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的3G發展分析

2009-10-15
  自國家工信部的發牌在千呼萬喚中出來後,轉眼內地3G業務紛紛展開。本文執筆時,中國電信終端部門表示,已經賣出一 百多 萬套以CDMA2000技術的3G上網卡、3G手機十多萬部;中國移動表示五月底發牌之後,已有74.6萬付費用戶;聯通六月底稱其3G手機出貨近十五萬部。從技術上分析,WCDMA的聯通網路是最大贏家,中國電信則折中,而中國移動拿到了國家標準TD-SCDMA。

  再看走在內地3G市場前幾年的香港,比較其不同的制度以及行業政策,及面對的不同市場和運營管理模式,特別是相關內容提供及市場推廣。雙方各有利弊,合而不同,除了可以互相取長補短,更可以期待日後更多合作契機。

  香港共有五家移動通信運營商,包括:和記電訊(香港)、CSL、電訊盈科(PCCW)、 數碼通(SmarTone-Vodafone)和中國移動香港,除中國移動萬眾電話外,其餘四家均擁有3G牌照,並採用WCDMA制式開通3G業務。零七年香港總人口約七百零五萬,移動電話總用戶數一千一百五十 萬,移動營業額一百七十八億港元,其中3G營業額五十三億港元,佔29.8%。合作開展各類3G業務上的各家運營商也業績非凡,例如和記與英國的Omnifone、日本DoCoMo、美國Apple等都有合作。

  兩地廣播電訊未有長期協定及重大突破,但技術及業務上的合作也一直不斷。

合而不同的大局面
  以下是運用發展動力方程,分析兩地3G業務發展:
  
  Driving Force (DFm) = Mm (r, p, m, o) * GDP-per-capita* T(〈Mobile TV Development: Techno-economic Issues and Terrain Factor〉,J.Yip,零八年三月《傳媒透視》)

  T因城市而異,下面著重分析:R(制度),P(價格),M(市場推廣),O(其他)內容,如用戶體驗及運營體系。

R(制度)上的不同,帶來發展的不同取向 ─
  總體來說,香港的政策更加具有市場空間,市場導向引導技術深入用戶,而中國內地更多管理約束。

  內地電信系統得益於制度規則,一方面在專署區域內可以做的精而專,沒有權利去做的產業鏈其他環節留給其他小型企業去解決,例如:自二零零零年,中國移動開通短信業務之後,SP(Service Provider)數量就呈幾何級數增長。

  香港的電信行業則制度上比較靈活,帶來的發展也顯示多樣化。最突出的政策上的不同包括:可攜號轉網,三天內必須轉網成功;各3G運營商至少開放網路容量的30%供虛擬運營商使用;允許電信與廣電運營商相互進入。香港的企業在將新技術帶來的創意產業結合適應的商業模式,實現了企業商業運作模式的重組,從而創造新型創意產業與資訊產業結合上有相當的主動性與更加靈活多變的形勢。這是香港的優勢,也是內地與香港合作的新契機。

P (價格) 區別 ─
  內地以聯通網路為例,3G上網收費將手機流量和寬頻流量分開計費。手機上網的套餐最低為每月二元包 10MB 流量,最高為每月二百元包 5GB 流量。超出部份按照0.01元/kB計算。香港以和記為例,在價格上擁有四個免費頻道,每個收費頻道八港元起任看,另外所有廿三個頻道包月88元,免流量費。而一般終端機價格在一千二百至三千元之間。因而,第一年的3G費用加上終端機器費用,香港用戶至少需要88*12+1200=2256 元,而對於內地用戶,根據流量的多少這個值可以在2*12+1200=1224元至200*12+1200=3600元之間浮動。

  比較兩地的GDP/capita則相差較高。香港人均GDP與發達國家持平,而中國人均GDP 只有六千美元。而貧富差異較大在中國也存在,故價位上,內地用戶的入門消費較低,但如希望得到一定品質和時間的服務,則需花費更多。

M(市場推廣)─
  在市場推廣上,電信針對移動增量市場的綑綁套餐,對家庭客戶群同時使用固定/寬頻和手機具有極大吸引力。聯通網路借助 WCDMA 網路和終端的優勢,迅速成為3G用戶規模效應。中國移動憑藉多年經營移動業務的經驗,並且獲得一個國家最支持的3G牌照,在幾年期間依然會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 而香港的運營商更加主動,以和記為例,新增3G用戶在零七年分為新用戶、2G轉3G用戶和其他運營商轉網各1/3。

  總結比較下,一方面,在整個新媒體的生態環境中,內地的電信系統佔據的是底層的平臺供應階段,而廣電系統則控制高端具相當盈利性質的內容源部份。另一方面,香港的運營商則顯得更加具有選擇性與靈活性。例如:PCCW 在零六年推出全港首創「quad-play」(四網合一)業務,所謂 「四網合一」業務指的是:固網、寬頻、電視、移動網共用同樣的精彩內容和服務,將相同內容和服務通過四個網路傳送給客戶,進行市場的靈活整合。

O(其他1):內容運營管理的管道分離,體現不同模式的優劣對比 ─
  內地的運營商大多局限在一定的行業角色中,彷彿在帶著鐐銬跳舞。成熟的電信市場顯示,電信運營商依賴提供網路賺錢通常是走向下坡的端倪。而對內容的選擇,甚至製作才是創造品牌、成就價值的最優途徑。這點內地可以向香港取經。香港3G業務中受歡迎的內容以和記為例來自於傳統電視,網站電影中搜集最精彩節目內容,製成新聞、財經、足球、NBA、音樂、電影、Baby 等二十三個手機電視頻道,可支援高清視頻流覽,也支援流媒體視頻流覽。

O(其他2):用戶體驗的不同體現優勢 ─
  手機電視擁有優質的用戶體驗,用戶介面簡單及人性化,可即時申請及收看,電子節目表、節目程式一目了然,並且對手機終端要求不高,大部份手機都能支持。這樣的用戶體驗才能最大化的讓用戶擁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內地3G業務發展初期,兩家提供流量計費,唯獨電信提供時長計費,如果網路服務品質跟不上,會導致品質下降,必然影響用戶體驗。

O (其他3):運營公司的屬性不一,結果服務的性質相異 ─
  內地的運營商在屬性上歸於國家,而在運營商屬於公司型運作。因而有歷史遺留下來的郵電總局發展而來的龐大的內部組織、競爭較小的服務區域、巨大的潛在市場,以及老齡化的員工結構。而香港的運營商屬於私人企業,性質上的私有化賦予了公司相當的靈活性與競爭性。

  從二零零六年到二零一六年比較內地和香港的電信發展,它們有著不同的根源,因而在不一的制度以及行業政策下,有著各自的屬性、不同的市場及運營管理的管道,各有利弊,合而不同。零九年創意產業加資訊產業的結合服務提供,將會帶來電信行業的新挑戰,期盼在技術以及創業產業上,互相學習中有更加寬廣的前景。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