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11120】西九文化區管理局M+董事局主席 羅仲榮
2021-11-20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M+ 董事局主席羅仲榮——以文化成就香港成為大都會

*標題由編輯所加

Mark:

你最近好嗎?

上星期,M+這座國際級的視覺文化博物館終於誕生。開放予公眾入場當日,我們請來醒獅助興,邀請為這座博物館付出了不少心血和青春的同事,一起見證如此有意義的一刻。看見公眾魚貫入場,西九文化區和M+同事一邊拍掌歡迎,一邊相擁而泣,那份感動難以言喻。雖然你不在香港,我相信你都能夠從新聞報道中感受到我們這份激動和喜悅。

十五年前,我有幸出任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轄下博物館小組召集人,與小組成員集思廣益,討論及建議如何打造一座可配合西九文化區發展的博物館。十五年來,我見證著這個項目由概念設計、到建造、完工和投入營運,西九文化區和M+的同事一起克服了無數的挑戰,這個成果得來不易。

近來時常有人問我,「M+」這個名字是如何得來的?2006年尾,當我們即將要提交發展博物館的諮詢報告時,小組對於博物館的名字仍然未有共識。我建議在封面暫且寫著「M+」,即Museum,「+」即是Plus,想不到當報告書公布後,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個名字的意念,於是M+就成為了這座博物館的名字。

「M+」是一個大膽的概念,希望創建一所超越傳統的博物館。M+的「+」意味深長,象徵我們希望比傳統博物館能夠具備更多功能,除了購藏、保存、研究和展示藏品外,也會與社會溝通和對社會引起啟發,希望透過研究、教育、消閒及鑑賞,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 。

我和博物館小組成員構想M+概念時,曾到訪世界各地,了解不同城市如何在文化領域投資,既可提升文化品質,亦可帶來經濟收益,透過文化基礎設施陶冶市民的生活,亦啟發大眾對文化、藝術及創意的感受。我們深深明白,要造就一座世界級的城市,只有金融中心或旅遊勝地是不足夠的。世界級城市須啟迪大眾、豐富大家的生活、滋養思想,並鼓勵創新。這就是我們對M+的想像,也是M+的使命。

「M+」 體現了廿一世紀亞洲文化機構的概念──從香港角度看全球視覺文化,在亞洲創建獨一無二的國際級平台,讓香港與全球接軌,互動交流。M+從一開始便以很高的國際標準營運及管治,從藏品、展品,以至策展的工作團隊都可見一斑。我明白,不少人都會對M+的價值存有疑問,我相信不少市民參觀過M+後,感受過建築物的設計和空間佈局,看過六大主題展覽,都會覺得M+值得我們投入資源。亦是香港擁護文化藝術向前走的一大步。

此外,「M+」亦以不同形式,致力支持本地藝術界及設計界的工作者。自2013年起,M+和香港藝術發展局多次參與威尼斯雙年展,樹立香港的國際藝術文化城市的形象。目前「M+」擁有約八千件藏品,本地藝術創作大約佔四分之一。

當我們在紐約找到MoMA,在倫敦參觀過Tate Modern;回到亞洲,我希望香港的M+就是回應兩大博物館的最佳答案。醞釀多年的M+,體現了香港獨一無二的多元文化,公眾來到M+不但可以欣賞及體驗其獨特的建築,更可以探索從本港及世界各地蒐集的藏品,M+展示的視覺文化包括視覺藝術、設計、建築及活動影像,當中有許多珍貴的系列,以前甚少在其他各地的文化機構展示。

近來茶餘飯後,我們經常都聽到有人問,「你參觀了M+沒有?」或者「你預約了參觀M+沒有?」。M+開幕首星期,每日都有約一萬人次入場,由於展廳容量有限,展廳外整天都有人龍。衡量M+成功與否,當然不能只看參觀人數。

要把M+建設成世界級博物館,需要國際視野及堅定不移的投入,不可能速成。M+的發展,今天只是個開始,我期望M+不只是一座概念一新的建築物,而是推動香港、內地、亞洲及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機構。我亦希望這座博物館對香港的文化發展有所建樹,培養社會大眾欣賞藝術的興趣,在未來數十年參與培育本地創意領域的軟實力,確立這所世界級博物館的獨特模式,將之經營為公眾引以為傲的文化地標,不負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賦予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目標和使命。

這座超越傳統的國際級博物館成績如何,將來公眾自會判斷,M+亦將在公眾的參與下履行使命,推動香港的藝文發展,鞏固香港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我們期待疫情過後,世界各地的旅客、文化愛好者可以很方便地來香港參觀M+。屆時,我一定會樂意帶你和你的朋友到M+走一趟。

 

Victor

2021年11月20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發表評論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