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11127】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總監 林維峯教授
2021-11-27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總監林維峯教授— 設計殘疾人士就業配對平台 倡傷健共融

*標題由編輯所加

 

親愛的省一:

轉眼間,您已經離開香港差不多四個月了,爸爸相信個性獨立的您早已適應了在美國的大學生活。還記得當天您選擇修讀政治及公共政策,不單是因為您有一個在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工作的爸爸,而是出於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抱負。您希望可以透過政策研究讓社會變得更好。這也是爸爸當初參與在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工作的其中一個原因。

這些年來,爸爸與中心的同事一直以建構永續社會為使命,希望透過很多不同以社群為本的創新方案,推動更多與永續社會相關的政策討論,更希望可以落實這些創新方案。這兩年,中心的計劃越來越多,而陪伴您、媽媽及妹妹的時間越來越少。當你忙於應付功課的時候,爸爸卻忙於推動「永續發展」的工作。

還記得去年12月,我和您在大學飯堂午餐,您主動問我關於中心的工作,但那時候我正忙於與同事開展一個新的計劃,隨便回應了幾句就作罷。直至月初我接受了一些媒體的採訪,分享這個新計劃所設計的一站式網上平台和剛發佈的「香港共融就業及社會共融調查」的結果,我才記起應該與您分享一下這個計劃。

其實作為爸爸,當然會記得您所說的話,當我們收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通知,我們中心成功獲得資助,開展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共融.知行計劃」時,您正好在我身邊,您問我為何一個以永續發展為主題的中心會突然協助殘疾人士尋找工作。那時候您或者會覺得我們計劃的內容,也許只是關於「協助」、「殘疾」和「工作」,而我和同事們的遠景是「共融」,更是為不同能力的人帶來「無限可能」。您知道要建構一個永續社會,「共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提及「尊嚴就業」(Decent Work),就是能讓每個人都可享有平等的機會,受尊重地工作,以達到包容並且永續的經濟發展。再次翻開剛發佈的調查結果,縱使大多數受訪者都表示不介意與殘疾人士一同工作,但少於一半的受訪者認同殘疾人士是社會重要的勞動力,超過一成人甚至認為即使在同等的工作表現下,殘疾人士都不應得到和其他員工相同的工資、待遇和晉升機會。這個結果再次提醒了我和我整個團隊,「尊嚴」這兩個字才是我們的工作重點!

身處於相對文明的現代社會,我相信大眾早已認同殘疾人士應該獲得工作機會,但在大眾心目中,殘疾人士的「工作機會」到底是甚麼呢?庇護工場?快餐店?清潔工?還是盲人按摩、速遞員?很多人將殘疾與低學歷、低技術畫上等號,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能夠取得大專以上學歷的殘疾人士也越來越多。可是,政府統計處在2013年的調查數據告訴我們,學歷及技術的提升並沒有為他們帶來相符的工作和待遇,在43,900名擁有專上學歷程度的殘疾人士中,只有百分之三十五能夠成功就業,遠低於一般大專生七成的就業率。即使很多殘疾的年青人克服重重困難順利考上大學,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最後還是未能找到一份與其興趣、能力匹配的工作。你知道嗎?爸爸的團隊裡也患有高功能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的同事,其中有同事曾經說過︰「限制殘疾人士的,不是他們身上的缺陷,而是大眾對他們的認知和想像。」

正因如此,我們嘗試以「跳出框框,重新想像」作為計劃的主題,重新思考何謂「尊嚴就業」、以及殘疾人士在永續社會扮演的角色。殘疾人士也有權獲得一份讓他們發揮所長,而待遇亦與其能力相稱的工作。近年社會出現了一些的「斜桿族」、商界又開始着重「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疫情又為大家帶來了全新的工作模式;所以共融就業不再局限於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我們亦希望透過互動平台和各項聯繫活動,重新定義「工作」和「僱主」。事實上,任何人也有機會聘用殘疾人士,您想想那些即將結婚的新人以及為兒子生日會而苦惱的媽媽,他們需要的攝影師、設計師、作為回禮禮物的手作產品,都可以透過我們計劃網站內的人才庫找到。每次瀏覽這個人才庫,我總被他們的「多才多藝」所震撼,察覺自己的不足之餘,同時發現其他人的長處。我們認識了患有視障的攝影師、聾人舞蹈家、自閉症社工,他們都用自身的故事告訴給我們,世界上充滿著無限可能。世界改變,往往源於重新理解,由心而發,從心而動。

希望疫情盡快過去,您能夠回來放暑假。屆時,我再與您分享更多關於這個計劃的趣事,我亦都期待您在吸收了新知識後,對共融就業及永續社會有更寬闊的視野以及更深入的了解。快到12月了,你那邊很快會便會下雪。記得保重身體,爸爸、媽媽和妹妹都很掛念你,你要好好照顧自己!

林省一的最強後盾 – 爸爸

2021年11月27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發表評論

最新專題