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40316】香港肥胖醫學會創會會長周振中醫生
2024-03-16

香港肥胖醫學會創會會長周振中醫生——肥胖是萬病之源 - 藥物治療肥胖有突破

親愛的知喬,我的乖姪女:

很高興從來信得知你還有三個多月就完成實習醫生艱苦的訓練,開始思考將來應該做一個怎麼樣的醫生。

 

 

在過去大概九個月時間,你經歷外科、骨科及內科病房的日與夜,驚覺有不少中年人因為肥胖引起種種的併發症而入院治療及做手術,問我肥胖是否一個越來越嚴重的都市病,治療肥胖可否作為一個重要的專科發展。

如果你五年前問我相同的問題,我可能會有一些猶疑;今天我的答案肯定的。肥胖症在可見的將來,會是我們內分泌科重要一環,我就不妨同你分享我的看法:

從前肥胖被指是百病之源,但今天已被稱為萬病之源。在唔少人眼中,肥胖只是關外觀事,事實上肥胖症本身就係慢性疾病,會增加癌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致命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痛風、睡眠窒息症、膝關節炎、壓力性失禁、不舉及不育等疾病的風險,對社會造成沉重醫療負擔。

 

世衛及世界肥胖聯盟在今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指出:

估計現時全世界八分一的人口屬於肥胖,到二零三五年全世界大紉有四份之一的人口會跌入肥胖的範圍,達到接近20億,兒童肥胖的增幅更達到100%。


香港肥胖的情況都是不遑多讓,過去20年也像其他現代化大城市一樣,見證肥胖比率急促上升。根據衛生署發布2020-2022年的人口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本港15至84歲人口當中,超重和肥胖比率就高達54.6%,其中嚴重肥胖(BMI≥30) 較上一份2014至15年調查報告更由5.3%急升到6.9%,男士肥胖比率更在~20年間增加17.1%,即是由22.3% 升到39.4%。

我在2003年與一班志同道合的糖尿及內分泌科、家庭科、外科及精神科醫生,加上營養師、運動治療專家及藥劑師等共同創立香港肥胖醫學會,致力教育市民對肥胖正確的認識及跟進研究治療肥胖各種方案的發展,見證開始時有一點束手無策,二十年後今天我們開始見到曙光。

 

過往大家想起減肥,一定會聯想到節食、健康飲食及運動這些關鍵詞,然而對大多數已患上肥胖症的人來說,這些方法對減少剩餘脂肪的成效並不大,這些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大家日常基本要做到的,如果再需要長期減少食量及增加運動量,只要意志力稍有不足,就會容易放棄,所以患上肥胖症實際上與其他慢性疾病一樣很多時需要藥物輔助。

 

健康飲食及恆常運動,達致熱量平衡是全民預防肥胖的基本法,但是實際上知易行難,所有工業化的社會都面對同一難題。預防肥胖並不是一個純粹醫學問題,應該是一個多角度的社會問題,需要各方面的協作及努力,這包括學校及家庭教育,以及各種各樣的恆常宣傳及社會運動; 政府要考慮立法及各種稅務措施一樣,鼓勵及獎賞健康飲食及運動,引導大眾市民向健康生活發展,情況像減低吸煙人士的各種措施,例如向糖添加飲品加重稅、強制性要求所有快餐都要公布餐單熱量、糖、油的成份等等。但這些措施往往遭到各種持份者的反對,同時這些政策的回報往往要等二三十年之後,所以要現屆政府推行有一定的難度。
 

過去10年有很多大型國際研究證實減重及代謝手術,主要包括腹腔鏡縮胃手術和胃繞道手術;能有效地通過減重,同時達致降低與肥胖相關的各種併發症及死亡率。但手術治療始終有既定風險、創傷性及專職手術團隊不普及等限制,因此不能成為治療肥胖的主流。

 

最後談一談我們內分泌科醫生渴望得到的工具: 一種安全、有效及副作用少點的減肥藥物,能達到長期可觀減肥的作用,同時降低與肥胖相關的各種併發症及死亡率。醫學界在過去30年研發減肥藥的確有好大障礙,曾經面世的四至五種口服減肥藥,都是通過改變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達致減少飢餓感及增加飽肚感來控制食量,但差不多所有這些藥物面世以後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陸續出現自殺傾向,增加心臟病風險,引發心辦問題及增加癌症等副作用,差不多全部以後都被禁用及回收。
 

2023年11月終於等到令人興奮莫名的臨床醫學報告: 一種長效腸沁素(GLP-1)受體促效劑經歷五年期臨床試驗研究出爐,佢能夠通過控制食量有效地平均減重15%之餘,應用在其他有效治療的基礎上,仲可以額外降低致命嚴重心血管疾病,好似心臟病同中風的風險達20%。打破過往30年,冇醫療證據直接證明減肥藥可以『減少死亡及肥胖相關疾病』的困局,長遠仲幫到解決社會的醫療壓力,所以該減肥藥一推出就全球各地瘋搶,美國同世界各國仲已經出現名人濫用的問題。

數隻相類似的減肥藥物經已成功進入第三期研究,初步資料實在令人鼓舞,相信一至三年內我們有更多選擇。因此藥物治療肥胖症可以說是進入飛昇的階段。

 

知喬,希望以上的觀察及分享能幫助你作出明智的抉擇。

 

完成實習後我們要找一間美食餐廳慶祝一番,社交聚餐,偶一而為之,當然無妨!但變成恆常習慣,便是肥胖的根源啦!

 

拜拜肥胖、身心健康!

二舅父

2024年3月16日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