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教育在香港:網絡式的發展

2000-07-15

  五月在多倫多,來自五十五個國家共一千四百多名傳媒教育代表齊集一起,參加「傳媒教育二零零年高峰會」;六月在香港,三百名教師、社工及傳媒教育倡議者聚首一堂,出席「推行傳媒教育:認識與實踐」研討會。

  出席二零零零年傳媒教育高峰會的人數比上一屆高峰會的人數更多,規模也更大,標誌著跨越千禧之際,傳媒教育在國際上的發展更加蓬勃。而且參加的國家,不僅是傳媒發達的先進國家如英國、澳洲、加拿大、美國及北歐諸國,不少代表是來自第三世界國家,如印度、阿根廷、南非及墨西哥等,這反映無論一個地區是先進還是落後、傳媒科技發達與否,都需要傳媒教育。傳媒教育在香港並非一門學科,但也有這麼多老師及青年工作者踴躍出席,顯示傳媒教育在香港已經日漸受到重視。

  今次在港舉行的傳媒教育研討會,是由剛成立的傳媒教育協會主辨,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教育署課程發展處及迪威教育出版社聯合協辦。研討會最大的特色是邀請了國際知名的加拿大傳媒教育家鄧肯(Barry Duncan)來港作專題演講,介紹如何開展傳媒教育運動。

傳媒環境隱而不見

  鄧肯是傳播學大師麥魯恆(Marshall McLuhan)的學生,他的思路與麥魯恆一樣,認為傳媒塑造了一個傳媒環境,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受到很大影響。但傳媒環境往往隱而不見,人們身處其中,就如魚生活在水中並不察覺水的存在,而傳媒教育正是引導大家去「看」隱而不見的傳媒影響。鄧肯在加拿大多倫多一間中學教學四十年,但他並非一名平凡的中學教師。他創辦加拿大首個傳媒教育協會(Association for Media Literacy),過去三十年領導教師推行傳媒教育運動,在一九八七年成功令安大略省教育部把傳媒教育列為必修課程的一部分,也使加拿大在國際上成為傳媒教育的先鋒國家之一。

  鄧肯今次來港,鼓勵香港教師在他們的課堂况開展傳媒教育。他提出啟動傳媒教育有兩個方法:運用媒體去輔助教學(learn through media)及教導學生如何分析及運用媒體(learn about the media),前者是利用媒體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後者是傳媒教育的要旨,但兩者並行不悖。他又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建議教師不要單把注意力局限在大眾傳媒,而應注意一切普及文化的影響,例如他在加拿大就每年把學生帶到商場去「考察」,研究商場與廣告、傳媒及消費文化的多角關係。

  在他的專題演講中,他介紹了另一位知名加拿大傳媒教育家普贊天(John Pungente)的研究結果,並列出傳媒教育的八大成功要素:(一)傳媒教育必須是一個由下而上的「草根」運動;(二)編寫適合老師及傳媒教育者使用的本地傳媒教材及教科書;(三)有足夠的相關師訓課程提供給在職教師及傳媒教育者;(四)製訂評估傳媒教育成效的基準,及運用調查研究去探求如何改良傳媒教育的教學法;(五)成立傳媒教育專業團體,負責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出版通訊期刊、聯絡社群及游說有關當局推廣傳媒教育運動;(六)說服教育界,尤其是教育當局,把傳媒教育列為學校正規課程的一部分;(七)發行由教育部訂定的傳媒教育指示;(八)在教育學院或大專設立正規的傳媒教育師訓課程。在這八項條件中,首五項香港算是粗略具備,至於最後三項,傳媒教育倡議者相信需要漫長的時間及更大的努力才能爭取到。

由下而上的自發性運動

  香港傳媒教育的發展,若與英、澳、加等地的發展比較,我們只屬嬰兒期,甚至在亞洲區中,我們的起步也比很多國家遲。以菲律賓為例,其傳媒教育協會成立於一九八八年,多年來在教會及學校推行傳媒教育。而日本更早於一九七七年成立了「公民電視與傳媒論壇」,這個組織在一九八九年把加拿大教育部出版的《傳媒教育指引》全冊翻譯成日文版,在日本推廣。至於鄰近的台灣,正計劃在國立政治大學設立「傳媒教育研究中心」,從事有關的學術研究及全面在大專推行傳媒公民教育。而這些年來台灣大專講師舉辦了不少師訓課程,向學校老師傳授傳媒教育知識,近期台灣公共電視台更籌備拍攝二十六集的傳媒教育電視節目。

  儘管香港起步較慢,但由於過去幾年在這方面迅速發展,所以成績也相當不俗。筆者根據在多倫多高峰會及本港這次傳媒教育研討會分享得來的心得,發現香港的傳媒教育有兩個特色:(一)多元化;(二)是由下而上的自發性運動。

