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雜誌編輯不易為

2003-03-15
報紙雜誌化,令時尚雜誌漸失吸引力。
時尚雜誌要跳出傳統框框不容易。
我踏足雜誌界那一年是一九八六年初。直至一九九三年底,我總共編輯過兩本雜誌,都是時尚雜誌。

第一本雜誌是棣屬電視企業國際(TVEI)旗下的中文版Cosmopolitan(一九八四年聖誕面世),當日能接手編輯這本雜誌是份屬內部調升,是這本雜誌在香港的第二位總編輯。可是,在位置上坐到第四天就哭了。為甚麼呢?因為我是新手。對於編輯雜誌,我完全是as green as daisy;當日我只有一名助手,也是非常green。不尋常的是,當日TVEI二十多人以高級經理鄭君略為首過檔《明報》大展拳腳,連我的直屬上司出版經理方良柱也去了《明報》,負責成立明窗出版社;加上當時上一手總編輯離職前連一張客戶聯絡名片也沒有留下。但老闆說,不管甚麼原因,雜誌不能脫期,也不能逾期出街。在沒有任何訓練底下,矇查查臨危受命,原先拍心口請老闆放心的勇氣一下子不知哪裡去了,一驚之下,唯有大哭起來。助手小明說:「唔駛驚,一齊稔辦法。」我只好打電話去《明報》找舊上司方良柱救命,他就日日透過電話教我如何如何去組稿去訪問,以及找誰翻譯美國來的文字稿。

當訪問稿寫妥後,就找姊妹公司博益出版社的經理關永圻修改指正;我當年的許多訪問就是在永圻的督導下出籠的。然後又有師父黃霑寫信來打氣,及教我該看那些書來增加對Cosmopolitan的了解。我常慶幸自己一世夠運,一有危難,貴人就出現了。


出版雜誌生存之道

當由我負責的首期Cosmo順利面世後,那種喜悅就像一個母親順利誕下懷胎九月的嬰兒一樣,既是如釋重負,又有一份成功感。自此,自信心回來了,膽子也大起來了。

當年我其中一個最大的得著就是公司找外面的專人教我們如何化粧、如何穿著,以切合作為這本時尚雜誌總編輯的身份。Keep fit、穿著名牌、善於社交應對、善於運用文學和翻譯,都是我們必須擁有的「技倆」。當時的集團出版經理梁業昌最愛說這句話:「身為總編輯,行出?唔打得都要睇得。」所以,我們當日的信條是一定要presentable,不能肥,肥總編如何能成為時尚女性的典範。所以呀,以當日的薪水,絕不可能買一套Chanel的,幸好有家裡支持,才可以又Issey Miyake又Christian Lacroix的買完又買。

今日的出版人都比較實際,對旗下時尚雜誌主編的要求似乎寬鬆得多,只要有廣告回來就可以了。我們那個年代,主編是靈魂;今日,營業員才是靈魂。因為營業部是賺錢部門。市道不好,生意難做,這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那年代,為了賺錢,配合廣告客戶要求,也會出鱔稿,但總是左閃右避,十分含蓄。打開今日的雜誌,差不多篇篇都是鱔稿,明目張膽地。聽說,這是今日雜誌的生存之道。是的,雜誌太多了,市場太小了,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面對競爭吸引力漸減

時尚雜誌日漸失去吸引力的另一個原因是:報紙的雜誌化。份份報紙都有豐富多彩的副刊,例如《香港經濟日報》、《明報》、《星島日報》、《新報》、《東方日報》等等,每日都全彩色地刊有最新的時尚消息。加上攝影一流,文字一流,比雜誌還要詳盡,還要eye catching。既然如此,為甚麼要去看一個月才出版一次的時尚過時雜誌呢?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年輕的一代以至成年的一代最喜愛的媒體,原來是收聽電台節目。收音機較輕巧方便,可以隨身攜帶,同時節目內容顧及各個階層與年紀,要音樂有音樂,要流行歌曲有流行歌曲、要笑料有笑料,要時事有時事,要故事有故事,要扮靚有扮靚,想點都得。

去年,有中間人來探路,問我有沒有興趣重出江湖,主編某時尚雜誌,我想也不想一下就搖頭thank you。之後我也為自已這個直截了當的反應震盪了一下,至少應該八卦一下是哪一本雜誌呀。

時尚雜誌,一言以蔽之,不外乎華衣美食豪華遊旅。要跳出這個框框談何容易。因為,這類雜誌的生存方法就是依賴時裝、美容、汽車、航空公司、酒店、高級食肆、飾物等這類廣告。也可以說是先有這些產品廣告,後才有這種雜誌的。都旨在可以互惠互利分一杯羹,賺一點錢。記得當年,大概是一九八七年吧,香港電台楊吉璽給我電話,說希望可以談談這類雜誌的理想或使命感等等。我想了半天婉拒了楊。有甚麼好講,說明是時尚,統屬曇花一現,鏡花水月。記得當時有些 環境不大好的同事,因為想學雜誌上的模特兒和名人,身光頸靚地在ball場酒會穿插,實行to see and be seen,於是借錢買名牌,結果日日被信用咭、被同事朋友追數追債,於是他們的理想就是嫁個有錢人。借錢是小事,不惜一切為求一身名牌才真嚇人。


建立風格突出專訪

這是全球性的現象。花花世界實在太誘人了。香港的時尚雜誌和外國的時尚雜誌是沒有分別的。雖然有些標榜以年紀為界限,然一旦利字當頭,界限就變得十分模糊了。

幸運的是,我當年初踏足雜誌界時,遇到的上司都是出版界專才,他們包括了黃瑞良(已故)、梁業昌、方良柱、關永圻、陳錦榮、James Leung等,都看出這類時尚雜誌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為求有自己的風格,就要我們在每一期的人物專訪中下功夫。老實對你說,我當日學寫人物專訪,在關永圻的指導下,一篇稿重寫了四次,差一點又要大哭一場。

做人物專訪,花的時間最多,首先要獲得對方首肯接受訪問、第二要資料搜集、第三訂定主旨、第四設計問題。到了訪問時,又要曉得執生。

不過,每做一個專訪都得益不淺。可不是嗎?在三四個小時內,身為陌生人的記者,可以接收到人家畢生的可貴經驗和閱歷,還可以近距離欣賞一個成功人物說話的神態和小動作。有時訪問完後我會暗忖,這就是他成為這間公司的CEO的原因?

我知道,某些雜誌之所以吸引讀者非買不可,往往就因為那篇每月專訪。有了這朵牡丹,其他的華衣美食資訊,都不過是綠葉而已。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港漫」與創意工業

馮應謙
2015-07-01

比較香港免費報紙的內容和風格

陳樂怡,李曉茹,李韋瑤,李惠珊,黃嘉盈
蘇鑰機
2015-04-08

報紙手機平台逐漸興起

蘇鑰機
葉菁華
2013-01-14

特首選舉新聞商品化

梁旭明
2012-04-13

特首選舉報章報道:總結與檢討

蘇鑰機
譚麗珊、鄧皓文
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