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項目建築師,創智建築師有限公司資深董事吳永順——政府宜定時與民共議,檢討並完善香港的保育政策
*標題由編輯所加
親愛的媽媽,
還記得小時候,每逢星期天早上,一家到過教堂後,我便跟着你到中環街市買滿一星期的餸菜,而父親便駕著車子在門外等候。印象中,街市入口寫著「中央市場」,而且街市很大,樓梯很闊,室內有個大光井,地面是濕漉漉的,而賣鷄鴨的地方……很臭。當年,我對建築其實是一無所知。
建成於一九三九年,屬現代流線型建築風格的第四代中環街市,是一座三級歷史建築。自二零零三年停止運作以來,一直丟空關閉,更曾經被政府放進勾地表準備賣掉再拆卸重建。後來在二零零九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內提出《保育中環》計劃,政府決定保留中環街市,並納入八大項目當中,再交由市建局負責該保育項目。
二零一一年,我們獲市建局聘用為項目建築師,十年來經歷風風雨雨,面對重重困難,更曾多番被種種原因剎停。由當初的「漂浮綠洲」(即在原建築物上加建一層漂浮空間),到後來的「簡約版」,跌跌撞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終於在本星期開放給市民使用。
活化後的中環街市,保存了一九三九年建成時的面貌。這座三級歷史建築內外的「定義特徵元素」,包括外牆的橫向窗戶及簷蓬、兩道水磨石大樓梯、中央光井、柱網結構和街市檔攤等,都保留下來並予以復修。
今日所見,中環街市的三幅外牆回復了當年的米黃色調。至於面向德輔道中的立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行人天橋時已被拆卸重建,因此將會被新的玻璃幕牆取代,以增加大樓的視覺通透感。幕牆工程今天仍在進行中,預計在今年底完成。
另外,面向皇后大道中的地面公共洗手間已轉移到與行人天橋連接的二樓室內,騰出地面空間作入口廣場。入口廣場連同由光井改建成種滿植物的中央庭園,為市民提供約一千平方米的休憩空間。我們亦把橫跨中庭上空的一道橋加闊,以改善樓層的暢達性。
為了增強建築物與兩側的街道的連繫,我們以摺疊式的玻璃門把建築物和街道分隔,令市民可從四面八方進出大樓。
從大門走進室內,前面所見的是那道滿載香港人回憶的水磨石大樓梯,樓梯牆上的上落指示仍完好保存下來。事實是,要還原這道大樓梯昔日的原貌,一點也不簡單。大樓梯經歷八十年風霜,曾多次翻新,原來的面貌早被一層層的油漆掩蓋。要修復,便先要把表面老化的油漆去除,讓原來的上海批盪飾面及埋藏多年的歷史痕跡重現眼前。由於傳統的上海批盪技術在本地幾近失傳,團隊找來懂得上海批盪的專家,在場指導工程團隊,調製出與舊建築相近的物料,更傳授洗刷和打磨的技法,為破損的部份作復修。
中環街市室內另一組「定義特徵原素」,是柱網風格和不同類型的攤檔。復修後的中環街市採用了開放式設計,室內間隔牆亦與天花板保持距離,讓遊人可以看見街市大樓的結構部份。其實,建築團隊進場時已發現街市大樓日久失修的情況非常嚴重,不但石屎剝落鋼筋外露,而且還需大幅度加固,才可滿足今天的《建築物條例》要求。
至於那些街市檔攤,大部分都已殘缺不全,團隊盡力保存及修復了十三個,當中包括豬、牛羊、雞、魚、蔬菜和水果等六種類型,並把它們復修及加固,設置在不同樓層,重新展現檔攤昔日的原貌。
中環街市由空置至復修完成歷時十八年之長,反映了在香港做保育舉步維艱。就算連「應否做?」和「如何做?」等基本核心問題也難以達成共識,蹉跎了不少歲月。當中牽涉社會不同持分者的價值觀、政府行政和財政上的配合、各政府部門的官僚制度同協作等種種困難。尤其當歷史建築屬私人物業更是難上加難,令不少有保育價值的建築物不敵金錢利益而被消失於推土機下。我建議政府應參考過去十多年推動保育所得的實踐經驗,定時與民共議,檢討並完善香港的保育政策。
中環街市空置十八年後,重新注入生命力並開放給公眾享用,保存舊貌之餘亦多了新鮮感。眼見不少市民在街市內流連忘返,長者們在大樓梯拍照打卡懷緬過去,心裡實在有說不出的感動。
也許過幾天,我們也可以一塊兒回來中環街市,尋回那些從前的記憶,你說好嗎?
兒
永順上
【聲音完全版】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