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傳媒記事簿

2002-07-15

六月份世界盃熱潮
有線電視成大贏家

  世界盃終於在五月底開鑼,由於今屆由有線電視高價投得獨家轉播權,免費電視只能播映其中四場賽事,此獨家優勢令有線成為這次全球盛事的大贏家,世界盃期間有線每日上客數量高達一千戶,令有線客戶人數在短短一個月已到達六十萬戶水平。

  有市民投訴有線獨家轉播,令他們無緣觀看國家隊作賽,無綫高層亦高調批評有線如同「壟斷」,提議政府倣效英國和澳洲訂立反壟斷法,防止涉及「國民普遍興趣」的大型體育節目轉播權被壟斷。但有線反駁取得播映權不存在壟斷,批評無綫在世盃播映權上「輸打贏要」。認為中國隊出賽不屬本土賽事,不應被理解為「國民普遍興趣」。

  事實上,香港幾乎全城捲入世界盃熱潮,據收視調查顯示,其中一場免費電視可播映之四強賽事南韓對德國,單是無綫取得最高四十三點收視,平均亦有三十九點,成為全年最高收視節目;加上有線及亞視的觀眾,全港有過半數市民捧場。

  因世界盃一役亦令有線台氣急升,月內陸續與外地媒體合作,幾條新頻道通過有線在香港落地,繼即將來港上市的台灣東森國際頻道外,又有新加坡新傳媒集團旗下的亞洲新聞台,亦於七月一日起在有線廿五台播放;而中央台英語第九頻道,亦繼第四國際頻道後,在有線第廿四台落地。


*   *   *


亞視股權再易手
製作路向惹關注

  亞洲電視六月中宣佈股權變動,這已經是四年內第二次轉變領導人。領導層經常更換對本地傳播機構來說並非尋常,因為大眾傳媒任何策略性變動,將牽涉到社會大眾利益。雖然這次亞視的主要股東成員未變,只是部份人士持股比例有更改;但每一次人事變動,意味機構可能要面對一種新經營方式。今次封小平退出,由陳永棋接任行政總裁,將會為亞視帶來怎樣的局面,自然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新任行政總裁表示仍然會根據封小平現行路線,將亞視定位為一個以珠江三角洲觀眾為主要對象的電視台。這個說法令輿論質疑亞視既持有本地牌照,緣何服務對象卻以南中國為主?目前亞視不少廣告已經是針對國內觀眾,而不少外購劇集或合資製作無論題材及口味上亦似乎只照顧國內觀眾,這種做法是否符合本地觀眾利益?事實上,亞視過去亦曾經努力於開拓本地市場,邱德根及林百欣年代均以此為目標,卻無功而還,慣性收視牢不可破;由封小平時代開始將亞視定位轉移,以令亞視短期解決開源及節流的問題,但兩地觀眾欣賞能力的差距,始終令亞視經常陷入顧此失彼的矛盾中,國內市場雖大卻難以倚靠,除了無法分享廣告收益,要等待正式開放仍遙遙無期;而長期脫離本地觀眾,亦只會令亞視失去穩定的本地廣告收入。新任總裁如何平衡兩地市場的分歧,相信成為他首要挑戰。

  而七月九日tom.com宣佈擬收購亞視三成二股權,若成功的話,且看亞視領導層會否再有新變動。


*   *   *


港台兩地傳媒市場互動
有合作有分手亦有拉据

  港台兩地傳媒均尋求市場擴張機會。眾多香港媒體之中,最早登陸台灣市場的是電視廣播旗下的台灣TVBS,TVBS一直與年代合作,而電視廣播旗下的聯意製作,一直是年代旗下兩條頻道Much TV和Era News的廣告代理。有台灣雜誌報導,電視廣播因資源使用問題,正式決議終止和年代集團長達九年之合作關係。雖然此報導遭年代否認,但當地廣告業界人士消息指出,雙方已決定待廣告代理合約月底屆滿後,便不再續約。

  同樣進軍台灣,壹傳媒就先在去年五月底出版台灣《壹週刊》,近期更積極籌備明年出版《蘋果日報》。但台灣《壹週刊》發行量雖高,廣告收益仍欠理想,截至今年三月底止,出現了1.15億元虧損。但數月前國安局洩密事件暴光,令《壹》 搖身成為有條件揭露政治醜聞的雜誌,亦加強大老闆的信心,認為爆料風格在台灣可生存,故加速《蘋果日報》開拓的進度。但目前台灣經濟低迷,對印刷媒體打擊最嚴重,台灣《壹週刊》能否如預期可望明年底前達到收支平衡?而出版《蘋果日報》又會否加重壹傳媒的財務壓力?令投資者十分關注。

  另一方面,台灣東森媒體科技亦計劃打入中國市場,上月初東森集團與香港有線電視簽訂合作協議,安排東森國際衛星頻道在有線電視落地,這次是港台兩地有線及衛星電視頻道首度攜手合作。對台灣媒體來說,香港是中國領土一部份,衛星訊號在香港落地,被理解為成功邁向大陸市場的橋頭堡,下一步自然意味在國內落地。


*   *   *


政策上連串行動及影響
言論自由受限制有隱憂

  雖然特首董建華在月中出席世界報業發展論壇時表示,香港回歸以來,新聞及出版自由較以前更鞏固,但六月份不少新聞,都令人擔心新聞及言論自由受到威脅,像之前有美籍異見人士吳弘達被港府拒入境,而獲邀出席研討會的美籍學者兼《中國六四真相》編輯林培瑞從美抵港時,亦被入境處職員查問四十五分鐘才准入境。美國駐港領事館認為,美國公民受此對待,會影響香港集會自由及學術自由的形象。

  而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發現,市民對新聞自由的滿意度大跌,滿意比率由二月份67.9%,跌至五月的58.1%,減幅近10%。有學者相信,比率下降與近年的新聞及言論自由受到箝制,及四月份警方驅趕爭取居留權者時,用手扣鎖記者有關。與此同時,立法會就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草案》開會,有議員及記者擔心,將來任何報章報導有關恐怖襲擊的新聞時,當局都可以用偵查報導是否屬實為由,搜查報館及強制記者披露消息來源,影響到新聞自由。

  而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及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喬曉陽亦分別促請香港盡快就《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而律政司長亦正式披露港府正草擬有關顛覆罪的立法意向。她解釋第廿三條的原意不是用來箝制巿民的自由和權利,但新聞界及民主政治團體,對基本法第廿三條向有顧慮,如今此法例放上議程,未來新聞及言論自由的隱憂更多。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十二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31

十一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01

十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1-02

九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0-04

八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9-02

七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8-02

六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7-02

五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6-02

四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5-04

三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