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台的編劇短缺問題

2002-01-15
 
隨著大陸市場開放,北上找機會的香港和海外製作公司處處皆是,但經常出現有資金、有攝製隊,惟獨欠編劇。


八十年代中期,台灣大量攝製劇集並拓展海外市場時,亦出現過編劇荒,因為條件優厚,編與導的待遇一般都比香港的電視台高,經驗豐富和有實力的少數香港編劇在重賞之下獲吸納了過去。但更多為求保險,又不甘損失了找外快的機會,便邊替香港的電視台打工,邊暗地裡替台灣寫劇本。

回顧過去二十年香港的電視業發展,對鄰近地區如大陸、台灣和新加坡均影響深遠。當年香港劇集和電影在台灣、大陸和東南亞市場都很受歡迎。看慣土產劇節奏較緩慢的兩岸觀眾,覺得香港劇集節奏較明快,逼使兩岸製作人採用港人的創作模式。目前在大陸有近半數的製作公司幕後人,都是從前香港富有經驗的電視人,但編劇一直短缺。



市場開放需求日增

編劇短缺的問題,可以分兩方面,一是大陸市場開放引至產量多了,對編劇的需求亦大。以大陸為例,去年通過審批的申請有二萬小時,換言之,有二萬小時的節目獲批准投入製作。節目的類型包括戲劇和綜合節目,以一小時的劇本需要一星期完成作計算,二萬小時的節目約需要五百個編劇。表面上這個數字不算天文數字,大陸加上台灣、新加坡和香港的編劇,應該可以湊合五百人。但要找五百個都是熟練的寫手就難了。近年大陸有不少作家、編劇、大學教授和電影電視系學生經常替電視劇撰稿,雖然舒緩了局部的編劇荒,但熟練的寫手仍然難求。所以有財力的製作公司寧可僱用特有的編劇,長期為自己效力。長遠計,這是既可避免編劇荒、又可以保障節目質素的做法。

製作公司有固定的編劇為甚麼在業內沒有普遍推行呢?因為製作公司的規模大小不一,除非公司的財政穩定又長期有節目投入生產,否則簽了一班工作人員卻無工可做,豈不是白養了他們? 目前從事大陸製作的公司,幕後搞手很多是香港的前電視人,屬一人公司的亦不少,這些公司沒有固定的工作人員,一般是計劃書待中央通過了,才正式四出搜羅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及投資老闆。這些公司良莠不齊,財政運作有健全有不健全,製作人的水準亦很參差,直接影響製作的執行與質素。最常發生的事例是距離開拍還有兩個月甚而三數個星期,才籌得資金,於是匆匆湊合一班工作人員,以兩、三個月(一般應是六個月)、甚而更少時間去籌備一個三、四十集的電視劇,是十分倉卒的,碰上經驗不足的編劇,問題更大。



人材培訓未受重視

編劇短缺除了因為大陸市場開放了、一般製作公司的條件不容易找到固定的編劇長期效力外,亦因為編劇是需要時日培養。以香港為例,一個在電視台編劇訓練班畢業的學員最終會寫、會獨立思考,又會提供橋段的,平均要花三至四年時間,遇上領悟力低的編劇,時間會更長,而且表現亦不一定夠水平。跟任何一門職業比較,編劇要耗的時間實在太長,想想同樣花四年時間學習平面設計,成績可能比花四年寫劇本的稱心滿意得多。

因為編劇要花時間培養,加上長久以來,編劇不獲重視,更遑論對編劇的培訓,造成今天這個青黃不接的局面。根據朱克在《螢光幕後》憶述,無線電視是在七十年代初開辦編劇訓練班,有了訓練班才有正式的編劇組,比其他早已成立的部門都要遲。無線電視最初於一九六七年啟播時只有兩個基本編劇兼劇本審閱\,一個負責綜合節目《歡樂今宵》,另一個負責戲劇組,兩人手下就是那三數個半職的特約編劇,當中有教師,有商行文員。

至於七十年代的大學,以香港中文大學的新聞系為例,提供的編劇訓練只限於與新聞有關的寫作技巧,例如撰寫記錄片的旁白等等,至於其他類型的劇本創作,涉及不多,這跟中大的新聞傳播學院一向以側重新聞學為主有關。至於浸會大學早期的傳理系,因為分作四個小系,編劇課程是電影和電視系學生必修科目,為期一個學期,課程修畢後寫一個短劇就可以了,所學有限,與系內其他的製作課程比較,劇本的訓練顯得次要,只視為系內學生應有的認識,談不上深入。

當年畢業後加入電視台任編劇的寥寥可數,莫說是出身大專或大學的電視系,就是大學生也少,反而多是因為愛好寫作、對寫作有濃厚興趣,入行之後邊寫邊學的多。到了八十年代初,無線和麗的兩個商營電視台競爭白熱化,電視劇的製作量多了,香港電視業普遍算是好景,加上兩台播映的一連串劇集口碑甚佳,大學生畢業後加入兩台編劇訓練班而晉身編劇的也增加。但正式受過編劇訓練的仍佔少數,畢業生有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學系的,唸中文、歷史、哲學、教育,甚而是工程的也有。他們一般經過筆試和面試,加上交來的文章或短劇一併給電視台參考以作甄選。



實踐與磨練

電視台的編劇訓練班為期三個月,當中有授課有實習,由電視台的劇本審閱\擔任導師,很多都是經驗之談,對於初入行的學員而言,能從中吸收到一些編劇的概念已經很不錯,真正懂得如何寫好一個劇本,還是要經過一段日子的實踐與磨練。至於實習方面,是按個別表現分派到不同的組別學習,例如擅長喜劇的便獲安排在處境喜劇那一組。因為電視台工作緊逼,學員期望得到組內劇本審閱\特別指點的一般都會失望,能夠有機會寫寫「影子稿」已經很不錯。所謂「影子稿」,實質是學員的習作,最終不會付諸拍攝,就像影子一樣不會被當真。

要培養編劇,電視台是有局限的,流水作業式生產一切講求效率高成本低的工作模式,那有電視台願花這個金錢和時間讓一班有潛質的編劇慢慢成長?張三寫得不好便由李四改,李四改不好也得「出街」,審閱\真正有時間對個別編劇的技巧作詳盡分析的絕無僅有,新編劇惟有靠邊做邊摸索,期望有天醒過來,忽然對編劇悟出個道理來。

單靠電視台培育編劇接班人還有一個憂慮,就是編劇長期在一個二手的文化中浸淫,創作上走回前人走過的路,甲橋段過往有佳績嗎,再來一個添食,奉那些曾經賣過滿堂紅的為金科玉律,久而久之,以為電視就是這麼一回事,不出那三兩個模式。

缺乏一個全面的培訓環境,編劇成長會較慢,當了十年編劇仍寫不好一個劇本的大有人在,沒有適當的誘導、欠缺獨立的思考方法,加上不分晝夜埋首寫劇本以配合拍攝期,沒有生活沒有體驗,更花不起時間看書和搜集資料, 所寫的劇本那會有進步?於是轉業的轉業,轉業不成,碰上製作公司急於開戲,於是把劇本接下來。到了戲要開拍了,製作人發覺劇本有問題,要另外物色像樣的編劇把劇本重寫。類似的事件每天都發生。

要解決編劇荒,要從編劇的訓練做起,學校在培訓方面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機會再探討。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香港財經新聞教育模式

宋昭勛、吳靜、趙應春
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