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與廣播的地位

1998-04-15

  香港的廣播已經走過七十年的歷程,這段歷史與整個中國乃至世界廣播幾乎同步。廣播是人類文明史上值得驕傲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它是人類傳播進入電子傳播時代的標誌。

  從二十年代至今,中國廣播已有七十多年的發展史。這七十多年的歷程中,廣播首先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向傳統的平面媒介挑戰,與報紙各領風騷,平分秋色。然而電視的崛起使廣播面臨著新的挑戰,形成傳媒界三足鼎立,魏蜀吳分庭抗禮的局面。應該講,廣播有過它的輝煌,也有過它的式微,然而好在它能不斷順應時代的進步,憑籍科技的融入而完成一次次令人矚目的自我嬗變。

黃金時段的調整

  電視雖然發明誕生於三十年代的中期,但是其時廣播正處於顛峰時期,而電視則處於醞釀成熟期,所以對廣播構不成威脅,廣播獨領風騷一直到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電視開始向廣播全面挑戰,加之其他娛樂形式的發展,使廣播開始轉移高地,廣播的黃金時段悄悄發生變化。

  中國大陸發生的情況比之稍晚一些,但趨勢類同,原來廣播的黃金時間是人們下班後的晚間,當時收聽率最高的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聯播,時間是晚上八點,凡有重要消息一般都是在這一節目時間向全國播放,然而現在這檔節目早已被電視衝得轉移陣地,中央台的新聞聯播仍然是全國收聽率最高的節目之一,但它已轉移到早晨六點半,把晚上的八點拱手讓位於電視台。現在清晨成了廣播收聽率的最佳時間與最高峰值,早晨聽廣播,白天看報紙,晚上看電視,這似乎成了中國城市人接受傳媒新聞的一種模式。

  就中國大陸和上海而言,廣播一天的收聽率峰值表表明,廣播收聽最高峰在早晨,其次為傍晚與中午,再其次為深夜。現在收聽深夜節目的人數越來越多,在東方廣播電台開播以前的一段時間裡,上海零點以後是沒有廣播的。自從東方電台開設了廿四小時的直播以後,深夜的節目開始走紅,從零點到凌晨六點的「相伴到黎明」節目約擁有三十萬相對固定的聽眾。

  廣播的這種生存時間的調整與轉移是伴隨著城市人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改變的。廣播是最靈活的媒體,它最適宜變化,所以只有了解聽眾市場、適應聽眾市場,並根據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才有廣播的前程。這一點對面向市場經濟的中國廣播人來講越來越體會深刻。

廣播化與對象化

  中國自從一九九二年提出實行社會主義經濟以來,這方面的轉軌非常之快。市場經濟這一種經濟形態是建立在對信息的大量需求與快速傳遞的基礎之上的,商品市場、股票市場、期貨市場、金融市場、文化市場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城市因此成為資訊信息高度密集、文化娛樂高度活躍的區域。市場經濟的培育水平越高,對信息量和娛樂欣賞需求量以及傳播速度的需求越高,這都為城市廣播的拓展營造了廣闊空間。在中國大陸目前一千多家電台中,城市廣播電台約佔四成,而這些城市電台實際上往往由數套調頻和調幅構成,這就形成了城市廣播百鳥爭鳴,百家紛呈的興旺局面。


九二年開播的上海東方廣播電台,標誌著中國新一輪廣播改革浪潮。


  那種過去面向諸多區域的大規模覆蓋的電台隨著城市化傾向的加劇而開始裂變,這種裂變從縱向與橫向兩方面爆發。橫向裂變是廣播的地域性概念越來越強化,小規模的社區台和城區台不斷崛起;縱向裂變是廣播的分類即對象化越來越清晰,廣播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窄播,於是各種專業台如音樂台、交通台、談話台、資訊台應運而生。

  廣播生存空間的變化之二是廣播越來越依賴與佔據流動空間。廣播接受的靈活性、應變性、隨意性、兼容性正是廣播隨形如水的優勢。它可以允許接收者一心二用,這對現代人來講至關重要。現代人很少會閒定下來靜心屏氣全神貫注地聽廣播,他們聽廣播時往往伴隨著其他動作。顯然,在這方面廣播的優勢大大超過電視和互聯網。

加強相互交流

  在中國廣播生存方式的變化最為巨大。過去中國廣播是有一套嚴謹有序的導播流程,而正因為這套流程使廣播缺乏了親切與生氣。

  中國大陸八六年以廣東珠江台為標誌的新一輪廣播改革浪潮,和九二年以上海東方台為標誌的又一輪廣播改革浪潮,使中國的傳統廣播模式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並很快與世界許多國家的廣播模式接近。大板塊、主持人、直播運作、熱線電話、聽眾參與,這一切手段都在廣播裡充分運用。

