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2021-01-11

  從2019年6月起,香港社會有關《逃犯(修訂)條例草案》的爭議引發大規模社會運動,這場運動從相對和平的示威逐漸演變成長期衝突甚至街頭暴力。 長時間的反修例運動給香港帶來了一系列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問題。其中,由政治觀點和立場的差異而引起的社會矛盾和分裂尤為嚴重。

  近年來,學生是香港歷次社會運動最前線的參與者,這次亦不例外。據報導,自運動開始到2020年9月中,共有3927名學生被捕,其中55%是大學生,其餘45%是中學生。 Facebook,Instagram和Telegram等社交媒體成為青年政治動員和組織的重要平臺。各種線上政治參與被轉化為線下行動。社交媒體上日益加劇的政治極化導致了一系列問題,例如解除朋友關係甚至是網絡欺凌。因此,反修例運動期間香港學生之間的網絡關係解體及其影響,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今年5月,我們有幸獲得特區政府政策創新及統籌辦事處的專項資助,對反修例運動期間香港學生之間的網絡關係解體及其影響進行深入研究。

  這項實證研究以調查問卷為主要研究方法,十多所學校的1200名學生參加了問卷調查,最終有效問卷1171份,有效率達97.58%。受訪者有中四到中六的中學生612人(52.3%),專上大學559人(47.7%),其中444名是本科生,另外有115名是大專和/或高級文憑學生。從性別結構看,女性受訪者佔53.6%,男性佔46.4%,女性參與者略多於男性。問卷共設計了29道問題,涉及社交媒體使用、網絡關係解體、政治極化和資訊繭房等問題,主要調查結果簡報如下。

媒體使用與反修例運動參與

  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學生的社交媒體使用非常頻繁,社交媒體已完全嵌入香港學生的日常生活。如圖1所示,多達88%的學生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超過2小時,而且還有8.3%的學生甚至每天使用社交媒體超過8小時,只有12%的學生聲稱不到2小時。社交媒體被公認為他們每日主要資訊和新聞來源。在學生中最受歡迎的三種社交媒體類型依次是:即時資訊傳遞應用程式,如WhatsApp和Telegram;照片和視頻分享社交網站,如Instagram和YouTube;以及較為著名的社交網站,如Facebook和Twitter。

圖1:每日社交媒體使用時間

  在社交媒體上轉發有關社會運動的帖子一般會被視為在線政治參與行為。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支持這次反修例運動。具體而言,79%的受訪者聲稱他們支持運動,只有5.5%的受訪者對反修例運動持反對意見,其他15.5%保持中立。如圖2 所示,在回答「你在社交媒體上對此次反修例運動的參與程度如何?」時,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5.1%)聲稱他們積極參加了線上活動,例如轉發帖子和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他們中間12.6%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活躍,另外42.5%的受訪者表示相對活躍,只有大約1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這場社會運動的參與比較被動。

圖2:社交媒體的反修例運動參與程度

  傳播學中的選擇性接觸理論表明,受眾更傾向於接觸與自己的既有立場、觀點、態度一致或接近的傳播內容,而傾向於迴避那些與自己既有立場相左的內容。本調查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一觀點。如圖3所示,有63.7%的人「總是」或「經常」轉發或分享與自己觀點類似的帖子,26.6%的人「很少」轉發,只有9.7%的人表示「不轉發或分享」類似的觀點。

圖3:轉發政治立場一致的貼文

  反修例運動在香港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很多人因為立場不同而被針對,例如起底、攻擊等,導致許多人不敢輕易公開表達對這一運動的看法。然而,當被問及是否會因為害怕被孤立而不敢對運動表達政治觀點時,有55.6%的受訪者表示「完全不害怕」或「不太害怕」,只有約20%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害怕」或「非常害怕」(圖4)。

圖4:擔心表達政治觀點而被孤立

網絡關係解除及其影響

  現在很多政治運動鼓勵甚至號召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解除與自己理念不同的人的好友關係。例如在2014年雨傘運動中,一些參與者在社交媒體上直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並明言會與不認同自己理念的人解除好友關係。過去的調查發現,有30%的雨傘運動參與者因政治分歧而與他人解除好友關係,關係解體成了一種排斥異己的政治參與活動,對於被解除關係者而言,社交媒體上的社會資源損失(「失去友誼」)往往會導致抑鬱和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

