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電視政論節目看台灣的媒介化民主

2008-04-15
《2001全民開講》首開台灣電視政論節目風氣之先。
電子媒體不應隨淺碟化的政治氛圍起舞。
  今年台灣的總統大選,在國民黨的馬英九以懸殊的得票數贏得選舉後平和落幕。選舉前社會的激情與對立,也在選後歸於平靜。隨著大選結束,敗選的民進黨也立即檢討失掉執政權的原因。在黨內召開的臨時黨團大會中,有立委將敗選的矛頭指向電視政論節目,批判政論名嘴不斷藉由媒介的影響力下政治指導棋,以致於整個黨的政策走向跟著電視節目走,忘記自己的路線和堅持。

  近幾年來,台灣電視政論文化的旺盛,成為觀察民主政治發展的一個關鍵現象。在總統大選前,有線電視台播出的政論節目便多達十個,除了這些常態性的節目外,各個新聞台還在下午時段加碼推出各種選情分析與時事評論。這些政論節目的形式各異,除了採論壇方式,多半也開放觀眾電話call in,節目長度長則兩小時、短則一小時。

形式化的審議式民主論壇
  雖然電視政論在台灣由來已早,過去威權時代的老三台時期,便有政治分析的節目。但政論節目成為風潮,是近十幾年來才形成。一九九五年,有線電視TVBS台的《2100全民開講》首開政論節目風氣之先,突破過去威權時期由少數政治權貴菁英壟斷電視政論的模式,率先將新聞記者、民意代表、專家學者與反對黨政治人物等請至節目中展開議題辯論。從此,電視政論儼然成為台灣民主化過程最外顯的象徵。除了批判時事話題無所顧忌外,開放觀眾call in表達意見,更使得政論節目成為形式化的審議式民主論壇。

  稱其「形式化」,主要原因在於商業電視體制下,電視政論早已喪失審議民主該有的「藉協商討論產生共識,繼而產生或影響政治決策」的意涵。在收視率競爭,以及每天必須播出的壓力下,多數政論節目已成為政論名嘴定時上演的批鬥大會。不但每天討論的議題有高度重複性,由媒體捧出來的少數「專業」政論人也儼然成為無所不包的意見領袖,舉凡國防、外交、經濟、內政等,無所不談。因此,作為一個常態化的政治意見論辯空間,電視政論也發展出一些怪現象。

  首先是節目刻意激起的情緒衝突,遠超過論政的內容或品質。從二零零零年政黨輪替後,由於藍、綠的對立態勢升高,許多政論節目對於政治議題的著墨,開始圍繞在政治人物的私德操守以及政黨的謀略算計上。對於政治事務的討論語多犬儒刻薄,充滿情緒性的指控言語,以及自稱熟知內情者的未經證實爆料。除了對話內容斐短流長,無關公眾政策的討論外,也常造成事端。最常見的是節目中的政論名嘴因為對某位公眾人物的不實指控,引發當事人提告;或者節目言論傾向於批判某個政黨,而造成該政黨的杯葛。而其中最開公眾言論倒車的是激辯導致的公開肢體衝突。二零零六年八月,民視的《頭家開講》節目討論反貪腐活動時,參與討論的紅衫軍支持者林正杰由於發言被另一位來賓金恆煒打斷,導致林正杰掌摑金恆煒,肢體暴力的畫面透過現場直播播送了出去,也立即成為各個新聞台反覆播出的頭條新聞。政論不但無法發揮引導公眾討論的角色,反而成為公眾議論媒體亂象的眾矢之的。

政論節目「選邊站」
  另一個問題,是政論淪為黨同伐異的工具。大部份政論節目為了吸引特定政治立場的觀眾,往往「選邊站」,在議題走向或參與來賓選擇上,刻意塑造反對、質疑或為特定政治人物辯護的氛圍。在二零零七年的反貪腐運動中,一些政論節目幾已成為大規模群眾動員的傳聲筒。參與來賓除了嚴詞抨擊執政者濫權貪腐,甚且號召群眾走上街頭,推翻貪腐政權。至於對執政黨友好的政論節目,則一味為執政者辯護,並且在節目釋放種種小道消息質疑反貪腐運動的正當性。

  針對政論節目「選邊站」,參與來賓同質性過高的問題,主管媒體事務的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曾研擬規範,禁止政論節目只用一種政黨色彩的來賓。有鑑於此,一些政論節目會安插一兩位持不同黨派意見的來賓,以達形式上的平衡。但這樣的安排,不無有把反面意見當作「砲灰」之意。當所有與談名嘴與call in的觀眾,一面倒的駁斥這位持相反意見的與談者,這種形式上的假平衡,遠不及激辯達到的戲劇化衝突效果。

媒體與政壇糾葛不清的依存關係
  台灣自解嚴與施行民主化至今,已屆二十年。但現今政治發展最大的弔詭,卻是在外表看似百家爭鳴的媒體環境中,多元批判聲音的龜縮。雖然電視政論天天砲聲隆隆,但戲劇化的叫囂與虛張聲勢多過對政治事務廣泛且實質的批判介入。究其因,則電子媒體與政黨政治間盲目的相互趨從關係難辭其咎。

  自一九九零年代中期以來,由頻繁的選舉主導的政黨政治競賽幾乎獨斷了檯面上政治的發展。打選戰用的口號式政見以及議題操弄,由於容易挑起選民情緒,由選戰蔓延至日常的政治實踐。政府公共事務的決策思維,有越來越多短線操作,意在快速曝光,引發關注,藉以博得好政績的口碑;而反對黨則以激化衝突對抗來取代實質監督,同樣意在爭取媒體關注。這種淺碟化的政治對立氛圍顯然符合電子媒體將政治變成一場馬戲團秀的需求。因此,政論節目雖然冠冕堂皇的宣稱代表人民的聲音,實際的功能,卻是隨著政黨對決的「人氣」政治而被動起舞、主動渲染。

  因此,媒體化的政治凸顯的,與其說是批判觀點或反對勢力的消失,不如說是舞台的消失。台灣社會近幾年來也不乏多種權益團體爭取發聲與捍衛自身權益,舉凡環保、媒體改革、教育、原住民、性別、性取向、移民、勞工、農運等運動雖方興未艾,但主流商業媒體對這些議題卻是完全噤聲。即便有少數議題搭上藍綠對決的順風車,而順利達陣,但這些議題往往被「染色」,成為藍綠陣營言論攻防的工具,也因此迅速失焦。

  因此,電視政論節目已成為一個閉鎖的論壇空間。由政論節目這個扭曲的稜鏡映照出的,是台灣政壇與媒體界間越來越糾葛不清的依存關係,以及言論淺碟化後,眛於真實社會輿情的窘境。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