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山徑有獨特自然景觀,吸引不少市民和旅客在假日到訪。隨著山徑人流量增加,山徑環境衛生問題亦引人關注。非牟利機構Parks and Trails在2014年推出行山應用程式TrailWatch,讓用戶以數據形式記錄行山旅程,同時提供舉報山野破壞的平台,至今已經吸引了超過19萬用戶使用。
Parks and Trails伙伴協作及傳訊總監鄺芯妍在《自由風自由Phone》提到其實香港有好多郊野地方,可能由屋企步行15分鐘,就可以找到一些山徑,這類山徑被稱為「屋企後山」。「屋企後山」由於較近民居,市民更容易去到,亦較大機會出現棄置垃圾,除常見山徑棄置物如水樽、食物包裝外,鄺芯妍提到「有時睇到一啲垃圾係好千奇百怪‥‥我哋想象平時一般人行山,可能係一啲水樽啊,又或者係食物包裝啦,但係有啲地方呢可能係一啲,譬如車廠嘅車場垃圾啊,又或者係我哋試過見到美容儀」
山徑衛生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鄺芯妍認為教育是最關鍵的。Parks and Trails以往有舉辦清理山徑活動,參加者在清理垃圾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垃圾對於山徑的影響,親身感受到山徑垃圾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理念。主持問到後山山徑情況,鄺芯妍就話睇到有改善,「有個情況係附近嘅居民,佢地可能日日去(後山山徑)同真係當咗係自己嘅花園,有個歸屬感喺度,試過見到佢哋自發去清理,亦都會掛啲標示提大家記住帶走自己嘅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