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掠影

2005-08-15

中國規範有獎競猜遊戲

  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早前發出規定,不得以高額獎品和獎金,迎合或誘發聽眾和觀眾的投機及博彩心理,亦嚴禁在青少年節目中派發現金作獎品。

  廣電總局在官方網站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話和手機短信參與的有獎競猜類型廣播電視節目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有獎競猜類型節目的獎金及獎品價值不得超過一萬元。此外,亦嚴控手機短信競猜內容的播出次數:三十分鐘以下節目,有獎競猜內容的廣播字幕只能播放一次,如此類推。每次播出的時限,電視不得超過十五秒,廣播不得超過二十秒。而新聞節目(包括訪談類型節目),不得開設手機短信參與有獎競猜,以杜絕類似二零零四年的兩宗手機短信有獎競猜事件所帶來的非議。當時,有中國工人在阿富汗遭遇恐怖份子襲擊,某電視台讓觀眾競猜武裝份子身份,猜中有獎;而在俄羅斯發生歹徒劫持小學生人質事件時,亦有電視台節目推出死亡人數的競猜。

  此外,為防止激發青少年及兒童的投機心理,《通知》還對青少年節目的獎勵形式作出規範,除規定節目中的獎品不得採用現金形式外,獎品用途亦強調應與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

 

 

《超級女聲》涉抄襲《美國偶像》

  電視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在歐美大受歡迎,而在中國國內推出的《超級女聲》節目,卻被《美國偶像》的原創公司指侵犯其知識產權,並考慮提出法律訴訟。

  由Fremantle Media製作的《Pop Idol》節目於二零零一年在英國ITV首播後大獲好評,節目模式被美國、澳洲、印度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採用。《美國偶像》付出的授權費用就超過七千五百萬美元。

  《美國偶像》的原創公司英國Fremantle Media表示,由湖南衛視和上海天娛傳媒共同製作的《超級女聲》在節目設計上有抄襲之嫌,從最初全國報名到歌手參加比賽、評委點評、觀眾投票選拔,直至最後優勝者簽約唱片公司、電視台全程跟蹤直播等,都與《美國偶像》非常相似。

  《超級女聲》不但收視高,廣告收入豐厚,其他相關收入也非常可觀。對於指控,天娛傳媒辯稱,儘管《超級女聲》的選拔過程與《美國偶像》基本相同,但美國的節目是要選出一個簽約歌手,而《超級女聲》的目標只是製作一個電視節目,他們已仔細研究過相關細節,相信《超級女聲》並沒有侵權。Fremantle Media的法律顧問則認為,節目盜版與否需要由法律裁定。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傳媒掠影

2010-07-15

傳媒掠影

2010-06-14

傳媒掠影

2010-05-13

傳媒掠影

2010-04-22

傳媒掠影

2010-03-15

傳媒掠影

2010-02-11

傳媒掠影

2010-01-14

傳媒掠影

2009-12-14

傳媒掠影

2009-11-12

傳媒掠影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