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社會轉變與新聞挑戰——浸大「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後記

2007-12-15
六位普立茲新聞獎得主應邀來港作學術交流。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於十月中旬首辦「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邀請了六位普立玆新聞獎得主來港,進行一連串學術交流活動。普立玆新聞獎乃根據美國報業人士普立玆的遺願而設立,旨在獎勵新聞工作者的卓越成就,表彰他們為公眾服務的理念。該獎一向被美國新聞工作者視為職業生涯的最高榮譽,不僅在美國享有盛譽,在全球也備受推崇。香港浸會大學設立「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的目的,是為了推動新聞服務於公眾的理念,提升新聞專業的水準,以及培育未來記者。

  二零零七年首屆工作坊為期七天,包括逾二十場論壇、講座及交流活動。參加者超過三千人,除本地師生外,更有來自大中華區之參加者,包括超過三十多間媒體的新聞從業員、多間海內外大學的師生及三十多間本地中學的師生。

  本屆應邀來港的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包括:一九六六年普立玆國際報導獎得主、時任美聯社及有線新聞網絡戰地記者Peter Arnett;一九九二年特寫攝影獎得主、佛羅里達大學研究基金教授John Kaplan;一九九七年解釋性新聞獎得主、《費城問詢報》記者Michael Vitez;二零零二年國內報導獎得主、《華盛頓郵報》記者Amy Goldstein;二零零七年公眾服務獎得主、《華爾街日報》駐波士頓新聞編輯暨資深記者Steve Stecklow;和二零零七年國際報導獎得主、《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方鳳美。他們探討了社會的轉變和新聞界面對的挑戰,以及其他不少值得我們思考的議題。

為何還要當記者?
  資深記者Steve Stecklow認為,當前最大的社會轉變之一,是年輕人不再讀報。他每逢在工餘講學,第一次上課時均會出一道題目:「我同齡的人都不再讀報了,我為何還想當一名記者?」這除了是他的教學課題外,可能也是現今不少記者內心掙扎的問題。

  那麼,為何還要當一名記者?或許其中一位普立玆獎得主方鳳美的經驗,可以是原因之一。方鳳美在「九一一」恐怖襲擊後,訪問了當地的中國工人。在恐襲後,紐約遭受重創,當地政府對居民加以援助,但由於中國工人只在當地打工,並非當地公民,因此不在受助之列。方鳳美的報導,揭露了他們的苦況以及支援計劃的漏洞,促使政府改變援助政策。方鳳美認為,要相信新聞能改變世界,這也是不少投身新聞專業人士的信念。

  一位資深記者Amy Goldstein認為,科技的發達促使愈來愈少人讀報,加上經濟(或廣告商)的壓力,新聞界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在經濟壓力及讀者群流失的情況下仍然保持高素質。她在「新聞的基要」講座中表示,新聞的本質和目的,乃是將一些看上去與人無關的事,帶到讀者的面前,讓他們清楚事實的真相及與他們的關係。她在其最擅長的公共政策報導中,便往往從政治的方向,闡明事件的來龍去脈,令市民對事情有更清晰的理解。

  Steve Stecklow與方鳳美均為美國︽華爾街日報︾的記者,當然不免被問及對梅鐸收購該報的意見。Stecklow表示,一個機構擁有多個媒體可能令市民少了選擇。方鳳美續說,機構可以被收購,但記者不能被收購。因此,當記者的,無論身處何種境地,最重要的是堅守原則,保持正直誠實的態度。

新聞國際化與科技的挑戰
  現今的新聞愈趨國際化。Peter Arnett指出,在六、七十年代,美國媒體在國際社會中佔重要地位,但自八十年代開始至今天,中國、柬埔寨及印尼等媒體在國際上日益重要;西方國家愈來愈依賴當地訓練有素的記者進行採訪。Steve Stecklow在「紀念丹尼.珀爾」講座中,也論及懂得當地語言和文化對採訪極為有利。因此,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及培養擁有多方面技能的新聞專業人才,是刻不容緩的事。

  現今的科技產品天天推陳出新,但John Kaplan表示,不要給科技牽著鼻子走。只要是有內涵的東西,一部舊相機,也可以拍得好照片。工作坊國際顧問、前《費城問詢報》總編輯、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客席教授Gene Foreman也表示,科技發達使「快速」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但新聞工作者要謹慎,不要為求快速報導而犧牲了新聞的準確性。當記者是一個為公眾服務的好機會,是一個重要的任務,絕不能掉以輕心。方鳳美也認為,現今國際新聞愈來愈倚重互聯網,但一個好的故事始終是一個好的故事;好的新聞,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始終是受人尊重的。

如何回應轉變與挑戰
  面對社會的種種轉變及挑戰,新聞界應作何反應?
  
  Stecklow認為,記者在教育民眾的同時,其實也在進行自我教育。John Kaplan亦持相同意見,他說當自己看得更多,便愈感覺自己知道得很少。他認為,記者應放眼世界,持謙恭的心,對事物有好奇心,作為不同文化的橋樑。作為普立玆特寫攝影獎得主,他認為攝影記者與文字記者同樣需要對新聞有熱誠,秉持道德操守,不要對事件有成見、要發問、觀察、聆聽、感覺和紀錄,從而作出正確合理的新聞判斷。他在「今天新聞媒體面對的挑戰」講座中表示,卓越的新聞並非採用甚麼工具的問題,而是關係於一個開放社會裡所需要的社會責任,以及讓市民知道世界的真實狀況。在市場力量愈見彰顯的時候,新聞作為社會的第四權,需要成為社會上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Michael Vitez亦表示,記者會遇到很多挑戰和困難。專長解釋性報導的他有這樣的忠告:隨你的直覺、隨你的心之所至,保持對世界及周遭事物的好奇心,以小圖畫闡釋社會的大景象。當記者會面對許多拒絕、阻力、障礙,但只要能重新站起來、繼續前進,永不言敗,持守「洛奇精神」。

  無論世界如何轉變,新聞工作者的責任卻是恆久不變的。普立玆曾經這樣形容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倘若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即是船頭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暗潮險灘,及時發出警告。」新聞工作者就是社會的導航者,需要勇氣和承擔,服務於市民大眾。普立玆新聞獎的設立乃為表揚這種為公眾服務的心。浸會大學「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將繼往開來,每年邀請四至六位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到浸大進行教學交流活動,藉以提升新聞教育質素,培育具國際視野的優秀新聞專業人才,為香港和大中華區之新聞教育和新聞實踐作出貢獻。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數碼媒體Vs人類福祉

李月蓮
2015-05-08

「第二屆數碼傳媒生態研討會」後記

唐芷瑩 (撰文)
林援森 (整理)
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