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媒角度看《聖馬太受難曲》的演出

1998-05-15

  作為電子傳媒的香港電台第四台,近兩三年來一再舉辦「早期音樂雙周」,今年雙周的高潮,更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於四月八日演出大規模的巴赫作品《聖馬太受難曲》,第四台為何要主辦這些活動呢?這些在香港明顯地是較少為人認識的西方宗教音樂,又是否能夠爭取得更多傳媒配合加以報導、推廣呢?

  要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看來先要談談西方的早期音樂、宗教音樂,特別是作為今次雙周重頭節目的《聖馬太受難曲》。

宗教音樂基石所在

  「早期音樂」(Early Music) 一般而言指的是西方十一、二世紀,直至巴羅克時期,止於韓德爾、巴赫等人此一期間的音樂,而不會包括莫札特、貝多芬等古典、浪漫時期的作品。西方早期音樂,十之六、七均是宗教音樂,連同間接與宗教有關的就更多了。

  其實,就音樂文化而言,宗教音樂,或者說基督教音樂,不僅與西方音樂文明無法分割,更是西方近二、三百年來主流(或正統)音樂建立起來的基石所在。被視為西方音樂之父的「殿堂巨人」巴赫,一生便寫有數之不盡的宗教音樂,他將巴羅克音樂的發展帶上頂峰,他於一七五○年逝世,亦宣告了巴羅克時期的終結,新的古典時期的來臨。在西方音樂史上,構成巴赫偉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便在於他在藝術上,能夠把傳統的教會音樂,提昇上一個偉大、崇高的層次,《聖馬太受難曲》正是可作為典型的曠世之作。

  「受難曲」(Passion Music) 是西方最古老的音樂形式之一,早於公元十二、三世紀出現,是一種大型聲樂套曲,樂曲組合與神劇 (Oratorio) 相似,有大型合唱、有朗誦調、詠嘆調、器樂合奏,以聖經中四部福音書描寫耶穌受難前後的事績為題材,有祇用聖經原文,全用拉丁文來詠唱;亦有使用意譯韻文,甚至加入新創曲詞。「受難曲」的作品都產生於十八世紀前後的巴赫時代,巴赫的《聖馬太受難曲》更是「受難曲」的顛峰之作,不僅規模龐大,且已從宗教音樂昇華成為一部具有深刻哲理性,及融入了豐富戲劇性的音樂史詩式傑作。

公器責任拓展市場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研究也好,作為音樂欣賞的態度來說也好,要能更多地、更好地了解西方的古典音樂、西方的音樂文化,便非要從早期音樂著手,多了解西方的宗教音樂不可。近二、三十年,西方早期音樂在歐美各地,特別是音樂發達之都,都大大復興,蔚然成風,帶有更深入去研究整理西方音樂發展、檢視數百年來音樂面貌的作用和意義。

  香港電台第四台作為一個推廣推動嚴肅音樂文化發展的電台頻道,提倡在香港被人忽視的西方早期音樂、宗教音樂,通過舉辦早期音樂雙周、主辦講座、大師班、音樂會、演出《聖馬太受難曲》,將有助於喚起更多人從更深入的文化層面去認識、欣賞西方古典音樂,可以說是一種帶有「深化」作用的古典音樂推廣活動。

  傳媒作為公器,贊助支持,甚至自己主辦文化藝術活動,本是肩負社會之責,奈何今日的傳媒,在市場規律制約,及商業利益著眼的影響下,肯投入資源來贊助支持嚴肅的文化藝術活動者已少,願意自己來主辦的就更少了。其實傳媒積極參與文化藝術的推廣推動工作,亦有助提昇形象,擴大市場。港台第四台舉辦雙周活動,亦和每年歲晚年頭各大電台舉辦流行金曲頒獎禮音樂會的作用相近,配合電台的節目發展方向,拓展接觸面,吸納更多聽眾。不同的卻是,流行歌曲頒獎禮活動播的是大眾化的通俗流行曲,第四台要演出的卻是在香港社會中,大部份市民仍視為「曲高和寡」難得一聽的《聖馬太受難曲》。

傳媒報導打破隔閡

  確實,《聖馬太受難曲》由於演出陣容大,演出時間長,在香港要全本演出並不容易,最近一次在香港的全本演出,是一九八二年香港大會堂啟用二十周年的誌慶活動,請來韋國詩指揮的倫敦巴赫合唱團的一百五十位歌手,再加上本港的青年合唱團、兒童合唱團,連同兩個編制相同的管弦樂隊、兩台風琴和多位獨唱家、獨奏家,才能表現出一種宏大、立體式的音樂對話效果,當年演出哄動一時,說來那已是十六年前的事了。

  當日的演出,扣除休息時間,全部七十八首樂曲共演了三個小時十五分。在記者會上,便有人擔心《聖馬太受難曲》演出時間太長了,會否令很多人吃不消?當然熟悉這首作品,或者喜愛西方宗教音樂的愛樂者,當不會有這種擔心,就正如粵劇迷不會視今年藝術節要演出三個半小時的《評雪辨蹤》為畏途,電影觀眾不會嫌三小時的《鐵達尼號》太長一樣,這完全是認識的問題,文化差異的問題。事實上,要在欠缺西方宗教音樂傳統的香港,吸引傳媒配合報道,推廣《聖馬太受難曲》的演出,確實存在一定的隔閡和困難。

  本來,《聖馬太受難曲》的「大」規模,多少能吸引得到「好大」的傳媒的注意,但要達到藉傳媒去「深化」推廣古典音樂、推廣《聖馬太受難曲》,主辦者卻必須要主動地為傳媒提供更多有關今次演出之作品,深入淺出的趣味性文章;能否將在第四台製作配合這次雙周活動的某些節目亦化成文字在報刊上發表呢?擔任今次指揮的彼得西摩爾,和本港聖樂工作者譚靜芝都會分別主持講座,講解《聖馬太受難曲》,又能否及早約請他們為傳媒撰寫特稿呢?

  在一八二九年孟德爾遜慧眼獨具地發掘演出了《聖馬太受難曲》之前,這部不朽傑作連同巴赫的大量作品在西方卻被遺忘了近百年之久...。樂曲中有一個「受難曲調」,被使用了五次之多,這個調子,多被配上 Bernard (1091-1153) 的詩歌《受難歌》 (O Sacred Head, Sore Wounded),現在香港不少基督教會仍在每年受難節齊齊誦唱……。《聖馬太受難曲》這部偉大作品其實還有不少很有趣的東西,且看傳媒是否有興趣、有能力去發掘了!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從報章報導看近年香港大學生形象的變化

黃浿沂
王碩禧
鄭梓峰
鄭曉怡
莫浩廷
蘇鑰機
2019-03-08

港股資訊類電視節目的大陸市場需求

莊太量
路遙遙
2018-02-09

個性迥異的大學學生報

潘樂遙
蘇鑰機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