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聞時代」的政客與傳媒

1999-05-15

  廣播處長張敏儀前一陣子在一個傳媒研討會上說了一個公開的秘密,每一位政府高官召開重要記者招待會之前,均先參加由新聞處安排的模擬記者會,演習由新聞官精心設計的問題,並預先想好巧妙的回應方法。所以當真正的記者會召開時,高官大多數能「兵來將擋」,順利地發佈官方要傳達的訊息。我們由此可以理解,記者會翌日見報的有關新聞,無論是內容及重點,往往很大程度會受到官方觀點的支配。

  這一個例子正好說明新聞記者很多時並非建構新聞現實的主腦人,新聞來源的影響力更大。甚至有學者提出,由編輯及記者統領泡製新聞的年代早已逝去,我們已踏入所謂「後新聞時代」。

  「後新聞時代」是指新聞來源比新聞記者更精通「傳媒邏輯」,他們能運用他們豐富的傳媒知識去對新聞界進行反操控,令新聞工作者對新聞的控制權愈來愈小,甚至不察地淪為他們的「傳聲筒」。

  這裡傳媒邏輯是指傳媒表達及傳送訊息的模式,包括時間的安排、資料的組織、表達的手法等。以電視新聞為例,它的運作邏輯是每段新聞簡短至不超過兩分鐘,畫面先導,重視簡短的聲帶 (Soundbite),強調娛樂性及趣味性。而報紙新聞則追求獨家,資料要詳盡但角度無新穎,重視新聞照片及圖表,頭條新聞必須有賣點。新聞來源若掌握了這類邏輯,迎合需要,自然能透過新聞發揮影響力。

政客與傳媒

  由於傳媒影響力巨大,現代政客的政治生涯與新聞傳媒緊緊掛漖,若要當一個成功的政治人物,必須要得到傳媒的支持,建立正面的傳媒形象。而政治行為和傳媒邏輯的互相交錯,令當今政治成為「傳媒政治」。自從電視普及化以來,電視成為最重要的媒體,人類文明踏入了做「秀」的年代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政治領袖除了實力之外,還要講求演藝能力 (Showmanship),即是在新聞媒體尤其是電視鏡頭之前要顯得儀表出眾、能言善道,因為大眾很多時是根據一位政治人物在傳媒之前的表現來衡量他的能力。前美國總統列根的治國能力其實十分有限,但演藝能力出眾,故此能獲連任。本港的行政長官董建華的演藝能力顯然有待改進,所以不得不重新去增設新聞專員一職,改善形象。

  根據學者艾發迪及史諾 (Altheide & Snow) 的研究,在眾多社會機構 (Social Institution) 之中,政界最懂得活學活用傳媒邏輯。政客及政客的顧問長時期和傳媒打交道,早已充分了解新聞界需要甚麼。列根總統的助手狄華 (Michael Deaver) 就曾著書立說,誇談自己如何活用電視新聞的文法、邏輯和形式,將新聞界變為政府的喉舌。

  狄華對電視新聞長期觀察,體會到無論一篇寫得多麼詳盡的政綱或講稿,最終只淪為一段不超過三十秒的聲帶 (Soundbite)。若果要推銷一項政策或觀點,就必須要能把它化為一段被電視記者樂於採用的聲帶,最好是能配合精采的畫面。

  有一次,為了要增加列根的曝光率,白宮幕僚商議向新聞界推銷一項房屋政策。新聞官打算發一段新聞稿,配以詳細數據,但狄華反對這樣做,認為這段新聞發出去,只會成為報紙商業版一段不起眼的小新聞。他決定把列根抓到一個建築地盤,將安全帽往他頭上一戴,著他站在政府興建中的民房之前公佈政府的建屋數字及此舉對美國人民的意義。雖是三言兩語,但為電視提供了精采的畫面,又有可用的聲帶,結果成了電視網絡的頭條新聞。有關建屋計劃的詳情,記者主動向政府查詢,還以為自己主動追新聞,其實官方早已整理好資科,向他們「餵料」。

  中國領導人近年也學會了傳媒邏輯。江澤民上次訪美,就特意到夏威夷的海灘游泳,為電視台及報界提供有新意的畫面及新聞圖片。當然精於此道者還得算是中國總理朱鎔基,他近期出訪北美作世貿談判,全程都能吸引傳媒注意,並且為自己塑造機智、幽默、平易近人的形象,消除美國人對共黨領袖的偏見。試看他每到一處,都能製造傳媒受用的引述句,什麼去為美國人「消消氣」、「打打氣」,去到了美國又怎樣由「長臉」變了「快樂臉」,令對他原來十分敵視的美國傳媒也無法對他抹黑。


政客高官若能掌握傳媒邏輯,往往能透過新聞發揮影響力。

運用傳媒邏輯

  港府官員當然也懂得玩弄傳媒邏輯,明知各大電子傳媒的主要新聞節目在下午六時播出,但曾財爺及董建華近期不少重大記者會均於下午四時以後才舉行,令電台及電視台的記者只夠時間把記者招待會的內容如實地整理播出,來不及去做「反應」。加上辦公時間已過,連印刷媒介的記者想找人評論一下也遇到困難,這種針對截稿時間的安排,自然有利官方消息傳達。試想想,若公佈某項政府措施的記者會在上午十時舉行,記者有一整天的時間去研究及挑剔,豈會是高官願見的?

  當然香港其他政界人士也深黯傳媒邏輯,最近卸任議員曾健成(阿牛)到深圳羅湖「闖關」,反對中國不簽發回鄉證,就是故意製造了一件「假事件」 (Pseudo Event)。政客知道記者喜歡報導事件多於主動發掘消息,故此他們會不斷構思新主意去吸引傳媒注意,推銷自己的政見,提高知名度。

新聞自主權

  政客運用傳媒邏輯,一般來說有下列三種情況:

(一)政客無真材實學,但由於善用傳媒邏輯,將新聞變了他的宣傳工具,人氣急升;
(二)政客有政治才能,但不善用傳媒,結果上不到位;
(三)政客有真知灼見,又善用傳媒,結果可以貢獻社會。

  當然我們最不願見的是第一種情況。社會學大師哈巴馬斯 (J. Habermas) 也表示憂慮,認為新聞媒體是重要的公共空間 (Public Sphere),應該是公眾理智清明地辯論社會事務的論壇,但近年的新聞,很多都是政客、新聞官、公關顧問精心泡製的產品,令客觀的辯論無法進行。

  在「後新聞時代」,新聞工作不再單純是反映現實或歪曲現實,政客及其他新聞來源學會了新聞界的邏輯又反用在新聞界身上,顯得得心應手。在這個新時代,記者與他的新聞來源是處於艾力遜 (Richard Ericson) 所形容的角力關係 (Negotiating Control) 之中,記者若不保持機智,稍一不留神,便會喪失了新聞自主權。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從報章報導看近年香港大學生形象的變化

黃浿沂
王碩禧
鄭梓峰
鄭曉怡
莫浩廷
蘇鑰機
2019-03-08

港股資訊類電視節目的大陸市場需求

莊太量
路遙遙
2018-02-09

個性迥異的大學學生報

潘樂遙
蘇鑰機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