  作為走在反修例運動前列的學生而言,社交媒體上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解除朋友關係,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之一。 首先要瞭解的是學生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會在社交媒體作出取消朋友關係的行為。結果表明(圖5),當受訪者遭遇與自己的政治立場相反且激進或極端的政治觀點時(多選題),最多的人(40.1%)選擇「隱藏或取消關注」對方; 22.2%選擇「解除朋友關係」;14.3%選擇「網上回應、批評」;而選擇「不採取行動」 的人有32.7%。也就是說,反修例運動中大多數學生(62.3%)會直接解除朋友關係(刪除對方)或間接解除關係(取消關注和隱藏帖文常常被視為一種溫和的分手行為)。  

圖5:因政見向左而解除網路朋友關係

  一般認為,網路朋友關係解體會給被解除者帶來一定負面的影響,這也是本研究關注的重點。當被問及反修例運動中如果在網上被別人解除朋友關係的感受時,只有20.6%的人表示「不開心」,14.5%的人表示「悲傷」,12.7%的人表示「憤怒」,而高達45%的受訪者表示「不在乎」,更有29%的受訪者認為 「很可笑」,而表示感到「驚訝」的人則有16.2%(圖6)。

圖6:被解除朋友關係的心理影響

  受訪者隨後被要求回答會不會和解除自己朋友關係的人或被自己解除朋友關係的人在現實生活中見面時,高達73.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會,只有22.5%的受訪者表示「不介意」或「看情況」。由此看來,線上朋友關係的解除會實實在在地影響線下的交往。

政治極化及其影響

  政治極化(political polarization)是指不同的黨派或其他形式的政治力量、派別、團體,逐漸分化成兩個大而對立的集團,雙方的政治鬥爭越來越激烈,在政策議題上立場差距拉大。2014年「雨傘運動」以來,香港社會就漸漸分為兩個對立的陣營:「藍絲」或親建制派系,和「黃絲」或親民主派系。此次反修例運動中,政治極化極為明顯,僅從「曱甴」到「黑警」、 「暴徒」到「暴政」這些兩極分化的用語亦可窺見一斑。

  如果說政治極化常常表現為激進的言辭,那麼,本調查的結果也證明了政治極化在香港學生的社交媒體中普遍存在。如圖7所示,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將朋友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表有關反修例運動的評論或帖文評價為「非常激進」或「比較激進」,35.8%的受訪者認為評論和帖子相對中立,10.2%的受訪者認為評論「溫和」。

圖7:社交媒體中的激進言論

  當被問及該運動是否加劇了校園內的政治極化時,大多數人(62.8%)表示「非常認同」或「比較認同」,只有9.2%的人表示「非常不認同」或「比較不認同」(圖8)。

 圖8:校園政治極化現象

資訊繭房以及破除路徑

  資訊繭房是指,公眾往往按照個人偏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媒介資訊,無形中將自己置身於「繭房」一般的狹隘空間中,資訊繭房被認為是導致政治極化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發現,大部分受訪者承認他們生活在社交媒體平臺構建的資訊繭房之中。如圖9顯示,有66.7%的受訪者「非常認同」或「比較認同」社交媒體資訊繭房的存在,只有8.4%的人「不太承認」或「完全不認同」。

圖9:社交媒體的資訊繭房效應

  本調查還邀請受訪者對如何打破資訊繭房提供建議。受訪者提出了兩種主要建議:創造多元、自由和開放的媒體生態(72.7%)和提高學生的媒體和資訊素養(65.5%)。只有27.3%的受訪者認為,如果政府能充分利用社交媒體滿足網民對即時資訊的需求,將對打破資訊繭房有所幫助。 

圖10:打破資訊繭房的建議

  本次實證研究聚焦反修例運動中社交媒體的政治極化與關係解體現象,對本港中學生和大學生進行了成功的問卷調查,了解了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參與這次反修例運動的程度,調查了社交媒體上的政治極化造成的友儕間解除朋友關係、取消關注或隱藏對方帖文等現象,分析這種排斥異己的間接式政治參與行為給被解除關係者造成的心理壓力,對於學校、家長、政府等相關持份者如何引導學生打破資訊繭房、以更包容的態度接觸和理解不同政治理念從而推動香港的民主健康發展的途徑,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警隊與社交媒體

黃子健、馬偉傑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