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媒體分進合擊 競合大眾媒體

2013-05-15

  台灣新聞專業處境日益艱難。黨同伐異、炒作八卦、置入行銷,侵蝕專業根基;蔡衍明擁有的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要購併有線電視系統,黎智英一度決定將《蘋果日報》、《壹週刊》、壹電視賣給蔡衍明等巨富,更引發媒體壟斷疑慮。憂心新聞前景的公眾,展開搶救專業行動,其中有數路人馬計畫籌募資金、創辦新報來撥亂反正。

  我曾任報社編輯,現任大學新聞傳播系教師,對媒體亂象痛心疾首,為此投入獨立媒體運動,去年六月更和獨媒同志共同發起獨立媒體學院,培訓具有獨立精神的專業記者。獨立媒體學院發起人敬佩籌辦新報的勇氣,但認為耗費鉅資辦報,恐將掉入與財團拚財力的窘境。

  我們幾經討論,決定另闢蹊徑:先培訓更多獨立記者、育成更多獨立媒體,再分進合擊,聚合成獨媒聯盟,以群體力量挑戰財團霸權。我們立即付諸行動,將原本非正式運作的獨立媒體學院組織化,向政府申請成立正式的社團法人組織,同時開課培訓新秀、募款育成新媒體,並且搭建獨媒的對話和合作平台,一步步實踐我們的願景。

  獨立媒體學院的願景,來自我們這些發起人的實踐經驗,以及我們對獨立媒體發展脈絡的分析。

獨立媒體 能量驚人
  獨立媒體(independent media)—又稱公民媒體(citizen media)、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是獨立於政經勢力之外,為基層民眾發聲的媒介。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當大眾媒體依附政經權貴、背棄社會責任,民眾就會運用當時當地的簡便工具,打造自己的媒體、發送草根的訊息,來對抗大眾媒體、爭取民主人權。在網路普及前,台灣民眾用異議雜誌、社運影帶、地下電台來揭露真相;在網路普及後,用部落格、社交網站、網路影音平台等工具來傳播訊息和觀點。

  網路時代的獨立媒體百家爭鳴,包括團隊媒體、個人媒體、聚合平台。團隊媒體,如報導社運的《苦勞網》、深耕生態的《環境資訊中心》、監督災後重建的《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聚焦農業的《上下游新聞市集》、重視媒體改革的《新頭殼》、服務移民移工的《四方報》;個人媒體,如專注環保的朱淑娟、關懷弱勢的江一豪、關注社運的鄭國威、調查疫情的李惠仁、探討教育的彭明輝、反對置入性行銷的黃哲斌;聚合平台,如擁有近七千個部落格的《PeoPo公民新聞》,這些部落格大多是社會行動者和非營利組織創立。

  這些積極報導的團隊媒體、個人媒體、聚合平台,以及更多即興書寫的網路寫手,形成一個分進合擊的獨立媒體體系,在許多重大議題上填補大眾媒體的疏漏、引導大眾媒體的走向、抗衡大眾媒體的觀點,進而影響社會輿論、衝擊政府決策。

  二○○七年台北縣政府為了蓋捷運,強令痲瘋病友搬遷,二○一○年苗栗縣政府為了擴大科學園區,強制徵收農民土地,二○一二年台北市政府為了推動都市更新,強拆拒絕都更的民宅,大眾媒體原本都漠視不報,直到獨媒探討、網民熱議、民怨沸騰後,大眾媒體才跟進報導、政府才正視異議。

  二○一○年《中國時報》記者黃哲斌辭職揭發政府收買媒體、置入行銷的內幕,二○一一年獨立記者李惠仁完成耗時六年的紀錄片,揭露政府掩蓋的禽流感疫情,絕大多數大眾媒體也都視而不見、匿而不報,黃哲斌、李惠仁藉由網路和獨立媒體突破封鎖,拆穿謊言、形成輿論,才迫使立法院修法禁止政府置入行銷、農委會承認確有疫情。

  二○一一年,馬英九總統宣布不支持國光石化到彰化建廠,獨立媒體也扮演重要角色。早在二○○八年二月,朱淑娟就開始報導國光石化設廠爭議,成為反對運動資訊來源,《環境資訊中心》、《新頭殼》也加入報導行列;他們的報導與各界抗爭力量相加相乘,終於迫使這個投資規模六千多億台幣的開發案喊停。

  獨立媒體,不僅影響力日增,也贏得越來越多專業肯定。《苦勞網》、《環境資訊中心》、《四方報》先後贏得卓越新聞獎的社會公器獎,《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贏得雲豹新聞獎的評審團獎、《上下游新聞市集》贏得學學獎的影響力獎;黃哲斌榮獲思恆獎、李惠仁贏得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朱淑娟更在二○一一年一人獨得卓越新聞獎和曾虛白公共服務獎三大獎項。

  這些獎項和事功證明,獨立媒體規模雖小,但傳播能量驚人。而且,獨立媒體仰賴的是熱情、專業,而非資金、設備,只要有心就能投入、只要有足以溫飽的收入就能持續營運。獨立媒體學院因此認為,與其耗費鉅資創辦新報,不如以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經費來培養獨立記者、育成獨立媒體。

培育新秀 整合戰力
  獨立媒體學院發起人包括上述個人媒體朱淑娟、黃哲斌,團隊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成員馮小非、汪文豪,與獨立媒體密切合作的公共電視製作人柯金源、于立平,以及參與創辦《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我。我們的實踐經驗,見證了獨立媒體的能量,也反思獨立媒體的不足。

