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yberspaces: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d Political Effects》

2008-01-15
中國網絡世界三重奏:從科技跨躍、電子商貿,到e-政府

書名:《Chinese Cyberspaces: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d Political Effects》
作者: Jens Damm & Simona Thomas
出版社: Routledge, Francis and Taylor Group
出版日期: 2006 年

  科技創新只是維持二十一世紀國家競爭力的前提,如何能「善用」科技以致國家經濟繁榮和民生安定,卻是真正幸福所在。近十年來,中國政府不斷思考及調較其資訊科技及傳播方面的規管政策,就是基於對何謂「善用」二字的詮釋。

  誠如德國柏林自由大學(Free University, Berlin)中國及東亞政治研究中心的丹姆博士(Dr. Jens Damm)在此書序言講及的,西方世界談論中國互聯網,關切點往往是查考數碼科技對中國的「解放效果」(liberating effects)有多大、多深遠,與及探討中國政府的數碼防守措施為何;又或者找出中國社會有什麼技術跨躍策略可追趕世界經濟強國......等問題。然而,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關心的視點,可能是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能否及如何有效推動中國走向後工業化的網絡社會等社會傳播問題,及對民生的具體影響。此書收錄的一些電子商貿和電子政務(e-government)發展的文章,正具有這方面的參考價值。

  中國要加入全球信息社會的行列,不是單靠科技跨躍就會成功,更要緊的是政府官員和市民百姓相適應的觀念轉變。正如書中一位作者,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謝康教授所言,「資訊化」是「人與電腦互動」的系統管理問題。因此,互聯網科技能否帶來經濟和民生利益,有點像一個交響樂團的運作一樣,齊備和精良的樂器只是其一;而當權者的e-政策(e-policy)是另一關鍵,因為各樂器的配合及產生出來的風格,指揮的角色可謂舉足輕重。

  「企業上網」和「政府上網」二者各自的助力和阻力(例如資金來源和運作模式)都不相同,而對發展速度和牽涉的人口比例的要求也有很大差異。電子商貿針對的往往是特殊交易社群,而業務發展速度也是決勝關鍵;但電子政務面對的是廣大市民,成功與否的標準是民生服務的改善程度。假若電子商貿的祝福語是「數碼機遇」,那麼電子政務的緊身衣便是「數碼鴻溝」。

  數碼科技帶來的利益,可以是經濟的善,但也會造成民生的惡。基於政治原因、或文化道德理由,加諸網絡世界的監控,那些舉動是善,那些是惡,委實值得深思。目前,領導層企圖走的是一條,要求互聯網協助商貿經濟迅速增長,並有利政務平穩改革,但又不能在政治上失去控制力的「中國特色」道路。當然,結果如何,言之尚早,因為整體「計劃仍在建設中」!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界與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視新聞老總的管理心法

蘇鑰機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