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與社會學刊》

2007-08-14
我們都是在「中文」裡「浸大」的
書名:《傳播與社會學刊》
主編:陳韜文、黃煜、蕭小穗、馬傑偉、馮應謙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研究中心、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院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
出版日期:2006 年 12 月(首期)
每年出版期數:3

  在香港日銷三十萬份的《蘋果日報》,我們應該把它視為「華文」報章,還是「香港中文」報章呢?驟耳聽來,這似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然而,假若你看不懂「港式中文」的話,筆者相信,要你讀懂本文的標題,有一定的難度。即使對一些明白廣府話的讀者而言,從字面意義來說,文字方面的困難應該少了許多,但是否就必然有足夠關於香港社會發展的知識作為文化背景,去解讀這個標題呢?

  說穿了,這個看似「達文西密碼」的文章標題,其意義是環繞著一份新的傳播學期刊—《傳播與社會學刊》—而開展的。它是香港首份為中、港、台及世界各地華文傳播研究學者而設的中文學術期刊。學刊的編輯,分別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大多數香港傳媒人都知道「中大新傳系」、「浸會傳理系」在歷史上一直對傳播研究發揮的貢獻,亦明白大學出版學刊的宗旨是鼓勵發表原創及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那麼,香港傳媒人有沒有進一步考究一下,在學術圈大趨勢均是倒向競逐「國際英語期刊」來相互爭位之際,為甚麼仍有兩間本地大學的學者願意共同合作辦本色化的「區域性」中文期刊呢?是全球與本土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自然召命,還是民族身份認同的中文學術舉動?此外,有沒有想過香港辦的傳播期刊,會跟台灣的大學,或者國內的大學出版的傳播期刊有甚麼分別呢?換句話說,優勢在哪裡呢?

  其實,剛出版了的兩期,或多或少已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答案。單是在坊間書局有售這現象,本身就跳出了學術期刊是象牙塔內玩意的框框。《傳播與社會學刊》現已成了書局內中文書架上的一員,嘗試在社會中把知識傳播出去。

  翻閱零七年夏出版的第二期,我們看到它對拓展中外學術對話有一定的策略定位,亦見到它嘗試建構和確立華語傳播學術主體性的初步努力。

  報章社論喜歡用「拭目以待」作評語。作為香港傳媒人的一份子,筆者則鼓勵聰明的讀者,親自定期把這「書」翻一翻。也許,你會發現更多關於香港傳播學者為甚麼要辦一本中文學術期刊的有趣和有意義的理由。即或不然,你也可以為「拭目以待」找到評論的註腳,不是嗎?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界與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視新聞老總的管理心法

蘇鑰機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