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20205】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 麥勁生
2022-02-05

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 麥勁生——非遺是一種活態傳承 會因應時代和環境變遷而不斷地創新

*標題由編輯所加

Johnny:

自從你畢業以後,我們已有好幾年沒有見面,你近來好嗎?在疫情期間要多多保重啊!當你看到這封信時,應該是農曆新年期間,我首先祝你在新一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我記得你在歷史系讀書時,對香港的傳統文化很感興趣。我在2021年初獲政府委任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和教育等工作向政府提供意見,我覺得這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或簡稱「非遺」,似是一個深奧的學術名詞,但其實非遺是源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包括世代相傳的傳統節慶、表演藝術、手工藝和知識等,可為我們帶來身份認同和持續感,它們是一種活態的傳承,會因應時代和環境變遷而不斷地創新,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說得具體一點,現在正值農曆新年,是香港重要的傳統節日,單單過年時的不少活動就與非遺有關。由於在疫情期間,在年廿九當晚我們都不能外出吃團年飯,我有幾位朋友去了酒樓買盆菜當作團年飯的餸菜,一家人圍坐而食,亦可以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其實這種以大盆盛載食物的獨特飲食文化,在香港已有數百年歷史,新界不少宗族會在節慶、打醮、婚嫁或春秋二祭期間一起煮盆菜,與族人圍坐「食盆」,有些祠堂甚至會筵開百多圍盆菜,席間觥籌交錯,恰似一場大型派對,各人盡慶而歸。「食盆」有維繫族人感情和確認宗族成員身份的社會功能,是一種凝聚社區的具體社會實踐,因此「食盆」已列為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今天售賣盆菜的酒樓食肆可說是成行成市,它們還會加入款色新穎的食材,在疫情期間盆菜更成為家庭聚餐的一個好選擇。雖然這種「都市」盆菜已脫離傳統宗族的社會脈絡,但仍然保留著「團圓」的意涵和節日氛圍,可算是傳統文化被不斷再創造的實例。 

過往大年初一的新聞報導中,你都會看到大批市民擁到黃大仙祠上頭柱香的盛況。你對「有求必應」的黃大仙一定不會陌生,但未必留意到有過百年歷史的黃大仙信俗不僅是香港的非遺,亦於2014年成為國家級的非遺項目。至於大年初二的車公誕,亦是新年期間的另一項非遺盛事。在年初二到車公廟祈福和轉風車,已成為很多人的開年活動;而新界鄉議局主席在車公廟求得的簽文內容,更會在新年期間為我們帶來不少茶餘飯後的話題。

 另一方面,新界鄉村仍有不少傳統賀年活動,例如經常看到的舞龍、舞獅和舞麒麟等傳統表演,以及相關瑞獸的紮作技藝,其實都是我們的非遺。至於點燈更是不少圍村在新年期間的重要喜慶儀式。點燈是指新界宗族在農曆正月上旬的吉日,將紙紮的丁燈掛在祠堂或祭祀場所內,寓意族中有男丁出生,藉此告知祖先及族人這個喜訊,同時將男丁的名字加入族譜,讓這位「小新丁」正式成為宗族的一員。部分圍村在正月十五元宵前後舉行大型的丁酒或盆菜宴,宗族成員亦可藉此聚會祝福這些新丁。點燈和相關的花燈紮作技藝既是傳統習俗和工藝,亦是我們的非遺,它們看似與我們都市人的生活風馬牛不相及,但細想之下,點燈儀式就像我們都市人為新生嬰孩安排出生登記和百日宴,兩類可謂是異曲同工的社會實踐。

 我剛提到很多與農曆年相關的非遺項目,其實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非遺的研究、保護、傳承和推廣工作任重道遠,儘管非遺的保護傳承在國際間算是較新的議題,特區政府過去亦做了很多有關非遺的傳承和推廣工作,例如於2014年公佈香港首份非遺清單、2015年成立非遺辦事處、2016年在三棟屋博物館設立香港非遺中心、2017年公佈首份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以及在2019年開始推出非遺資助計劃,藉此資助和鼓勵傳承人、傳承團體,以至公眾人士一起參與傳承和保護非遺的工作,以增強大眾對非遺的認識,並將這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珍貴禮物繼續世代相傳。

 如果你想認識更多香港的非遺項目,或是我們對非遺的傳承和推廣工作,我建議你可以在政府的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到荃灣三棟屋的香港非遺中心參觀一個剛在去年十一月開幕的「循聲覓道─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這個展覽利用藝術和多媒體元素,以嶄新的策展手法重新演繹本地傳統文化,展場還有不少「打卡」位,相信一定不會令你感到沈悶,你應該可從展覽中感受到非遺其實是與我們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

 最後希望疫情儘快過去,到時可約你們一班舊生去圍村食盆菜,一起體驗這項香港的非遺。

  

麥勁生

2022年2月5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發表評論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