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赫頓報告的反思

2004-02-15
BBC的公信力在國際社會受器重。
英國上訴庭大法官赫頓勛爵,一月底發表對生化武器專家凱利博士之死的調查報告,除了確認凱利是死於自殺,對國防部向報界披露凱利的做法略有微言外,幾乎一面倒的批評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編輯制度、管理層的無效管治及理事局的失責。報告也對BBC記者吉利根作出嚴厲批評。英國《泰晤士報》說:赫頓勛爵在北愛法庭三十年,面對複雜的問題,從來沒有犯過錯誤,難道這是他犯錯的開始?

BBC自一九二二年成立以來,一直為執政政黨所究難,右派政黨說BBC是「左派溫床」,左派政黨上台後,又說BBC是「右派的恐龍」。二次大戰期間,首相邱吉爾除了用髒話大罵希特勒外,也罵BBC,說BBC是屋子內的敵人。一九五六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一九八二年的福克蘭戰爭、一九九一年的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一九九九年的科索沃戰爭,BBC的新聞報導,在國內都受到政府的質難。相反,BBC的公信力,在國際社會卻是越受器重。

BBC與政府的關係,早有大量鴻文巨著,不必在此加添磚瓦。本文關注的,是報告對記者吉利根的批評及對新聞機構內部運作制度的不滿,站在新聞界的立場來看是否成立?赫頓勛爵的批評,對香港傳媒又有甚麼啟示?

先看看赫頓報告在這方面的說法。

*赫頓報告對記者吉利根的批評:吉利根在一個晨早雜誌式節目中指控首相貝理雅可能知道「伊拉克在四十五分鐘內可發射大摧毀性武器」的說法,是毫無事實根據的。

*赫頓報告對新聞總監桑布魯克的批評:沒有覆核吉利根的筆記,又沒有注意節目監製對吉利根用詞不準確的批評。

*赫頓報告對總裁戴克的批評:沒有覆核吉利根的筆記就片面支持記者的報導是真確的。

*赫頓報告對理事局主席戴維斯的批評:過於依賴管理層對事件的判斷,沒有展開內部的研訊。


新聞處理的標準與要求

不待吉利根反駁,英國傳媒已經指出,吉利根確是犯了錯誤,吉利根也直認不諱,但這個錯誤,是在一個直播的對談節目中說漏了咀。節目在早上六時零七分進行,他只是說了一次「首相可能知道不是事實」的一句評論,而且事後也從來沒有再說過類似的說話。是不是因為一句錯話而否定了吉利根過去十多篇準確報導的努力?如果說記者在新聞報導中不能作出沒有事實的評論,這是誰也不會質疑的事。但是在清談節目中,尤其是在節目主持人的誘導下,很容易會說出一些符合節目主持人期待的個人意見。事實上,公開指稱貝理雅說謊的記者、專欄作者,又何只吉利根一人?

這樣看來,大法官對新聞標準的要求,恐怕是新聞界難以承受的。記者在公眾利益的大前提下發掘新聞,已有很大的制肘,如果還要責成報導有如法律文件般字字準確,篇篇準確,只會扼殺了調查報導的發展,不利新聞界扮演監察執政者的角色。

當然,大法官對傳媒的期許和高標準要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有當頭捧喝之效。赫頓報告提醒新聞工作者及清談節目的主持人,不應把個人意見、評論及事實混淆起來。今天香港的傳媒,在激烈競爭的商業環境下,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逐漸把意見、評論和事實的分野混合起來,目的在營造一個更為吸引資訊消費者的訊息市場。從傳媒發展的角度來看,增加吸引力的這一做法,既有積極的意義,也有消極的一面。十九世紀英美兩國小報的誕生,強化了新聞的吸引力和可讀性,雖然是嘩眾取寵,但也增加了新的受眾,開拓了新的彊土,有其積極的意義;消極的是,每當社會發生有爭議的重大課題時,這類混淆事實與意見的傳媒,也會在社會上製造很多混亂,為野心家所利用,可能會風光一時,最終還是為受眾所唾棄。

赫頓報告對新聞總監桑布魯克的批評,只能說是新聞界門外漢所說的話。吉利根是一名以屢次披露內幕新聞著名的記者,而且得過業內的獎項,新聞總監向這樣一位記者索閱筆記,明顯是一個不信任的行動。新聞採訪編輯在爭分奪秒地進行,新聞部門能有紊不亂地高效率運作,依賴的是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及相互的信任,情況一如軍隊的運作一樣。如果管理層不信任某一位記者,只能馬上把他撤出工作崗位,否則會做成難以衡量的損害。至於忽視監製對吉利根的批評,那也只能說是事後孔明。新聞工作有客觀的準則,但也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及個人的好惡,在新聞處理過程當中不大容易有絕對的對或絕對的錯。

總裁戴克站在吉利根一方,除了他對BBC的信念外,相信是出於捍衛員工的慣性決定。歷史已說明,政府經常非難BBC,要是總裁一受壓力便質疑記者的報導,這樣一位總裁也不可能受到BBC上上下下的歡迎。對理事會主席戴維斯來說,這些批評也只能是事後孔明。理事會在沒有極大的外界壓力下,是不可能不接納總裁及新聞總監對事件的判斷,何況多年來政府一直找BBC的碴子,過去多次的經驗說明,只要BBC管理層一致堅定立場,政府的投訴往往就不了了之。這次大法官對BBC的嚴厲批評,是誰也想不到的。


對香港傳媒的啟示

同樣地,香港傳媒的管理層,一般也罕有向記者索閱筆記。除有上述新聞機制運作的理由外,個別傳媒還有一些不能明言的理由,就是恐怕向記者多問兩句後,被迫刪掉「精彩的內文」。有些香港傳媒主管更向前線記者暗示,他們並不關注內容的可靠性,反而更多的關注內容的精彩性,對於記者的消息來源,毫不感興趣,更不會找第三者去核實記者的報導。在這種氛圍下,記者筆下就湧現出許多「消息人士」、「權威人士」的說法,新聞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內文是真是假,也就無暇考究了。

一方面是模糊了事實、評論與意見;一方面是鼓勵記者放膽寫「精彩的新聞故事」,香港的新聞界,存在許多隱憂。要是赫頓勛爵為香港傳媒診症,他也許發現,對吉利根的要求過於嚴苛,對BBC管理層的批評,會毫無保留的撤回。

說了這許多赫頓報告與新聞業的關係,也不得不提赫頓報告的核心問題,是政府與BBC的關係問題。熟知英國政壇及傳媒運作者都知道,「每一位政治家都想駕御BBC」。BBC在聽眾當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她的成功,端賴擁有獨立編輯方針,並不緊隨執政黨的指揮棒而起舞;可是BBC越成功,也就越引起各方政客的垂涎,糖衣毒藥,狼牙棒子,務求收編麾下而後快。BBC八十二年的歷史,章章都記下了這些事情,二零零四年的一月,BBC又多了另一章。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