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正在終結?印刷書刊開始退出歷史舞台?

2009-01-14
  筆者執筆寫本文時,二零零八年即將終結。這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有令人振奮的消息;但也有各種的天災人禍。可是,在這些熱門的新聞話題之外,筆者觀察到一場革命正在靜靜的進行中,後世可能就會定零八年為一個新舊時代的分水嶺。筆者指的舊時代,是印刷書刊的年代;而新時代,則是電子書刊的年代。

  誠然任何超大規模的時代交替,都不可能是在一夜之間發生的。以互聯網的興起為例,就至少有三個重要的里程碑:一九六九第一個packet-switched network APRANET的開通,一九八三年APRANET正式引入使用TCP/IP通訊協定,和一九九三第一個圖像介面的萬維網瀏覽器NCSA Mosaic的發佈。前後相隔了廿四年。故此,筆者在此能預言的,頂多是現在是個終結的開始而矣(The beginning of an end)。

電子閱讀器的發展歷程
  電子書刊有甚麼好處?基本上它有著所有數碼化能帶來的好處,如可供搜尋、可以加入互動性等,但最重要的也許還是如數碼革命的巨擘Nicholas Negroponte對數碼化的優點所作的概括,即是數碼化後,我們要傳播資訊和知識,載體變成輕便的位元(電子訊號)而不再是相對極為笨重的原子(這即是Negroponte所說的「Move bits, not atoms」)。

  但是,電子書刊是一個奇怪的理想。它有不少的支持者,堅信它的時代一定會來臨;但抱懷疑態度的人也許更多,他們相信帶著「書卷味」的「入得書房、出得廳堂」,能帶到海灘上、公園裡閱讀的印刷書本永遠不會被取代。

  是嗎?看來有點像。由約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四這七多年間,市場上有過好多次引進電子書刊電子閱讀器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在這段期間,一部電子書/電子閱讀器的發展史,就是一本供奉著各個「先烈」的歷史!Rocket eBook Reader、Gemstar、Everybook、SoftBook、Librius Millennium Reader等,一個個都曇花一現,然後又一個個都走進了墳墓。無一倖免。

  到了二零零四年,日本新力推出以電子油墨(E Ink)為顯示器的電子閱讀器LIBRIé EBR-1000EP,也曾為人們帶來無限憧憬,蓋因為電子油墨是當時的最新科技,比起傳統的液晶體顯示器(LCD),有超省電的優點。另外,電子油墨顯示原理與紙張近似,用戶可以在直接陽光照射的環境下閱讀,新力LIBRIé是第一部能符合「能帶到海灘上、公園裡閱讀」這一要求的電子閱讀器。可惜的是,第一代的LIBRIé也有著一些嚴重的缺陷,致使它在一陣喧鬧之後,又似乎沉寂了下去。(按:LIBRIé仍在市場上有售,而且新力在二零零六年還特別為美國市場推出了Sony Reader)這一系列的失敗或不很成功的嘗試,似乎印證了悲觀主義者的判斷。幸好,有心人仍然是前仆後繼的不斷努力。在剛過去的十八個月,帶來了幾個利好的消息,使人覺得黎明似乎即將到來,幾乎伸手可觸。

  首先是業界的技術組織IDPF(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在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五日宣佈完成制定業界的共同標準Open Publication Structure 2.0(OPS 2.0),並將其由「草案」的地位正式提升到「標準」的地位。而美國出版商協會AAP(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Inc)也於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宣佈認可該標準為各出版商所最終會採用。這兩個看似枯竭無味的宣佈,其實可能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此之前,不少人曾經有過疑慮,擔心出版界和技術業界會因各種原因出現制式大混亂的局面,阻礙了電子書的普及(多年來一直關注電子書刊的博客,Teleread網站站主David Rothman曾描述這種可能出現的制式混亂為「電子巴別塔」Tower of eBabel)。現在經過這兩個宣佈後,上述的疑慮應該可以消除了。