  我們意識到,台灣獨立媒體儘管日受肯定但仍有四點侷限:首先,發展不夠全面,在環境、農業、勞工等領域卓然有成,但在政治、經濟、醫藥、體育等領域卻缺乏耕耘;其次,欠缺教育機制,獨立記者難以得到培訓和進修機會;第三,欠缺經費福利,難以支撐獨立記者長期奮鬥,甚至連基本的勞健保都成問題;第四,欠缺協調整合,戰力分散,難以相加相乘。

  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團隊伸出援手、協助獨立媒體健全發展。二○○七年成立的《PeoPo公民新聞》平台長期在台灣各地舉辦工作坊,並在網站上提供入門教材;二○一一年底創辦的《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讓獨立記者能藉此平台向公眾募資,取得採訪報導所需經費;二○一二年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成立姊妹組織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為包含獨立記者在內的所有新聞工作者爭取勞動權益。

  獨立媒體學院不重複上述團隊在做的事,轉而投入與他們互補的工作。PeoPo偏重初階訓練、weReport側重個案募資、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服務所有記者而非針對獨立記者,獨立媒體學院因此將工作重心放在與他們互補的四個面向上:進階教育訓練、獨媒社群對話、獨媒創業育成、搭建整合平台。

一、進階教育訓練
  獨立媒體學院的教學採師徒制,學員先上六至十二堂概論課,然後提報採訪計畫,接受業師三個月指導,完成並發表報導作品。去年六月第一次招生,培訓廿五位環境和農業領域記者,今年三月第二次招生,開設環境、農業進階課程,並且新開司法、財經、網路編輯課,每個領域招收二十至廿五人。未來計畫每半年開課一次,逐步新增政治、醫藥、體育、科技、影視、國際新聞等課程,為更多領域培育新血。

  所有課程的老師和業師都是獨立媒體人、具有獨立精神的傳統媒體記者、參與社會改革的學者;學員多數是非營利組織成員、社會運動參與者、新聞傳播系所學生,也有幾位是現職或離職的報章雜誌記者。第一期學員在課程結束後,約有三分之一繼續從事報導工作,其中一位贏得PeoPo公民新聞獎,更有一位加入《上下游新聞市集》成為全職的獨立記者。

  此外,學院網站(http://www.indiemedia.tw)開闢「數位學堂」專區,將課程內容陸續上網,並且分享國內外有關獨立媒體的教材和影片,提供學員和民眾線上學習的機會。

二、獨媒社群對話
  獨立媒體學院除了培訓新秀,也積極促進獨媒工作者的相互認識和合作。

  獨媒報導社會議題,卻很少報導自己。學院網站因此開闢「獨立媒體/人專訪」專區,訪談老牌獨立媒體《苦勞網》、《新頭殼》,也採訪新興獨立媒體《攝影之聲》、《台灣社會事件信息圖表》、《行南》、《鐵道青年》,以及實地耕耘韓國新聞的新銳記者楊虔豪等人,讓獨立媒體人能夠相互了解,進而合作。

  學院並且計畫在今年六月舉辦「獨立媒體高峰會」,邀集獨媒負責人一起分享經驗、探討共同的問題和對策;未來,也將不定期舉行相關對話活動。

三、獨媒創業育成
  如前所述,台灣獨立媒體在環境、農業、勞工等領域卓然有成,其他領域還有待發展。學院因此一面開課培訓各領域獨立記者,一面籌建獨立媒體創業育成平台,希望協助更多新秀在尚待開發的領域創辦媒體。

  獨媒育成平台正在籌募資金、研擬辦法,目前的規劃是:每年舉辦一到兩次公開徵選,受理新創獨立媒體提案申請,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評選,獲選者每月給予台幣五萬元補助,原則上補助一年,最多延長半年,延長期補助減為三萬元。資金補助外,學院也將提供獨媒營運模式和網站建置的建議,幫助新獨媒儘快站穩腳步。

四、搭建整合平台
  為了整合報導能量,獨立媒體學院也計畫建構獨媒新聞平台,匯聚所有獨媒的報導,就像Yahoo!新聞平台匯集傳統媒體報導一樣。

  獨媒新聞平台計畫分為三層,底層是各個獨媒的專屬頻道,或連結到各獨媒的網站;中間層將各個獨媒的報導重新歸類組合,例如分為政治、經濟、人權、環境、農業等類;最高層聚焦報導,例如若有多個獨媒同樣報導強徵農地事件,就將相關報導彙整成一個專題,並由學院邀請相關獨立記者對此議題進行調查報導、深度分析。

既競又合 共創新局
  獨立媒體的發展,源自對大眾媒體依附政商的不滿、對新聞專業沉淪的憂慮,但獨媒不必然與大眾媒體對抗,反倒希望以自己開拓的新報導領域、新採寫方法、新營運模式來引導大眾媒體回歸專業、再創新局。例如,朱淑娟旁聽傳統記者忽略的環境影響評估會議,發掘許多重大新聞,就引導傳統記者跟進旁聽。

  獨立媒體也樂意成為大眾媒體轉型再生的合作夥伴。例如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長期和朱淑娟合製專題報導、《商業周刊》更曾邀請朱淑娟幫它撰寫封面故事;再如Yahoo!奇摩新聞曾經轉載《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報導,更將《環境資訊中心》和《新頭殼》列為長期合作媒體;又如《天下雜誌》網路版邀請黃哲斌和《四方報》總編輯張正開闢專欄;此外,《上下游新聞市集》揭發多數米粉不含米的調查報導,《聯合新聞網》也在第一時間同步刊登。

  總之,獨立媒體學院推動的分進合擊策略,不只是獨立媒體的分進合擊,更是獨立媒體與大眾媒體的分進合擊,期待獨立媒體與大眾媒體既競爭又合作,相輔相成、共存共榮,共同開創新聞專業的新局。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