是,這本談香港普及文化的書,其讀者群大致只會是反轉版的「杜維明式文化中國」群體。換言之,核心讀者首先是國際上關切中國文化的知識份子、大學生、媒體從業員,其次才是散居北美、澳洲、新加坡,和中港台通曉英語的華人讀者。因此,盼望中文譯本或普及中文版,能跨出象牙塔早日問世。
最後,筆者建議香港讀者稍稍打破常規,先快速翻看書末論「九七後香港迪士尼化」的一章,然後掩卷思索,到底米奇老鼠還是四川熊貓,更能代表後殖民的香港文化呢?然後才再細閱導言及各篇章,也許更能引發具時事關聯性的政治想像,從而品嚐到流行文化研究的實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