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互聯網使用的全球化特性

2002-04-15
網民有否充份利用互聯網的全球性特質?
幾乎沒有容量限制、並且輕易跨越國界的互聯網,常被認為全球化傳播的要素之一。在虛擬的空間裡,世界各地的使用者互相聯繫,這些人在網路上自由交流,交換資訊,從事網上活動。從統計資料看來,沒有其他媒介比互聯網更具備全球性的特質。到二零零零年底,互聯網使用者已經達到四億一百八十五萬人。除了使用者的人口規模和範圍之外,互聯網也以語言和文化多樣性著稱。

互聯網或許\有全球的性質,但是對使用者而言,它是否也確實是一個全球化媒介?答案必須要看使用者究竟有沒有將它當成一個全球媒介使用。


台灣互聯網使用調查

島國型的台灣,與外界的聯繫對於生存是非常重要的。自七零年代以來,台灣兩位數的經濟成長歸功\於旺盛的貿易活動。根據經濟部在二零零零年統計,海外投資達到大約六十億三千二百萬美元,資訊工業也在全球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包括兩個世界最大的積體電路製造廠。儘管一九九九年發生了地震災變,台灣仍名列於第三大的IT製造國。二零零零年,台灣製造供應全球電腦的主機板佔了84.7%。

台灣互聯網使用源起TANet五年後,第一個ISP----Hinet成立。截至二零零一年七月,台灣擁有32%的上網率,約合七百二十一萬個使用戶,五年內超過十倍的成長率;ADSL在二零零一年第二季的成長率也達到1000%。但儘管互聯網成長率十分快速,它能帶來何種實質上的改變仍是個未知數;使用者是否實際上運用了網路無邊際特質,擺\脫語言和文化的束縛去漫遊網際世界、並充份發揮了這個媒介的全球性潛能?

位在台灣嘉義的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在去年參與了一項包括美國、香港、中國大陸、瑞典、新加坡、義大利等十多個國家參與的世界互聯網計畫(WIP),並在二零零零年十一月進行全島互聯網使用行為的電話調查,總共訪問了二千零十五人,其中包括四百八十八位網路使用者。

調查結果發現,網路使用者較不使用網路的受訪者年輕,教育程度、收入也比較高。但與一年前另外一個調查相比較,高齡者與教育程度較低的網路使用族群已經有增加的趨勢。至於性別差異,研究發現有較高女性網路使用者的比例,佔了53.4%,然而這也反映出男女抽樣比例不均(男44.9%,女55.1%)。使用者花費在看電視的時間較少,然而卻花較多時間在閱\讀報紙、雜誌、電話使用以及和朋友互動。不使用網路的原因則以不知如何使用、沒時間、沒電腦,以及沒興趣居多。

四份之三受訪問的使用者用電話線上網,但ADSL用戶有遽增趨勢。使用者上網最普遍的活動為資料搜尋,其次為通訊交流。平均每天要花費99.3分鐘瀏覽網頁,11.5分鐘聊天,和4.1分鐘討論。電子購物比較起來佔了極小的比例,5.8分鐘。有趣的是資料搜尋雖然佔了最大的比例,對於受訪的網路使用者來說,網頁在資訊收集的重要性只是排名第三(14.3%),遠遜於電視(40.5%)和報紙(24.7%)。

此外樣本中有28%使用者曾透過網路購物。雖然網路購物經驗值仍偏低,相較於以前的研究仍有大幅成長。消費者對於網路購物接受度不足或許\與線上購物的安全性有關。

在資料搜尋、傳播、和電子商務方面,全球化特性被此次調查定為研究主題。
資料搜尋----互聯網使用者被問到瀏覽網頁的字體版本時,平均84.3%瀏覽台灣網頁,僅5.9%瀏覽中國大陸網頁。

傳播交流----當問及是否加入國外網路社群為成員時,僅0.8%回答有。是否同意網路使得原本不可能認識的國外朋友成為相識的可能性:43.4%的人同意,但47.9%的人持反對意見。

買賣交易----樣本裡的一百三十七位網路購物者中,17.5%的人曾經向國外購物。
相關性分析發現,全球化程度高的使用者向國外網站購物的金額,以及透過網路結識外國朋友的比例都比較高。進一步分析顯示,全球化程度與教育程度、收入、使用網路經驗、網路社群會員地位、上網時間和網路購物金額也都有密切關連。一般說來,更能利用網路全球化特性的大多是男性、教育程度較高、並有較多電子購物和網路社群經驗的使用者。


全球性對個人的意義

美國一位學者Ferguson曾提出疑問:一個媒介需要擁有多少閱\聽眾或使用者,才可稱之為全球性的媒介?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在學術論述中,全球(global)這個形容詞常常與跨國(transnational)交互使用。但在沒有標準定義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說,沒有太多使用者大膽超越地區性的網際空間。既然使用者當中參與國外電子社群(0.8%),或向國外網站購物(4.9%)的比例都非常小,網際空間這個無疆界的特性應該會在資訊服務上顯現它的優勢了;然而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同樣的、海外的華文網頁也一樣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以下或許\是國外網際世界缺乏吸引力的原因:

(一)科技:軟體相容性、頻寬限制和網路擁塞也許\讓使用者瀏覽國外網站覺得挫折或沮喪。中國和新加坡網站多數使用簡體字,習於繁體字使用的台灣人未必容易接受。

(二)語言:在台灣即使英文教育早在中學時起步,對大多數人來說,閱\讀和寫外文仍舊是挑戰,成為跨閱\有形疆界的障礙。

(三)社會文化:過去研究發現,中國大陸使用者大多渴望國外網站的線上資訊。然而他們所熱切渴求的並非有關世界的資訊,而是中國大陸本身的消息,因為發生在周遭的事件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活。

美國學者Braman將地區性(locality)區分為三種形式:第一層地區性指的是傳統被地理學、物質和社會力量所建構的世界,第二層是在文化範圍內。第三層則存在於互聯網路空間裡。她認為前兩者之間的界線,在互聯網空間裡已經完全被打破。

當然,未來情況或許\會改觀。當電腦可以自動翻譯語言的時候,至少語文將不再對互聯網溝通構成障礙,Braman的預言也更可能實現。只不過在目前,絕大多數的使用者在這個號稱無疆界的互聯網世界裡,好像還是守在他們熟悉的一小塊範疇裡面。換言之,網路媒介可能真是全球性的,然而台灣的使用者仍「居住」在與自身需求與生活密切相關,以及讓他們有歸屬感的網路區域。對於單獨的個人而言,「全球」(globa)的重要性、意義和與自身的關連仍然遠不及「本地」(local)的重要性、意義和關連。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