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日記──媒介、性和暴力篇

2001-03-15

  兩年前,我在偶然機遇返母校新聞與傳播學系任兼任講師,教授《媒介、性與暴力》。課程要求同學交兩篇專題文章,分析跟性和暴力有關的媒介現象。兩年下來,我少說讀了數百篇專論,發現題材確夠多元化,口徑卻相當接近,大多義正辭嚴,狠批媒介歪風,痛心道德淪亡——這讓我憶起當年在學時必修的《新聞道德》課。

  由梁偉賢博士教授的《新聞道德》課,規定同學於期終時交報告,內容以分析媒介的操守表現為主。那時候,有三兩份報章是「題材指定供應商」,要找尋媒介失德之作,非向它們入手不可。雖然做功課前從不看那幾份報章(它們今天都已「身故」了),但材料到手,自必極盡鞭韃之能事,討伐過後,從此又不相往來。時移世易,才十年光景,今日做功課只怕題材太多難以選擇,絕不用到處張羅。沒有變的卻是那種為做功課而「批判」的態度——罵管罵,最終其實與一己無關,問題很嚴重,卻絕不貼身。

  有此印象源於這句經常出現的老話:「傳媒對青少年實有不良影響」。即使上課時講了N遍,謂世情複雜,青少年不是鐵板一塊任人荼毒,「傳媒」亦非一團結的惡勢力集團,這話不是不能說,最好先有合理的分析——奇怪的是,分析頭頭是道也好、馬馬虎虎也好,話到最後仍是以此語作結。

貼身思索媒介影響

  假如二十五歲以下都算青年(更不說傑出青年以四十歲為限),我所教的學生,平均年齡不過二十,沒有理由可以在不良影響下置身事外。但從行文語氣看來,他們似乎真心相信傳媒影響力再大,受害的只是另外那些青少年,跟「我們」這類心智成熟的無關。

  曾幾何時,身為學生的我也是這樣想吧?因此做功課時有如身份超然的法官。當然,傳播理論中所謂「第三者效果」(Third-Person Effect),也能解釋這個想當然的心態——媒介對他人的影響總是比對自己的影響大。不過,說到底,同學做功課時的心態亦是關鍵。「功課」是用來滿足課程要求的,跟自己日常生活無關。分析什麼都好,反正只是一個研究和討論的對象。

  這個學期,我改變了評核要求,只保留期終論文,學期中改為呈交一份一連五天的媒介日記。既名為日記,至少要從自己日常生活中入手,透過觀察自身在這個媒介環境下的所見所思所感,切切實實地思索媒介如何影響自己——而非別人。

  想不到因此「窺探」了這群青年男女的心聲。

大學生媒介日記

  日記主要記錄同學們在一月中下旬至二月上旬的生活片段。二月十九日,《明報》刊登一項調查結果,說只有百份之六青少年相信報章報導。類似的意見調查可以勾劃一個梗概,卻難以進一步了解青少年信或不信的原因。媒介日記提供了更多線索。

  「現在的記者,我覺得他們的語文水平真的很高,往往用一兩個字便能將整件新聞(特別是桃色新聞)的整幅圖畫勾勒出來。還記得初中時,中文課有一篇課文叫做《讀報的益處》,時移世易,不知課文所說的,還適合現在的報紙嗎?……報譽這東西要建立起來,的確很花時間。」(女生,一年級)

  「曾幾何時,覺得新聞行業是一份高尚職業,要有知識、高情操的人才能當這個職位,但現在可不一樣了。」(女生,二年級)

  人人都說近年媒介日趨色情化,性和暴力的訊息無處不在——

  「我家在佐敦,附近是色情架步和的士高場所的熱點……四周確然佈滿許多色情陷阱,例如:宣傳海報……這些海報對於成年男士當然方便不過……令我擔心的是,我家有爸爸和兩個血氣方剛的弟弟,他們究竟會否成為色情陷阱中的獵物呢?」(女生,一年級)

  性無處不在,可不表示青少年活在一個更「開放」的社會。一個三年級男生便寫道:

  「昨晚,我心情不佳,又不願做功課,又睡不著,便扭開收音機,碰巧播放的是一個名為〈性熱線〉的節目……它可算是一種性教育渠道,幫助很多無知而受困擾的男女……當我聽到中段時,媽媽突然出現在我跟前,破口大罵:『衰仔,竟然係度聽鹹濕節目。』不論我如何辯解,她依然覺得我不對。結果,我只好關掉收音機,躲進被窩裡。」

  「性」招搖過市狀甚風光,但落到現實生活中往往只是過街老鼠。青少年是否愈禁愈好奇?這倒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讀多兩年書的大學生在這個矛盾面前,一樣感到迷茫。

  「談到傷風敗德,就不能不提今天出版的XXXX封面……此類所謂綜合青少年消閒購物資訊雜誌,經常以擺出撩人意態的女藝人作封面,而內容亦包含了不少色情意味甚重的專題介紹。這無異於向讀者推銷軟性色情……天啊!一位女性在身裁上有否吸引力,豈容個別雜誌社中人以極強烈的男性角度斷定!」(男生,三年級)

  「……我反而想講《大逃殺》帶來的一些問題……很明顯意見主要分成兩派,一些『愛護青少年』的學者、大使(疑為筆誤)都猛烈批評此片太血腥,會教壞他們,而另一邊廂一些影評人,社工又會說這是一個表現訊息的方法,不應大驚小怪。我自己卻感到有點矛盾。雖然我會極力推薦我的朋友去看,但我絲毫不想我的弟妹看……我覺得他根本不能理解那種『深層訊息』。」(女生,二年級)

分析探究與思考

  以上只是引述了很小部份的日記內容。功課終究是功課,我當然不會天真地相信幾十位同學寫的都是真情實感,但我邊看邊想,利用這個方法「逼」大家把問題跟自身處境連繫起來,還是相當有意思的。額外收穫是跟同學的距離拉得更近了。譬如有位女同學寫到自己到紫藤做義工,從而反省自己對妓女固有的看法,便令我甚為欣喜。日記這個形式,亦幫助同學從遠距離觀照生活。一名二年級女生的「後記」這樣說:

  「完成五天週記後,確實得益不淺。以往,新聞、電影對我來說不過是過眼雲煙,就算當中有性與暴力的不良訊息,我亦會認為那是現今傳媒的特色,見慣不怪,也就不去深究。其實,麻木是最可怕的東西,它使人的感覺變得遲鈍,使人能夠接受最可怕、荒誕、不仁的事。但這五天裡我重新探究傳媒資訊給我的意義,令我重拾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不再輕易視一切為理所當然,這可說是最大收穫吧。」

  去年課程檢討,有學生「批評」本科問了太多不能解答的問題,我暗為之喜——能夠不斷發問,才不會麻木嘛!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從報章報導看近年香港大學生形象的變化

黃浿沂
王碩禧
鄭梓峰
鄭曉怡
莫浩廷
蘇鑰機
2019-03-08

港股資訊類電視節目的大陸市場需求

莊太量
路遙遙
2018-02-09

個性迥異的大學學生報

潘樂遙
蘇鑰機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