  廣播主持人的出現使原先廣播的播報式改為交談式聊天式,廣播增強了個性色彩。人類的傳播行為既是相互傳遞信息、共享信息的過程,更是彼此交流情感、溝通情感的過程,大眾傳媒需要受眾,而自身又不具備強制受眾接受的權力,那麼在提供信息滿足受眾對信息需求的同時,給予一種人情味和親近感。主持人是充當這一角色的最佳人選,他將大眾傳媒人格化個性化,最終幫助傳媒侵入人心從而「俘虜」受眾。這是廣播電視相比較報紙雜誌而言的傳媒優勢,也是相比較以後出現的互聯網絡的優勢。然而相比較電視而言,廣播的主持人雖有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遺憾,但更有得天獨厚之長處,就是他(她)可以取得聽眾的即時介入與當場反饋,一根熱線可以聯絡千萬戶家庭,它將廣播的接受變成一個空中無形的客廳,這個客廳是敝開式的,誰都可以隨便進來坐一坐,聊一聊,這是多麼富有人情味的場所,這種播出方式的變化是廣播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廣播人的責任

  廣播是一種信息產業,中國自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真正重視廣播作為信息產業的經營和市場開發問題。作為信息產業實際上也就是一項服務性行業,因此從信息的傳遞到音樂的配置,廣播一定要構架整體的服務格局,這也是廣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憑托。對服務行業來講所有的競爭說到底即是服務質量的競爭,誰如果能夠根據用戶(受眾)心理提供最佳最有誘惑力的服務,它就是競爭的優勝者。

  服務自然需要迎合,但迎合的同時還需要引導,這裡就牽涉到電台以及廣播文化在整個城市文化中的定位問題,也牽涉到廣播人的責任。如果一味去迎合那就難免使廣播節目流俗與媚俗,出現品質趣味都低下的節目,大眾傳媒擔負著傳播社會主流價值觀念,培養與薰陶公民素質,抵制負面文化,防止人格卑下的職責。因此廣播不僅要服務聽眾,娛樂聽眾,還要培養與提高聽眾。

  在中國向市場經濟轉軌與開放的過程中,為了爭取市場贏得收聽率,往往會出現對金錢至上、享樂至上的價值認同,這種文化價值取向是與社會不利的,廣播人有責任對一座城市形象以及市民心態進行重塑,某種程度廣播代表著城市的聲音,是城市人心靈滋潤的甘霖,應該承認這是一種更高形態的服務。比如說談話類節目的開設,吸納聽眾對城市建設、城市管理進行討論和評頭論足,這是培養市民的主人翁意識,拓展和疏浚城市言路的一種高層次服務,而市民在表抒與參加這種討論時又傳遞了大多數人的一種主導傾向,這又起到了一種靈魂重塑,精神引領的作用。不管如何即使在充滿物欲與誘惑的社會裡,廣播人一旦當它的聲音融入這個開放的電波世界,他就成為公眾人物,而公眾人物就自覺與不自覺地承擔著社會責任。在為千百萬聽眾服務的同時,他(她)要對千百萬聽眾負責。


上海東方廣播電台台長陳聖來應邀出席「跨世紀華語廣播研討會」,發表論文。

適應時代迎接挑戰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從三歲看八十」,意即是從一個人的過去能看到他的現在,從他的現在能看到他的將來,對廣播亦是如此,從廣播的過去發展可以看到它的現在與未來。與其他傳媒相比較,廣播可以說是可塑性最大的媒體之一,發展七十年來,從它的外形到內質都在順應時代不斷變化。可塑性強是廣播人適應時代變遷而採取的應變行為,也是廣播人進取心的充分體現。設想如果廣播不與時代同步,還孤芳自賞,顧影自憐,保持自己一成不變的樣式,它能在激烈競爭的傳媒市場爭得一席之地嗎?

  語言是人類最基本、最有效、最直接的交際形式和交際工具,而廣播是這種交際形式的最適宜的載體,無論社會變革、科技發展如何,這種基礎不會變。因此衛星傳輸也好、音頻工作站也好、國際電腦網絡也好,對廣播來講絕不是一場災難,而是一次機遇,它們將為廣播插上新的騰飛的翅膀。例如已經裂變的廣播會否在這種新技術面前完成新意義的眾變,各地區的電台通過衛星與網絡能否形成互相互組,既彼此獨立又融匯一體的廣播網。上海東方電台原來已與美國洛杉磯的雙城電台、與日本大阪放送等有著跨越大洋的同步播送,那麼將來通過衛星與互聯網絡,使更多區域性的電台變成國際性的電台,地球真的成了地球村,這並不是沒有可能,屆時各種頻率資源、人才資源、節目資源乃至廣告資源得到整合與重組,這將發揮更大的綜合效應。

  當然一切預見都為時過早,問題是樹立信心,迎接挑戰,廣播還將大有可為,廣播人當自信、自重、自立、自強。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

兩會採訪手記

香港電台中文新聞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