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10410】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 張炳良
2021-04-10

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50

*編題由編輯所加

亞傑、亞恒:

很高興較早前與你們喝咖啡,聽聽你們這一代關心社會的年輕人,對於時局的看法。你們心中的惆悵和困惑,我雖屬年長的一輩,仍可十分理解,因為我也曾經年輕過、激進過。

年輕時充滿理想,誓要改造世界,會豪言歷史由他們一代才真正開始,認為前人都已妥恊、為世俗及現實所吞噬。但上天十分公平,社會的問題永不終止,解決了舊問題就會出現新問題,有時解決舊問題的方法,成為新問題的來源,循環不息。

一代人做一代事,每一代人都不能迴避新挑戰,須在逆境中求突破,在迷離中找前路,在錯綜複雜中理順思絮、擇優而行。雖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但現實的歷史進程,並非如白紙可隨意畫寫,受著既有制度和利害的制約,所以才需講「有理有利有節」。

過去幾年,香港經歷重大政治激蕩,很多年輕人走進大浪潮中,希望按其想像、靠其自發行動,去左右大局。可是,2019年的香港走了樣,變成一個但求政治正確、撕裂分化、競相民粹、可以用正義去合理化暴力和破壞、失去兼容的城市。事變因素甚多,政府也責無旁貸。

「一國兩制」受到前所未見的考驗。九七回歸前,雖然不少港人恐共、對內地制度有所保留,但中央政府從未懷疑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港人支持內地現代化,每次內地發生重大災難(如華東水災、四川地震),皆血濃於水、捐輸賑災。中央也從未擔心會出現「港獨」,因為港人只追求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繼續自由開放、法治公平,同時希望國家不斷向好。

北京當時以為,只要把八十年代的香港治理模式「凍結」,一切不變,以《基本法》規範,那便大功告成,繁榮安定下去,殊不知回歸後才是新挑戰的開始,新危機接連發生。「雙普選」爭議蹉跎歲月,港人憂慮自由受限,躁動日甚,政爭不絕。

由於內部的體制束縛及利益分化,香港始終拿不出意志,去進行必需的社會政策和經濟結構改革,於是不進則退,往日光茫慢慢消失。政治、經濟和社會民生格局多重受困,而「一國兩制」存在必然張力,再加上兩地逐步融合帶來的陣痛,於是滋長民怨、和近年在新世代中蔓延的分離意識。

2003年23條立法失敗,令中央懷疑部分港人是否「愛國」,期望特區推行國民教育。2007年底,北京給出「雙普選」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卻因政治互信走下坡,及2014年「佔中」衝擊,最終無法突破政改困局。

2019年「反修例」,你們耳熟能詳。一些抗爭者以為在用盡一切手段爭取民主自由而已,但是從中央看,是出現一場妄顧法紀、衝擊政權、挑戰國家的動亂,也就是極端抗爭搞手時刻掛在咀邊的「攬炒」。

再者,近年美國視中國為敵,鋭意「圍中遏華」,攬炒派把注押在美國,使香港陷入國際地緣政治角力的旋渦之中,先蒙其害,國際形象盡受破壞。如此突變,令人無限唏噓。

去年中央通過港區國安法、今年3月整頓特區政制,以確保「全面管治權」及「愛國者治港」,既針對過去兩年紛亂、突出「國家安全」主旋律,也全面調整「一國兩制」的具體操作,進入「二次過渡」的新時期。

中央下重藥下,政治生態必出現變化。香港能否亂後大治,還是政治重構反做成更複雜的利益和權力競逐、深層矛盾沒完沒了,尚未可知。肯定的是,港式民主經已易軌,過去各方面的努力不少白費。無論泛民或建制黨派,皆要深思何去何從。公民社會也須反思定位,如何發揮作用。

究竟這個過程會衍生怎樣的「港人治港」,得由下一階段的歷史去說明,也就是靠你們這一代及後起的世代去實踐。

香港雖已回不了頭,但若空間和時間仍在,就是務實主義者希望之所在。惟往後發展,必然是立足中國發展的大軌道。李克強總理幾年前曾作期許:「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香港還有特色嗎?對國家可起什麼作用,而非淪為包袱,這才真正決定香港的命運。

我的一代,曾自命七十年代改革歲月下「新香港」的啟航一代,有著 ‘can do spirit’,萬事一定搞掂,所謂食腦嘛!八十年代前途迷惘的年代,也是香港的政治辯論、思潮激盪、文化創意澎湃、企業專業進取突破的春秋戰國時期。香港一直在紛亂中前進。

路是人走出來的,每一代人都要走自己一代的路,上一代的香港故事,或許仍可對你們思考如何走出屬於新一代的香港故事,有些啟發之處。我這一代(即50後)的可見未來,只不過還有10至20年光景,但你們千禧世代的未來有50年,半個世紀,無論國家、香港,及整個世界,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以請擺脫種種心障,不要聽消沉或虛妄的話,悲情只會助長無望、「弄假成真」,惟有腳踏實地投入,才可塑造明天。做好香港,才能唱好香港;要國際上不忘記香港,靠的不是香港的淪落,而是靠香港重新站起來。

 

祝青春常在心間!

張炳良

2021年4月10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