  其二是網上書店兼零售店先驅兼「霸主」阿馬遜Amazon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宣佈推出Amazon Kindle電子閱讀器,為電子閱讀器這一理想「重燃愛火」。這一個宣佈,最初我也忽略了。雖然Amazon Kindle也是如LIBRIé一樣採用了省電兼好看的電子油墨作顯示器,但到零七年時已有多個廠商推出了不同的電子閱讀器,連國產的南開津科也都已經於零七年十月推出「翰林電子書V3」(電子書閱讀器),再多一個Amazon Kindle似乎不是甚麼大新聞。但細心看看發佈的內容,才發現Amazon Kindle的設計師畫出了神來的一筆,可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就是Amazon Kindle是首部直接連通網絡的電子閱讀器。它內置了廣域無綫數據網絡,而且使用該網絡的用戶不需另行繳費,有關費用已經由Amazon向網絡供應商(北美的Sprint提供CDMA EVDO網絡)以合約形式付清。

  Amazon Kindle連通網絡的最大意義,在於電子閱讀器自此與電腦完全相互獨立,再也不用依賴電腦。(相比之下,以前用戶要先用電腦下載有關的電子書的檔案,再用USB之類的連接綫把檔案從電腦轉移到閱讀器上,甚為麻煩。)這代表了甚麼?這代表了用戶不單可以把Amazon Kindle帶到海灘上,到心血來潮的時候,還可以在海灘上(而不是在家中的電腦前)直接去網上書店找書、買書。從此Amazon Kindle的用戶在出門前不需要再考慮該帶哪幾本書了,因為不單其內置記憶體已經能裝約二百本書,不夠的話可以隨時隨地的再買!

文字媒體未來趨勢
  本年度第三件重要新聞,可能預示著印刷書本「行將就木」的,就是開始有主流報章及雜誌宣佈停辦印刷版,改為專注於搞網上版。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在美國江湖地位頗高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另外的就是老牌電腦雜誌PC Magazine。
  一葉知秋,筆者相信,只會有愈來愈多的報刊走這些先驅的道路,放棄印刷版,專攻網上版。事實上,即使未必很多人會在短期內購買如Amazon Kindle或翰林電子書等電子閱讀器,但肯定是愈來愈多人習慣了(特別是年輕人)在電腦前和在網上看書看報。在這情況下,加上紙價愈來愈貴,生產印刷書刊的成本不斷上升,報刊的確要問自已,為何還要搞印刷版。所以,我認為以上的趨勢可以說是不可逆轉的。

  除了這幾件大新聞之外,還有其他幾件較不起眼的新聞,但也是代表著一個趨勢。例如,專營IT類電子書籍的網上圖書館SafariBooksOnline.com(二零零一年成立)經營愈來愈成功;AAP的統計數字顯示零八年電子書的營業額增幅是百份之七十三;以及香港政府教育局也宣佈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在學校引入電子課本的可行性,等等。

  假如印刷書刊的時代正在終結,開始退出歷史舞台了,筆者在這裡作警世之言,是認為文字媒體的喪鐘已經響起了嗎?絕對不然!

  筆者仍然堅信,文字,是人與人之間作思想溝通的最有效的媒介之一,永遠不會被圖片、音檔、視頻所完全取代。正在被取代的,是用以承載文字的載體,將不會再是東漢蔡倫所發明的、以木頭研磨成漿再製成的紙張,而是相對輕便的電子訊息。載體改變了,但文字的力量不會減弱,反而有可能因為資訊更容易傳播,使文字的力量變得更加強大。所以,如果有年輕人來問我意見,說有興趣投身文字媒體,問我是否明智,我會絕對支持;但是,如果有投資者問我現在投資在紙品或印刷業是否明智,這我就不是那麼的肯定了。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

「港漫」與創意工業

馮應謙
2015-07-01

比較香港免費報紙的內容和風格

陳樂怡,李曉茹,李韋瑤,李惠珊,黃嘉盈
蘇鑰機
201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