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50年】澳門一二.三事件的啓示
2017-06-14
有說,1966年12月3 日在澳門發生的「一二.三事件」,間接促成香港「六七暴動」。《中國點點點》訪問兩位「一二.三事件」經歷者鄭國強、古思堯、以及林玉鳯 (澳廣視前記者、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回顧和剖析對香港「六七暴動」的啓示。本集先回顧「一二.三事件」的經過。
視像版:
聲音版:
【六七50年】澳門一二.三事件的啓示聲音版(上) 【六七50年】澳門一二.三事件的啓示聲音版(下)
1966年11月15日,澳門氹仔坊眾學校欲擴建校舍但良久未獲批准,工人決定自行搭棚擴建。澳葡政府其後出動防暴隊驅趕,最後演變成警民衝突,掀起「一二.三事件」序幕。
受文化大革命的思潮牽動下,左派團體組織遊行、慰問團,更連日到澳督府前大聲朗讀《毛語錄》,澳督府無法正常辦公,示威不斷升級。
1966年12月3日,群眾在議事亭前地聚集,衝擊市政廳、警察局和仁慈堂,拉倒廣場上的美士基打銅像。最後,澳葡政府在傍晚六時宣佈戒嚴,緩和失控場面。
衝突由1966年11月的「氹仔事件」開始、12月3日是高峰,到1967年1月29日,澳督嘉樂庇簽下《認罪答覆書》,為這場歷時兩個多月的衝突事件劃上句號。
【六七50年】視像版
採訪、製作:王磊、張鳳萍
攝影、剪接:王磊
後期製作:楊靜文
監製:葉冠霖
部份圖片來源:
《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暴行》
大公報
【六七50年】聲音版
採訪、製作:王磊、張鳳萍
監製:葉冠霖
【中國點點點】星期一至五 下午三點至四點半
編導:張鳳萍
監製:葉冠霖
【中國點點點】張鳳萍、黃曉玲、唐偉傑、劉銳紹、鄭漢良、呂秉權主持。每日話題由中國政情、至網絡熱話、旅遊、生活、閱讀,讓聽眾輕輕鬆鬆,每天對祖國知多一點點。
常設環節
星期一:最緊要識法、領導點點菜
星期二:對談中國
星期三:中國討論區;同聲同氣談天說地
星期四:點點評論;閱讀中國
星期五:漫遊中國;閒話粵語
專題分類:特備製作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