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10102】香港水務安全學會會長 陳漢輝
2021-01-23

*標題由編輯所加

家浚:

你去了美國深造不經不覺己有半年,從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字顯示,美國的感染數字每日平均都新增二三十萬宗,你應倍加小心防疫啊!

反觀香港,疫情相對溫和,但不斷反覆。從你離開時每天少於十宗確診,到第三、第四波疫情時每天可高達過百宗確診。而近幾個月頻頻出現懷疑大廈的排水系統引發的感染過案,令人非常擔心,受影響的樓宇內的居民,更是人心惶惶。電視見到早期有居民星夜撤出受影響的大廈,到親友地方暫住,情況混亂及狼狽,而近日政府有鑒於病毒可能因此擴散,更修例限制居民撤出及外人進入,並強制要求住客及逗留在該大廈超過兩小時的人士送往檢疫。

去年七月,有幾位資深工程師,看見排水系統問題的嚴重性,邀請我一起成立香港水務安全學會,並擔當會長,希望招攬在水務範疇的專業人士集思廣益、共謀對策,協助解決這些排水系統問題。

你在香港長大,深明香港的居住環境狹窄而衍生很多當初不能預見的問題。2003年SARS時,淘大花園有住客在浴室開抽氣扇,卻沒想到地台和企缸的去水口只通過一U型聚水器接連到排水渠,而香港大部份的排水系統是採用單管式,即糞便和其他污水共用一條水渠。亦沒想到這聚水器的水封要經常添水,若一旦乾涸,同一條排水渠會因某一樓層有人受感染,其糞便排出的病毒,會有可能令整條排水渠充積病毒。而浴室的抽氣扇,正好令關閉的浴室出現負壓,病毒便可能抽入浴室內,感染室內人士。曾有討論建議將單管的排水系統改成雙管式,即將糞渠和污水渠分開,減低交叉污染的風險,但因為某些所謂成本效益原因擱置。SARS在三個月內不知不覺地消失,市民好像都忘記了SARS的教訓。

這幾個月所帶出的問題可以歸納成五點:1) 樓宇日久失修,缺乏定期維修保養。排水系統的喉管老化,特別是喉管多採用聚乙烯物料,在紫外光的長期照射下加速老化,不時出現滲水漏氣情況,從排水渠接駁口的水痕或接駁口長出青苔就可見一斑。2) 居民不當改動喉管。例如更換坐厠後,沒有按屋宇署規定接駁好反虹吸管,或乾脆拆掉反虹吸管,沒想到反虹吸管是要平衡沖廁時會對處於低層住客造成瞬間氣壓改變,很可能使低層住客的水封失效。亦有居民改動坐厠的位置,令坐厠的去水管不按原先的管道妥善接入糞渠,令致接駁到排水喉的地方容易出現裂縫。3) 通氣管在屋頂沒有適當放置。當出現擾流效應時,便有可能將病毒帶入高層的室內。4) 香港大部份樓宇的設計,都將浴室和廚房的廢熱氣排到一處半開放式天井,造成煙囪效應。將熱廢氣往上升,即任何上層房間,包括浴室和廚房的窗戶通往該天井,當開窗後便有可能吸入這些廢氣,包括潛藏的病毒。5) 劏房業主往往在非常狹窄的環境下加建廁所,並改動去水渠管,由於喉管長度所限,排水支管沒有適當的斜度,容易造成淤塞及喉管爆裂,更有拆掉反虹吸管。另外,環境衛生極其惡劣,缺乏定期清潔,梯間和走廊缺乏通風,病毒一旦出現便難於消散。

政府現正努力於入境防疫、加強檢測、追蹤本地源頭患者、強制檢測、加強教育宣傳等等,但面對無日無之的排水系統問題,似乎缺乏良策。畢竟,排水系統的安全隱患不是今天才出現,只是沒有今次的疫情,便沒有人關心理會,SARS 就是一個好例子。

我認為,從短、中、長線方面,政府應連同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小業主及個別住戶同心合力,消除這些隱患。我會建議設立類似持牌水喉匠的制度,要求所有排水系統的維修保養工作必須由合資格工人進行。另外要嚴格執行排水系統修葺令,對大型違規業主進行檢控。 第三,以先自願後強制方式,要求樓齡超過十年的大廈每五年由合資人士檢查及維修保養排水系统,即類似強制檢查鋁窗的做法。再者,考慮新建樓宇採用雙管排水系統,既可將污水循環再用,又可減低交叉污染風險,政府現時在安達臣道的公型房屋便是採用雙管系統,證實是可行的。第五,設置自願參與建築物排水系統安全計劃,即類似建築物水安全計劃的做法。最後,檢討建築物條例,包括半開放天井的濶度、排水系統的大小和維修空間等。當然也要管制劏房的使用,包括走廊和梯間的通風。

 

我今次寫到這裡,祝你早日深造歸來  !                                                                                                                   

 

爸爸

2021年1月23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