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的精神面貌:東方VS西方

2010-03-15
  八十後是指在一九八零年後出生的年青人,他們一直在我們周遭生活着,但香港人似乎在近幾個月才突然發現他們的存在,然後天天都在談論他們。

  根據慧科新聞搜索 (WiseSearch),由去年十一月初至今年二月底為止,本港中文媒體報道八十後的文章,共一千九百 六十七篇之多。但在十一月之前,極少有關報道,只有呂大樂教授寫的《四代香港人》認真地提到他們。

  這篇文章探討香港傳媒建構的八十後形象,並且將之與亞洲及歐美其他地區的年輕人特性作比較。

香港八十後的「激青」形象
  在近期約二千篇的世代問題文章中,對於八十後的報道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參看附表) ,但在數量上負面報道遠遠居多。

  一般媒體對八十後並無偏見,它們不會拒絕刋登向八十後致敬的文章。記者亦會訪問一些支持八十後的社會知名人士,引述他們如何欣賞這群青年人勇於說不和敢於為時代發聲。

  不過,媒體基於新聞價值、市場導向及組織因素,會在不知不覺間運用更多的篇幅去為八十後加上負面標籤。八十後引起傳媒關注是他們在反高鐵示威及元旦遊行中與警方發生衝突,傳媒向來重視激烈場面,基於「新聞價值」,自然大篇幅報道他們衝擊中聯辦及立法會的激進表現,並以「激青」及「憤青」來形容他們,令八十後這個稱謂帶有貶意。

  有些傳媒由於走市場導向路線,特意用誇張手法報道八十後,甚至侵入一些八十後的私人空間,偷拍他們的照片。陳巧文是其中一個被追蹤報道的八十後代表,她被形容為一名「前途迷惘」的年青人。如果我們在谷歌的圖片搜尋器輸入「陳巧」兩個字,得到的提示依次是「陳巧文終極噴血照」、「陳巧文東方新地」、「陳巧文的內衣照」、「陳巧文流傳網絡的泳裝照」和「陳巧文的私人照」。這個情況反映陳巧文的八十後形象被歪曲及負面化。

  而一些支持建制的報章雜誌,又會比較偏重介紹八十後的激進和怨氣,指出八十後是時下憤怒青年的代名詞,認為年青人可透過不同渠道發表意見,毋須上街示威與警方衝突。

  總體來說,傳媒賦予八十後的負面標籤蓋過了正面評價。香港市民雖然每天都跟八十後接觸,但他們似乎都接受了傳媒建構八十後的「激青」定型 (stereotype) 和「淺薄」定型。

亞洲地區的頹廢八十後
  湊巧的是中國、台灣及日本的八十後,同樣被冠上負面標籤。內地多個媒體最近聯合舉行八十後調查,發現近七成的八十後表示幸福感不強,更不滿意社會加諸他們的負面形象。中國的八十後被形容為垮掉的一代、叛逆、自私、脆弱、另類、頹廢、宅男和富二代。在台灣,年輕世代則被指患上「草莓族症候群」,不能接受壓力,一壓就扁。

  日本人老早就關注八十後問題,不過他們並不用八十後這個詞而已。他們對年輕人的評價同樣是負面的。三浦展在《下流社會》一書中討論的新社會階層,其實也包括了年輕的八十後,他們被形容是積極性低、能力低的「下流人」。三浦展指出這些「新人類」的出現,象徵「新貧時代的來臨」。他們凡事嫌麻煩,個性散漫,不介意收入微薄,只想輕輕鬆鬆的過生活。

  大前研一的新作《低IQ時代》為日本的年輕人進一步輕嘆。他分析時下的年青人沒有欲望和學力低下,沒有奮發向上的鬥志,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打理著生活。他們不會拚命賺錢,不期望出人頭地,不打算自己買房子、汽車及個人電腦,只要拿著萬用手機就能過活,所以稱之為「手機世代」。大前研一指出他們的世界觀「非常內向」及狹隘,只著意身邊的朋友是否能提供暖烘烘的幸福。而其他日本著作如《為甚麽年輕人只想在半徑一公尺之內生活》和《任性絕望的年輕人》也反映同樣憂慮。

西方的活力Y世代
  西方社會對八十後的研究似乎最為深入及科學化,他們稱呼這批人為「Y世代」或「網絡世代」。其中以塔史葛(Don Tapscott) 的研究和分析最為詳盡。他去年的新作《成長了的數碼世代》(Grown Up Digital) 對新一代有非常精采的分析。他的新書是根據一個大型研究計劃《網絡世代:一個策略性調查》的結果而寫成,研究計劃的對象主要是歐美國家的年輕人。

  這個研究計劃的結果對Y世代有十分正面的評價,與亞洲地區的負面標籤相映成趣。西方Y世代的特性是生活在網上、愛自由、反權威、反財團、反霸權、有正義感、具全球化意識、不喜歡被灌輸資訊,愛自行探索知識、喜歡玩樂、喜歡協作分享、樂於参與、熱愛創新、追求獨特生活品味和媒體使用多面化 (media multitasking)。

  一些西方學者及家長對新一代也提出很多批評,例如指責他們淺薄無知、沉迷網絡、自大、道德意識低及有暴力傾向 (玩暴力遊戲太多)。塔史葛說其實這些暗淡的景象都不是真相,根據調查結果Y世代是重要的社會改革動力,他們將為人類社會作出重大貢獻。

  首先,他們會改革職場,打破科層制約、鼓勵協作。第二,他們會改革市場,Y世代不僅是消費新力量,還是「製作消費者」(prosumers) ,喜歡與供應商共同創製產品。第三,改革教室,徹底推翻填鴨式教育,鼓吹協作式學習及探索式學習。第四,改革政治,建設互動民主架構,他們討厭污穢政治,但追求社會公義,是積極的社會運動家。

東方及西方的八十後形象差異
  東方社會及西方社會建構的八十後形象差距極大。在新世代問題上,亞洲視角展示了悲觀的圖象,相信有其社會根源。日本重視經濟發展,日本年青一代却沒有賺錢拚勁,所以被視為「下流人」。中國新一代是「一個孩子政策」下的產物,故此被看作是寵壞了的「富二代」。香港的情況更加特別,由於八十後近期站出來積極投身社會運動,他們偶爾的一些激進示威行為,經過傳媒的誇大建構,令他們變成「激青」。反而西方社會,能貫徹科學精神,比較認真和客觀地研究新一代,掀開他們的面紗,欣賞他們的優點。 香港近期雖然有大量文章報道及評論八十後,但究竟有多少篇是建基於實証研究?我們對八十後的瞭解正確嗎?如果我們繼續以主觀視角標籤及抨擊他們,對香港社會的未來發展又有甚麼好處呢?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從報章報導看近年香港大學生形象的變化

黃浿沂
王碩禧
鄭梓峰
鄭曉怡
莫浩廷
蘇鑰機
2019-03-08

港股資訊類電視節目的大陸市場需求

莊太量
路遙遙
2018-02-09

個性迥異的大學學生報

潘樂遙
蘇鑰機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