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七十年代香港電視廣播業

2009-04-15
早期的本地電視劇多在錄影廠內拍攝。
香港電台於一九七零年開始電視製作。

  近年來,電影資料館舉辦了多項有關七十年代香港電視人、電影人的研討會和電影放映活動,出版社亦凑熱鬧,先後推出多套書籍圖冊,呈現七十年代本土文化如何繁花盛放、創意紛陳。若要論及普及文化在香江的起承轉合,「七十年代」究竟擔演了甚麼角色呢?或許,無綫電視廣播業的誕生和茁壯,便是當中的重要一環。

從「小眾」到「大眾」傳媒
  在一九六零、一九七零年代之交,隨著新廣播科技誕生,全球影音業也發展得熱鬧非常,電視廣播業如日方興,歐美大學紛紛出現傳理或大眾傳播等課程,吸引不少年輕學子投入這門時尚學科。在東方,香港的專上學院也可說是亞洲區內較早引入這些西式課程的地區之一,香江不少漸趨中產小康的家庭也樂於把子女送到歐美留學,選讀這些看似前景遠大的學科。

  這幕影音業步向繁榮的故事,也有賴硬體蓬勃發展所致,例如在亞洲,日本的經濟力量正蓄勢待發,「東芝」、「樂聲」和「三洋」等日本生產商紛紛趕過了「科藝」、「西門子」、「德律風根」等歐美競敵,研發出更貼合亞洲市場的小型家庭電器;伴隨日風登陸,香江的小康家庭也走進了「電器化」時代,令電視機、彩色電視機、高度傳真音響器材 (Hi-Fi) 等消費品日漸紆尊降貴,落入了尋常百姓之家。

  早在二次大戰爆發前的英國,政客們已掌握到廣播科技對傳遞政治訊息的重要性 (如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成為政府發放訊息的重要媒介,磁帶錄音技術更是由納粹德國的科學家發明,協助發放宣傳訊息);在戰後香港,為本港居民提供電台廣播服務的麗的呼聲 (香港) 有限公司,背後的主要股東正是英國保守黨。隨電視廣播業萌芽,麗的呼聲旗下的麗的映聲自一九五七年開拓新領域,為香港提供電視廣播服務。由是之故,初期的香港電視廣播業可說是深受英式作風所影響,其經營形式仍以「訂戶收費」為主,可說是「小眾傳媒」的例子,免費電視廣播服務 (如「無綫」) 出現前,「大眾傳媒」可說仍未誕生。

  且聽資深影視人蕭笙憶述他加入麗的之初的所見所聞:麗的「老闆是英國人,它其實在市場上沒有競爭,是獨市生意;……那就習慣了英國人很保守,做的節目不同今日,什麼《四千金》等全都是坐在廠裡拍攝……,是模仿舞台劇,多是用三部機錄下,那時很少拍外景的」;資深影視人朱克也憶述:麗的開台之初,它仍以英國廣播公司為藍本,組織結構較簡單,較重視營業部門,目標是維持約二千用戶訂購廣播服務,達至收支平衡。當時每訂戶的月費約廿五元,在當時不算是普羅家庭可輕易承擔,故麗的也可算是服務中產家庭的「小眾傳媒」。在這階段,「導播」人員可說在電視製作環節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從「導播」到「導演」

  在製作方法上,麗的成立之初仍是仿效英國廣播公司的習慣,多以「導播」人員作製作的核心,據朱克憶述,「導播」人員專責操控機器,俗稱所謂「按掣工作」,負責技術部份,間中也有兩個人一起合作,即一人做「導演」工作,負責劇本和演員走位;另一人則負責「導播」工作;負擔「導演」工作的專人(當時多被稱作「戲劇指導」) 協助演出者把戲排好後,再交「導播」負責機器按掣工作,完成錄影流程。今人所稱的電視「導演」在當時還未算確立到自己作為製作主導的位置,更遑論電視節目的「導演風格」。

  來到一九六五年,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下稱無綫) 在香港註冊成立,董事局由利希慎家族的利孝和、邵氏兄弟的邵逸夫、余仁生中藥店的余經緯以及多家財團組成,由華商主導的商營電視年代亦徐徐開展,為電視廣播業的經營模式帶來巨變。從此,電視業的經營將變得更市場主導。雖然麗的電視遠比無綫啟播為早,但它在香港的物業資產、華商網絡反不及無綫雄厚,無綫的股東皆是香港著名商人,名下擁有不少物業及戲院網絡,加上其股權延續性遠較麗的及其繼承者穩定,這些優勢都成了日後電視台競爭的重要資產。

  一九六七年,無綫電視正式啟播。啟播之初,無綫的本土製作仍未能自給自足,故黃金時段的廣播空檔大多由美國製作的配音片集填補,如由美國各大電視台製作的家庭劇集《闔家歡》、《神偷諜影》、《雌虎雙雄》等便甚受港人歡迎,到後來,由於日本劇集收費較廉宜,加上日本各式家電產品為電視台帶來不少廣告收益,無綫也先後引進日本電視台製作的《柔道龍虎榜》、《青春火花》等多套東洋味道濃的劇集。

本土製作潮流

  早期的本土製作電視劇,多是在室內進行錄影 (如話劇味道甚濃的單元劇或短篇劇),不少題材乃直接取材自話劇、民間傳奇而來,無綫所用的幕前幕後人員如梁天、鍾景輝、陳有后、鄭子敦等更是來自話劇界。來到七二年,無綫電視台使用全彩色廣播,麗的電視在七三年也開始改用彩色無線廣播,並投入更多資源自製節目,例如無綫把《一三五劇場》改為《翡翠劇場》,播出次數由一週三天增加至一週五天 (每集長約三十分鐘),由於負責編製本土劇集的人手不多,這時期的連續劇多是改編自小說題材,如彩色長篇劇《煙雨濛濛》的故事改編自香港作家嚴沁的小說,一九七四年又推出改編自張恨水小說的《啼笑因緣》,觀眾反應極佳,劇集與劇集主題曲更是深入民心,掀起潮流。

  步進七零年,香港電台成立公共事務電視部,製作電視節目透過商營電視台播出,《獅子山下》便是當中的代表作。早年的「《獅子山下》監製、前廣播處長張敏儀稱,當時製成人員大多喜歡看外國電影,受歐洲新寫實浪潮影響,多選擇實地拍攝加強寫實感覺,這也為初生的電視業帶來無限創意。據港府一項調查顯示,電視機用戶在一九六八至一九七六年間,由九萬多人急升至八十多萬,反映出收看電視已變得更普及,本土製作更受廣告商重視,成為電視台吸納廣告商,刷亮電視台形象的重要資產,電視台的製作部門亦在急速擴張。

  七十年代,香港電視業風雲起伏,自製節目環節高速擴張,大量製造本土影視人才 (如導演、編劇、演員、武術指導等),支援電影業在一九七零、一九八零年代墾荒拓土。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香港的本土文化身份也加速萌生,進入了華洋、雅俗文化高速重組基因的年代。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從報章報導看近年香港大學生形象的變化

黃浿沂
王碩禧
鄭梓峰
鄭曉怡
莫浩廷
蘇鑰機
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