  香港傳媒教育無論是主辦機構、性質、目標及取向都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近年有興趣推行傳媒教育的有各式各樣的單位,包括中學、專上學院、青少年機構(如突破機構、小童群益會、青年協會)、宗教團體(如明光社、基督徒記者團契、基督教服務處)、志願機構(如社聯)、社會團體(如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個別組織(如影響行動中心、傳媒教育協會)、教育署課程發展處、香港電台、何秀蘭議員辦事處等。它們有些採防疫式的傳媒教育,力抗傳媒的負面影響;有些以分析主導,著重批判傳媒的意識形態及價值觀;有些則製作主導,鼓勵欣賞傳媒及培養創意表達;還有一批鼓吹透過傳媒教育培育有責任感及判斷力的公民。形式方面有工作坊、論壇、證書課程、課外活動、學校試教課程、研討會等,可說十分多元化。

  而最有趣的是,這些積極的行動都是自發的,很多老師及青年工作者看見青少年深受傳媒影響,便在自己所屬學校或機構自行發起傳媒教育活動,然後熱誠地投入有關工作,形成了一股新興的民間運動。

發展源頭百花齊放

  其他亞洲國家雖然起步早,但傳媒教育似乎未及香港那樣普及。菲律賓的發展局限在天主教會及一些教會學校;日本的傳媒教育也集中在一、兩個組織,未有社會廣泛性。至於台灣,推動傳媒教育甚力的吳翠珍博士,在看過本港一群老師編寫的《跨進新紀元》傳媒教育教材套之後,表示十分驚訝及感動,她認為台灣的老師仍未有這股熱誠及投入感去進行傳媒教育,看來台灣的傳媒教育主要靠少數大專老師鼓動。


香港電台曾開拓傳媒教育「傳媒萬歲」。


  因此筆者認為香港的傳媒教育潛質甚高,因為我們的發展模式既不是由上而下,如阿根廷般規定所有教師要接受傳媒教育的在職訓練;也不像菲律賓那樣呈放射型,由一個主要機構去推動。由於香港具有眾多發展源頭,倡議者又具備熱誠,因此筆者建議香港傳媒教育作網絡式發展:每一個機構都是網上的一個點,它們互相交流,一些資源較充足及經驗較豐富的機構,就充當樞杻角色,向其他有需要的學校和青年機構提供支援。

鋪延傳媒教育網絡

  有條件作為傳媒教育支援樞杻的靈風中學及突破機構,都在今次的研討會中分享了它們的經驗。靈風中學的羅瑞蘭老師,在會上發表了這個學期九間中學試教傳媒教育課程的評估結果。他們的調查發現,學生上完傳媒課程之後,比上課前較多了解傳媒其實並非中性,而是蘊含很多價值觀念。同學並覺得自己比上課前更有能力及有責任監察傳媒。調查又顯示同學們覺得傳媒教育的課程能夠幫助他們深入認識傳媒、培養批判思考能力、建立價值觀和成為主動的公民。在傳媒教育的課堂况,同學一般認為師生能彼此互動,他們有機會發表不同意見。最可喜的是,有四成五的同學希望可以繼續上傳媒教育課,只有兩成表示興趣不大。這些結果可說是大大鼓舞了推行傳媒教育的老師。

  至於突破機構,自九六年底便開展傳媒教育工作。該機構文化樓經理莫蔚姿介紹,過去多年他們集中於舉辦傳媒教育師訓班、學生傳媒工作坊、探討傳媒影響的音樂劇及論壇,還出版了傳媒教育教材套。至於未來幾年,他們打算開拓資源中心,並成立網上校園電台互動社區及訓練網上小記者。在進行傳媒教育的過程中,莫蔚姿發覺很多青少年甚至教師,過分熱中學習傳媒製作,反而未能培養獨立的批判能力,去解構傳媒的種種迷思。就算他們學會了批判,也只是拿著導師教授那一套進行解讀,沒有自己的創見。莫蔚姿認為本港的學生被填鴨教育毒害太深,傳媒教育工作者還得加一把勁。

  這次研討會,參加者除了有機會分享開展傳媒教育運動的心得之外,還有機會參加同場舉行的十個工作坊,增進傳媒教育實戰經驗。傳媒教育協會主席張志儉博士說,這個研討會成功總結了本港傳媒教育第一波的成果。接下來的工作,可能是要靠各界關心傳媒的人士,把傳媒教育的網絡鋪延開去。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財經新聞教育模式

宋昭勛、吳靜、趙應春
2016-11-24

拒絕廢話的自由

傅景華
2015-05-02

學生記者調查:漸趨成熟的新聞採訪與社交媒體應用

馬偉傑, 李麗芳, 戚韻瑤, 黃錦瑜
201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