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傳媒記事簿

2002-01-15

鳳凰及衛視力拓區內市場
Tom.com兼併台灣《商周》

  經過多月磋商,STAR TV旗下的華語綜藝頻道,終於獲准在中國南方的有線系統落地。新頻道內容包羅萬有,包括電影、體育、劇集等,但不會包括敏感的新聞節目。與此同時,衛視的姊妹機構FOX有線網將安排中央電視台的英語新聞時事頻道CCTV-9在美國播出。

  此外,衛視集團屬下的鳳凰衛視在上月份亦有不少動作,包括將今年初啟播的資訊台進行內容重組,藉以節省營運成本。而月底鳳衛亦宣佈資訊台亦將於今年初,透過與日本中文產業株式會社的「樂樂中國」電視台的SkyPerfecTV 785頻道,在日本落地,藉以加強與內地有商貿聯繫的日本人對中國經貿形勢的了解,預料收視戶口人數可達二萬。另外,鳳衛又夥拍中央電視台製作《兩極之旅》紀錄片,由特首擔任採訪隊的榮譽領隊,期望此數千萬元大製作能刺激鳳衛的收視。

  以建立大中華出版業平台為目標的Tom.com,在上月中以3.73億港元落實收購台灣商周媒體集團,這是繼月前收購台灣尖端出版社後另一項重要行動,令Tom.com集團佔台灣雜誌媒體市場高達三至四成。所收購的其中《商業周刊符目前被譽為「中文世界最賺錢的中高檔雜誌」。該集團原先計劃在台灣上市,但因為要衝出台灣,進軍大中華市場,才改變策略與Tom.com合作。


* * *


《頭條新聞》尚有餘波
教育電視厲行改革

  《頭條新聞》以塔利班政權和「施捨報告」諷刺特首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在十月鬧至滿城風雨後,本月仍有餘波,因廣播事務管理局共接獲二十八宗投訴,故首次向港台發出「勸喻」,認為時事節目應遵守持平的規定。港台卻反駁《頭條新聞》並非時事節目,謂幽默、笑話不可能「公正不偏」,以免扼殺節目多元化發展和創作空間。此節目將於今年一月中短暫休播,可能於三、四月復播,引起這場風波的「超人」林超榮稱未知其環節會否暫停,惹來輿論編輯自主受影響的忖測。

  較早時候,林超榮與蕭若元負責「度橋」以諷刺特區政府的亞視節目《笑看浮生》亦突然被腰斬。該節目自去年十月起播出,但月初卻突然傳出節目需要暫停一個月。亞視表示有關安排純屬節目調動,但難免令人聯想節目遭腰斬是否與內容「過激」有關。

  上月被審計處點名批評內容過時的教育電視,立即以行動作出積極回應,其負責人表示從今年開始將更新或取消製作超過五年或以上的中學教育電視節目,令節目更富時代感。此外,教育電視製作的《完全學生手冊》及《我們是這樣長大的》節目亦分別在日本及芝加哥舉辦的國際比賽中獲獎,讓公眾知道教育電視節目質素同樣獲得國際認可。


* * *


裁員凍薪瀰漫報行
誹謗官司媒介煩惱

  經濟低迷令不少媒介都陷於艱苦經營狀態,尤其在年關壓力下,媒介紛紛有節流行動,創刊僅七個月的《茶杯》周刊,月初以廣告收益減少及市場競爭激烈為理由,宣佈將周刊停刊,並由一月起改以月刊形式出版,並即時裁減一百人,佔總員工人數四份之三,藉以節省開支。年近歲晚,未來兩個月預期是周刊雜誌的嚴峻時期,可能繼續有周刊要裁員節流。此外,有二百七十名員工的《新報》亦宣佈明年會取消雙糧,而今年的雙糧則會扣減十份之一。該報表示希望藉此避免裁員減薪,減少對員工的影響。

  上月有關報刊的誹謗官司亦不斷,政務司司長不滿《東周刊》刊登的一篇《御廚爆大鑊》文章含誹謗成份,自費發律師信要求該周刊道歉及賠償。《東周》為息事寧人,同意賠償十二萬元,並在周刊刊登道歉啟事。而《蘋果日報》在一九九八年一篇報導「元朗女律師挾款失蹤」的頭版文章,亦遭當事人控告《蘋果》誹謗,法庭罕有地以原訴人身體及精神上的傷害為理據,判《蘋果》賠償三百二十萬元。此外,聯交所前主席冼祖昭,亦控告已停刊的《天天日報》誹謗獲得勝訴,同類官司仍陸續有來,報刊以後不能不小心求證。


* * *


無綫商台凍薪減糧
淡市有線不加月費

  由於經濟環境並未明朗,廣告市道仍然疲弱,電視廣播去年全年的廣告收入約下跌一成,而二零零二年的廣告預訂計劃亦錄得七成認購,金額較去年微跌數個百份點。受經濟環境影響,TVB月中向員工發信,通知員工於今年一月起凍薪及削減雙糧,但倘若來年盈利好轉,會考慮發放溢利分紅。與此同時,商業電台亦宣佈大幅減薪,同樣由今年一月起,削減三百多名員工的薪酬由6%至12%;但該公司表示,若收聽率及營業額上升,員工可獲發回被削減的薪金。連串減薪及凍薪行動,令立法會議員批評會打擊員工士氣,長遠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莫大影響。 相對而言,有線電視卻不取消年終的花紅。此外,受市道影響,有線亦宣佈凍結用戶月費至今年年底,不過則會在向新客戶徵收每月三十元的解碼器月費,以彌補更換數碼解碼器所花費的巨額開支。為防止盜看,有線已積極為「高危」地區的用戶更換數碼化的解碼器;而上月電訊管理局亦加強掃蕩非法出售有線電視解碼器的店舖,以打擊非法販賣行為。

  眾傳媒之中,似乎以電影市道一枝獨秀,去年票房收入高達十億元,較前年上升一成,且主要增長來自港產片,例如破歷來票房紀錄的《少林足球》和《瘦身男女》等。這現象顯示本地電影人若肯作多方面的嘗試,而製作認真的話,仍能再吸引市民入場看電影。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十二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31

十一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01

十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1-02

九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0-04

八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9-02

七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8-02

六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7-02

五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6-02

四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5-04

三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