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紀錄片盛行亞洲
在香港扭開電視,我們經常看到本地製作的電視劇集或娛樂節目,類型也尚算豐富。但有關生態或文化的紀錄片,卻多數是從外地進口,這情況在亞洲區的電視市場十分普遍。
究其原因,是拍攝這類紀錄片的成本較高,電視台不願意承擔投資的風險。製作一集生態或文化的紀錄片,成本需要由十萬至五十萬美元不等,不少電視台寧願購買約一千美元一集的紀錄片。外國紀錄片的價錢可以較低,是因為它們有全球性的發行網,而在美國,龐大的本地市場已可以支持昂貴的製作費。相較之下,亞洲區的節目製作水準與國際性的水評仍有一段距離,無論是撰稿、剪接及製作方面,都略欠競爭性,不合國際市場的口味。
不過,亦仍有國家及製作公司,嘗試製作以本地及亞洲觀眾口味為主的紀錄片。就以日本為例,政府便撥款支持文化紀錄片的製作,並在法例上規定公營廣播機構NHK至少一成的製作以文化或教育為主。
另一方面,由於外購的紀錄片的內容大多是跨國性的,它們都有助拓闊國民的視野和文化的認知。
上海組建報業集團
自從中國中宣部曾原則同意由地方自行組合報業集團,繼「廣州日報」首家獲准建報業集團之後,上海方面也決定組建報業集團,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新民晚報》,與上海《文匯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上海教育電視台、文匯出版社共五家組成。
今次合併,兩份報紙可謂各有所得,因為它們都十分希望拓展對方的市場,而礙於國內對傳媒的限制,發展計劃遲遲未能實行。先以《新民晚報》來說,它是國內最著名的晚報,發行量每日平均保持一百五十萬份,廣告收益每年有五點六億元。該報九四年開辦美國洛杉磯版,九六年又試行香港版,可謂野心勃勃。不過《新民晚報》最希望擴展為日報、晚報及周刊等一應俱全的報業集團,近年來它多次向有關部門申辦日報,但申請一直未獲批准。
另一方面,屬於上海市人民政府機關報的《文匯報》,發行量日漸減少,每年的廣告收益只有一千多萬元,比較起《新民晚報》可謂相形見拙。因此《文匯報》也想辦一份晚報來改善經濟收入。但自六四事件後,中國高層對新聞媒體的控制未有放鬆。有鑑於此,負責上海新聞文化的副市長讓《新民晚報》和《文匯報》合併,組成報業集團。
從經濟實力的角度來說,這次合併可算是《新民晚報》吞併《文匯報》;但按中共黨內的地位,《文匯報》的主管級別就較高一些。為了平衡兩張報紙的差距,一位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便被委派主管合併後的新聞集團,報紙原有的主管就出任第二或第三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