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edia and Social Theory》

2009-07-15
給媒體理論注入活水

書名:The Media and Social Theory
作者:David Hesmondhalgh & Jason Toynbee
出版社:Routledge
出版日期:2008年5月

  傳播學科理論與實踐並重,然而喜歡鑽研媒體理論的仍是小眾。推薦給讀者一本探討社會理論(social theory)如何幫助我們整合和改進現存媒體研究的學術書,多少是跟「收視率」對著幹。唯一理由,是它的「欣賞指數」算不錯呀。

  這本由英國里茲大學媒體及音樂工業的 Hesmondhalgh 教授和英國公開大學社會學系媒體研究的高級講師 Toynbee 合編的文集,從表面看,只是嘗試解答一個 「阿媽是女人」的問題:為何深入研用社會理論對媒體研究的發展十分重要?不過,讀下去我們不得不認真地面對及欣賞作者們提出的一些重要批評和挑戰。
  一個重要的批評是關於現今媒體理論來源的偏頗和狹窄性。廣義的社會理論 (即包括政治理論和文化理論)向來都是傳媒學者做理論的寶貴資源。無疑搞媒體研究,哈伯瑪斯(Habermas)、福柯(Foucault)、布笛爾(Bourdieu)、紀登斯(Giddens)、畢娜(Bulter)等大師的名字常被提及,但是很多人只「慣常」地擷取他們理論學說的一小部份,而無視於他們提出的整體社會理論議程或通盤意涵。當中,正如該書的編者所指出,哈伯瑪斯的 「公共空間」(public sphere)論述,或者畢娜使用的「操演性」(performativity)概念,都是「去理論脈絡」地被使用的常見例子。

  此外,形成媒體理論之貧乏現象,驟眼看來,是很多研究者借助某一社會理論視角作研究時,例如現代性(modernity),來來去去都以某些「流行的名字」助陣叫囂,而忽略了該社會理論視角中的其他/重要人物,或更適切的部份。然而,撇掉那些懶惰者,許多學者在建構一個媒體研究的社會理論體系時,往往沒注意到背後委實有很多結構性的誤區、盲點和人為政治的學術角力因素。因而,目前的媒體研究便不時出現所謂「媒體中心主義」(mediacentrism)和「狹隘地域主義」(parochialism)等毛病了。換言之,只有注入更多元、豐富和具透析力的社會理論,方能助媒體理論健全發展。

  另一個挑戰是如何讓社會理論發揮批判力量的同時,能指導我們尋找媒體變遷的社會因果性(social causality)線索和判斷關於媒體實務的規範性問題(normative questions)。透過書中各個案研究,從真實電視(reality TV)、網誌的撰寫行為到專業新聞學,讀者可得悉部份前沿媒體研究和社會理論反思的貢獻、界限與局限。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界與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視新聞老總的管理心法

蘇鑰機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