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劍橋大學研究團隊表示,可能在K2-18b行星上發現生命跡象。K2-18b的體積比地球大,距離地球約124光年,是一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圍繞紅矮星K2-18運行。研究人員分析美國太空總署「占士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行星大氣中有兩種含硫氣體,硫化二甲基(DMS)和二硫化二甲基(DMDS),這些氣體在地球上由海洋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產生,可能暗示生命存在。
不過,這個發現受到其他科學家質疑,例如數據含有大量雜訊,不足以可靠地偵測出這些氣體或其他相關訊號;同時目前學術界只是剛剛開始學習解讀「占士韋伯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加上觀測得來的訊號相當微弱,很難下定論說已發現生命跡象。
其實關於K2-18b可能存在生命的說法,並非首次出現。究竟K2-18b是否真的有生命痕跡?對未來探索外星生命有何啟示?聽聽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陳文豪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